杜鹃啼血
读音
dù juān tí xuè
含义
- 杜鹃:一种鸟,又名“子规”“布谷”,传说其叫声凄厉。
- 啼:鸣叫。
- 血:传说杜鹃鸟因哀鸣而口中流血。
整体含义:形容极度悲伤或哀怨的情感,也比喻文人墨客抒发悲愤之情。
典故
- 《华阳国志·蜀志》:相传古蜀国君主杜宇(号望帝)因治水有功,禅位给大臣鳖灵,后因思念故国,死后化为杜鹃鸟,日夜悲鸣,直至口中流血。
-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借杜鹃啼血表达哀思。
-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形容环境凄凉,衬托悲情。
近义词
- 肝肠寸断:形容极度悲痛。
- 痛不欲生:悲伤到不想活下去。
- 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充满悲凉。
- 如泣如诉:形容声音悲切,像在哭泣诉说。
反义词
-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 喜笑颜开:心情愉快,满脸笑容。
- 心花怒放:形容内心极其喜悦。
- 乐不可支:快乐到无法控制。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听到杜鹃啼血般的哭声,小朋友们都安静了下来。
- 故事里的国王死后变成杜鹃,日夜啼叫,真可怜!
-
小学高年级:
- 这首诗用“杜鹃啼血”来形容诗人的悲伤,读起来让人感动。
- 战争年代,多少家庭像杜鹃啼血一样,日夜思念亲人。
-
初中:
- 他的琴声如杜鹃啼血,让听众潸然泪下。
- 这部小说描写了主人公杜鹃啼血般的奋斗历程。
-
高中:
- 历史的悲剧总让人想起杜鹃啼血的传说,充满哀思。
- 她的歌声如杜鹃啼血,唱尽了人间疾苦。
-
大学及以上:
- 在文学创作中,“杜鹃啼血”常被用来象征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 这幅画以杜鹃啼血为意象,表达了艺术家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错误用法
- 形容喜庆场景:❌“婚礼上,大家欢声笑语,如同杜鹃啼血。”
(“杜鹃啼血”只能用于悲伤语境,不能用于欢乐场合。) - 形容普通鸟叫:❌“清晨的树林里,鸟儿们杜鹃啼血,十分热闹。”
(“杜鹃啼血”特指悲鸣,不能泛指鸟叫。) - 形容轻微伤感:❌“考试没考好,他有点杜鹃啼血。”
(程度过重,适用于极度悲伤,不适用于小挫折。) - 用于动物行为:❌“这只猫一直叫,像杜鹃啼血一样。”
(成语特指杜鹃鸟的传说,不能随意套用。) - 误用为“杜鹃啼叫”:❌“春天来了,杜鹃啼叫,真好听。”
(忽略了“啼血”的悲情色彩,仅用“啼叫”不准确。)
总结:“杜鹃啼血”是一个充满文学意蕴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其悲情色彩,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杜鹃花古诗词
这段摘要介绍了五篇关于杜鹃花的古诗词及其解析的文章。文章通过引用多首古诗词,描绘了杜鹃花在春光中的美丽景象,展现了其色彩斑斓、独具魅力的特质。文章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整体内容生动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古诗词中的杜宇意象解析 关于蜀魂悲歌的10首经典诗词赏析
文章主要描述了杜宇这一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描绘及其文化内涵。从多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杜宇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忧国之思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其在古诗词中的形象生动,与文学、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通过对杜宇的诗词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深邃内涵以及情感表达。本文的摘要为:本文主要描述了杜宇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描绘及其文化内涵。从多首古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杜宇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忧国之思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文章分析了杜宇在诗词中的形象和文化意蕴,以及其代表的情感和追求。通过对杜宇的诗词的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人生追求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而深入理解中国文学和
五年级描写杜鹃的古诗词
五年级描写杜鹃的古诗词(第1篇)五年级描写杜鹃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一、古诗《杜鹃花》作者:苏轼(宋)杜鹃花发映山明,未到江城先有声。全文解析:此诗描绘了杜鹃花盛开时山间的景象,其鲜艳的花朵与山色相映,其鸣声在江城之前已响彻天地。二、古诗《子规》作者:杨万里(宋)子规啼声泪满襟,杜鹃花开映日新。全文解析:此诗以杜鹃的啼声为引子,描绘了杜鹃花在阳光下盛开的景象,以花和鸟的对比,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三、古诗《咏杜鹃》作者:陆游(宋)雨后啼鹃带血飞,逞才为看万山齐。花如锦绣飘空际,心似烟花映水西。全文解析:此诗描绘了雨后杜鹃啼叫的情景,用其带血的啼声引出对杜鹃花的赞美。诗中用“花如锦绣”形容杜鹃花的美
描写杜鹃的是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杜鹃鸟的古诗词及其文化内涵。这些古诗词从不同角度和手法描绘了杜鹃鸟的形象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人们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和思考。文章列举了多首古诗词,包括杜甫、白居易、王维、陆游等人的作品,并详细解析了每首诗词中杜鹃鸟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如表达离别之情、思念家乡、感叹时光流逝等。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杜鹃鸟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享受。
鹃拼音
本文介绍了“鹃”字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详细解析了“鹃”的含义。鹃是一种鸟名,又称杜鹃、郭公、杜宇、布谷、子规等。其特点是双音节叫声,将卵产于其他鸟巢中让它代孵,以毛虫为食,是益鸟。此外,“鹃”字还常用来表达悲怨之情,如“鹃血”、“鹃魂”、“鹃啼”等。
关于千丝诗词
关于千丝诗词(第1篇)关于千丝诗词一、千丝万缕古诗词中,常以千丝万缕来描绘情感之深、思绪之繁。以下为符合这一主题的古诗词。诗句:千丝万缕终须断,几度春来又几秋。出处:唐·杜甫《登高》作者:杜甫(唐)解析:此句用千丝万缕来描绘情感的纠缠,表达了时间流转中情感终将断裂的无奈与哀愁。诗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细思往事,唯有泪千行。出处: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作者:秦观(宋)解析:此句描绘了离愁之深如千丝万缕,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离别后的伤感。二、诗情画意千丝一词,也可指代诗词中细腻的意境与情思,如画般精致。以下为符合这一意境的古诗词。诗句:情思万缕牵不断,恰似金梭织银丝。出处:
描写海市蜃楼诗词
这段摘要主要描述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这些诗词包括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海市蜃楼的神秘、美丽和令人向往的特质。摘要强调了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海市蜃楼的幻境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情感和描绘。整体上,这段摘要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突出了其特点和魅力。因此,摘要可以写为: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描绘海市蜃楼的古诗词,包括不同朝代和不同作者的创作。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海市蜃楼的神秘幻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表现。
望帝啼鹃是什么意思
望帝啼鹃的读音望帝啼鹃的读音为:wàng dì tí juān。望帝啼鹃的含义望帝啼鹃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因悲伤而发出的哀啼声,常用来比喻因思念故土或失去所爱而感到极度悲痛的心情。望帝啼鹃的典故望帝啼鹃的典故源于古代传说。相传,在古代,望帝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死后化作了杜鹃鸟。杜鹃鸟在春天里哀鸣,声音凄厉,人们听后无不为之动容。据传,望帝之所以化作了杜鹃鸟,是因为他生前曾经努力治理洪水,但最终未能成功,因此心怀愧疚,最终化作了杜鹃鸟,继续哀鸣不止。此外,还有多个典故和出处可以解释望帝啼鹃的来源。例如,在《庄子》中也有“杜鹃啼血”之说,形容悲伤至极的情景。另外,在《楚辞》中也有“望帝春心托杜鹃
昼吟宵哭是什么意思
昼吟宵哭的读音读音:昼吟宵哭(zhòu yín xiāo kū)昼吟宵哭的含义“昼吟宵哭”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因思念、悲伤或痛苦而白天夜晚都在哭泣或吟咏。它形容了极度的悲痛和无尽的哀思。昼吟宵哭的典故此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此成语来形容因失去亲人或挚友而极度悲痛的人。例如,在《诗经》中就有描述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昼夜哭泣的情景。此外,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描述,如某位文人因失去知己而日夜悲痛,用此成语来形容其悲痛之情。昼吟宵哭的近义词夜夜啼哭昼夜悲啼悲痛欲绝哀伤不已痛哭流涕昼吟宵哭的反义词欢声笑语喜笑颜开心情愉悦笑逐颜开兴高采烈昼吟宵哭的例句1. 在失去
描写石榴的诗词名句
这篇文章摘要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描写石榴的诗词名句及其解析的内容。文章从不同角度和情境描绘了石榴的美丽和珍贵,展示了古往今来人们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内容包括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和现代关于石榴的诗词,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