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新怠旧

笃新怠旧

读音

dǔ xīn dài jiù

含义

  • :专注、重视。
  • :新的事物或人。
  • :懈怠、忽视。
  • :旧的事物或人。

整体含义:形容人喜新厌旧,对新事物或新人过分热衷,而对旧事物或旧人却态度冷淡、疏于照顾。

典故

  1. 《左传·昭公元年》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告诫国君不要因宠信新人而疏远旧臣,否则会导致国家动荡。
  2. 《后汉书·宋弘传》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丧夫后,看上了大臣宋弘,但宋弘拒绝说:“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表明自己不会因富贵而抛弃旧人。
  3. 《红楼梦》
    贾宝玉对林黛玉情深义重,但后来因种种原因疏远了她,转而亲近薛宝钗,体现了“笃新怠旧”的人性弱点。

近义词

  1. 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恶旧的,多指感情或物品。
  2. 见异思迁: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形容意志不坚定。
  3. 朝三暮四:比喻反复无常,没有定性。
  4. 薄情寡义:形容人感情淡薄,不讲情义。

反义词

  1. 从一而终:形容忠诚专一,始终不变。
  2. 忠贞不渝:形容坚定不移,永不改变。
  3. 念旧情深:形容对旧人旧事怀有深厚感情。
  4. 始终如一:形容态度或行为始终不变。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有了新玩具,就把旧玩具扔在一边,真是“笃新怠旧”。
    • 小狗对新来的小猫很热情,却不再理睬原来的小伙伴,真是“笃新怠旧”。
  2. 小学高年级

    • 他买了新手机后,就把旧手机丢在抽屉里不管了,真是“笃新怠旧”。
    • 有些人交了新朋友,就忘了老朋友,这种行为就是“笃新怠旧”。
  3. 初中

    • 历史上许多君王因“笃新怠旧”,宠信奸臣而疏远忠臣,最终导致国家衰败。
    • 在感情中,“笃新怠旧”的人往往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
  4. 高中及以上

    • 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盛行,许多人“笃新怠旧”,频繁更换电子产品,造成资源浪费。
    • 企业管理中,若领导者“笃新怠旧”,只重视新员工而忽视老员工,容易引发团队矛盾。

错误用法

  1. 误用对象

    • ❌ “他最近学习很努力,真是‘笃新怠旧’。”(错误,该成语不适用于形容学习态度。)
    • ❌ “这家餐厅的菜很新鲜,没有‘笃新怠旧’。”(错误,成语不适用于描述食物新鲜度。)
  2. 褒贬混淆

    • ❌ “他喜欢尝试新事物,真是个‘笃新怠旧’的人。”(错误,成语含贬义,不能用于褒奖。)
  3. 搭配不当

    • ❌ “这部小说情节‘笃新怠旧’,非常吸引人。”(错误,成语不能用于形容故事情节。)
  4. 字面误解

    • ❌ “他做事总是‘笃新怠旧’,从不拖延。”(错误,成语与拖延无关。)

“笃新怠旧”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成语,提醒人们珍惜已有的事物和情感,避免因盲目追求新鲜而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事物成双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事物成双的诗词共五篇。这些诗词以不同的形式和角度描绘了事物成双的美丽与深意,展现了人类情感中的一种独特魅力。这些诗词涉及爱情、友情等情感,表达了人们的美好追求与向往。文章逐一介绍了每篇诗词的内容及其解析,包括作者、朝代、诗词原文及解析等。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人们对于真挚情感的表达和追求。

白头而新

白头而新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i tóu ér xīn。该成语形容人虽然年老但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活力,或者事物经过长时间发展仍保持着新的面貌和活力。其典故源于古代故事和《左传》中的情节。近义词包括老当益壮、青春永驻和历久弥新,反义词则是老态龙钟、未老先衰和江河日下。正确使用白头而新成语,避免在悲伤或严肃场合使用。文章提供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和正确应用场景的例句。

探观止矣是什么意思

探观止矣的读音探观止矣的读音为【tàn guān zhǐ yǐ】,其中“探”发音为第四声,“观”为第一声,“止”为第三声,“矣”为第四声。探观止矣的含义“探观止矣”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看到某种事物后,已经达到了满足和惊叹的程度,再不需要继续探索或观察了。它表达了一种对事物的高度欣赏和赞叹。探观止矣的典故该成语并无具体典故,但与“叹为观止”有着密切的关系。“叹为观止”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用来形容一种事物的美好程度令人惊叹不已。而“探观止矣”则是在此基础上,强调了观察和探索的满足感。探观止矣的近义词叹为观止:表示赞叹不已,达到极点。精彩绝伦:形容事物非常出色,没有比这更好的了。目不

有目共赏是什么意思

有目共赏的读音"有目共赏"的拼音为yǒu mù gòng shǎng。有目共赏的含义"有目共赏"的含义是指某事物或作品具有明显的优点或美感,能够被众人所看见并欣赏。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件艺术品、文学作品、表演等具有普遍的审美价值,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赞赏。有目共赏的典故"有目共赏"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它的使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已经相当普遍。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显而易见的美好事物或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赞赏。有目共赏的近义词众所周知:形容某事物或信息为大众所熟知。众所周知的美:指某事物具有普遍的美感,被大众所认可和欣赏。普遍好评:形容某作品或事物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好评。有目共赏的反义

月异日新是什么意思

月异日新的读音读音:yuè yì rì xīn标注拼音:yuè yì rì xīn月异日新的含义“月异日新”是一个成语,形容事物不断变化,每天都有新的面貌或进步。其中,“月”和“日”都指时间的流逝,“异”和“新”则强调了变化和进步。整个成语传达出事物在时间推移中不断更新和进步的意象。月异日新的典故“月异日新”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时间变化的观察和思考。古人常常用日月交替、四季更迭等自然现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因此,“月异日新”这个成语也反映了古人对时间变化和事物发展的认识和思考。月异日新的近义词以下是“月异日新”的一些近义词,以有序列表形式展示:日新月异:

四角俱全是什么意思

四角俱全的读音四角俱全的读音为:sì jiǎo jù quán。四角俱全的含义四角俱全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事物完整无缺,各个方面都具备了应有的条件或要素。具体来说,“四角”可以指代事物的四个方面或者四个部分,而“俱全”则表示这些方面或部分都具备、齐全。因此,四角俱全的意思就是形容事物非常完备、完美无缺。四角俱全的典故四角俱全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它是一个较为常用的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完备和完美。不过,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四角俱全所表达的是事物在各个方面都具备了应有的条件或要素,因此可以联想到一些与完美、完备相关的故事或情境。四角俱全的近义词完美无缺:形容事物非常完美,没有任何缺

树高招风是什么意思

树高招风的读音树高招风的读音为:shù gāo zhāo fēng,其中“shù”为第三声,“gāo”为第一声,“zhāo”为第一声,“fēng”为第一声。树高招风的含义“树高招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树木高大容易招来风,比喻人的行为或事物过于显眼或突出,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或招致不必要的麻烦。这个成语的含义强调了过于显露或张扬的负面效应。树高招风的典故“树高招风”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民间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个村庄,村里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树,每当风吹过时,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然而,这棵树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些人会特意前来观赏和赞美这棵树。久而久之,这棵树成为了村庄的焦点,也引来了不少

玉碎香残是什么意思

玉碎香残的读音读音:yù suì xiāng cán标注拼音:yù/sùì/xiāng/cán玉碎香残的含义“玉碎香残”是一个形容事物或人因经历磨难或时间流逝而变得破败、凋零的成语。它通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人因某种原因而变得残破不堪,或者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因遭遇不幸而变得悲痛欲绝。玉碎香残的典故“玉碎香残”的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在古代,人们常用玉来比喻美好的事物,用香来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因此,“玉碎香残”这个成语便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生活因某种原因而遭受破坏或消逝。据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用来形容美酒的珍贵和易逝。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一个

旷古未闻是什么意思

"旷古未闻"是一个成语,形容事物或情况前所未有,极其罕见。它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该成语强调了某事或某物的独特性和稀有性。其近义词包括“空前绝后”、“闻所未闻”、“千古未有”等。反义词有“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如用词不当、夸张过度或不符合语境等情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非常独特和罕见的事物,如风景、音乐作品、科技发明等。

木人石心是什么意思

木人石心的拼音是mù rén shí xī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摇,内心冷酷无情,对于任何事情都漠然置之。其典故源自古代传说。木人石心的近义词有铁石心肠、冷若冰霜、无情无义等。反义词有多情多义、心慈手软、柔情似水等。使用木人石心时要注意避免误用为褒义词,以及与中性或正面情境搭配不当和滥用于非人类对象。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