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筲之人

斗筲之人:浅析一个形容器量狭小的成语

读音

dǒu shāo zhī rén

含义

  • :古代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象征容量有限。
  • :古代竹制容器,容量约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
  • 斗筲之人:字面指只能装一斗一筲的人,引申为气量狭窄、才识短浅或品行低劣之人,含强烈贬义。

典故

  1. 《论语·子路》
    孔子评价管仲:“管仲之器小哉!”后子贡问:“管仲非仁者与?”孔子答:“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其中“器小”即暗指斗筲之人的特质——虽有大功,却因格局不足难称圣贤。
  2.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班固批评某些官员:“斗筲之徒,何足选也!”讽刺他们德不配位,如小容器般不堪大用。
  3. 《后汉书·何敞传》
    何敞上书谏言:“今明公位尊任重,宜先正己以率群下……奈何与斗筲之徒竞其锥刀之末哉?”以“斗筲”贬斥争权夺利的小人。

近义词

  1.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如老鼠只能看到一寸远。
  2. 器小易盈:比喻人器量小,容易自满。
  3. 井底之蛙:喻指眼界狭隘,不识大局。
  4. 小肚鸡肠:强调心胸狭窄,斤斤计较。

反义词

  1. 海纳百川: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2. 虚怀若谷:谦虚大度如山谷般深广。
  3. 高瞻远瞩:目光长远,见识卓越。
  4. 宽宏大量:待人宽容,气度非凡。

例句

小学阶段(简单语境)

  1. 他因为一块橡皮和同学吵架,真是斗筲之人。
  2. 老师说:“不要做斗筲之人,要学会分享。”

中学阶段(文学化表达)

  1. 这部小说里的反派角色目光短浅,活脱脱一个斗筲之人。
  2. 历史课上,我们学到那些争权夺利的奸臣,多是斗筲之徒。

高中及以上(议论/批判)

  1. 某些政客为私利罔顾民生,实乃斗筲之人,难堪大任。
  2. 学术研究若只追逐名利,不与斗筲之人何异?

文学创作

  1. 他蜷缩在权力的角落,像一只斗筲之虫,啃噬着时代的根基。(比喻)
  2. 那些斗筲者的喧嚣,终将被历史的洪流淹没。(象征)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形容物质贫穷
    ❌“他家境困难,是个斗筲之人。”
    (正确应指品格或格局,非经济状况。)
  2. 误作中性词描述普通人
    ❌“我只是个斗筲之人,不懂这些大道理。”
    (含贬义,不宜用于自谦。)
  3. 混淆近义词
    ❌“这孩子成绩差,真是斗筲之人。”
    (应指品德或胸襟,非能力不足。)
  4. 滥用夸张语境
    ❌“你拒绝吃香菜?太斗筲了吧!”
    ( trivial 小事不宜扣此帽。)

使用提示:该成语多用于批判性语境,需注意场合。在正式写作或历史评论中,其锐度恰如其分;日常交流则可能显得过于尖锐,建议改用“心胸狭窄”等温和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寄的古诗词

关于寄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寄”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一、汉乐府《寄远》原文:寄远汉乐府尺素如霜雪,欲寄千里遥。情深似海阔,何惧路迢迢。作者:汉乐府,朝代:汉朝解析:此诗以雪白的素绫为引子,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用“千里遥”来形容距离之远,却用“情深似海阔”来展现情感的深沉与广阔。整首诗体现了古代人对于远方的思念与牵挂。二、李煜《寄人》原文:寄人李煜青鸟不归,白云难寄。思君如梦,梦回人未归。作者:李煜,朝代:唐朝解析:此诗以青鸟和白云为媒介,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青鸟难归,白云难寄,梦回人未归,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牵挂和无尽的思念。三、王之涣《送别》原文:送别王之涣送君一

古代描写相思的诗词大全

古代描写相思的诗词大全(第1篇)古代描写相思的诗词大全一、诗词原文及解析《相思》——王维(唐)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解析:此诗以红豆为引子,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红豆在南方生长,春天到来时枝头繁花似锦,诗人希望友人多采撷几枝,以寄托相思之情。《望夫词》——施肩吾(唐)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解析:此诗以望夫石为背景,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江水悠悠,望夫处令人感到无尽惆怅;化身为石,期盼丈夫早日归来。《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解析:此诗通过写寄信

历代诗词如何歌颂管仲 10首写管仲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介绍了描写管仲的诗词的多个篇章,展示了管仲在古代诗词中的形象。管仲作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智慧和才能被后人所传颂,成为古代文人墨客创作的题材。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管仲的智慧、才能和功绩,以及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这些诗词不仅是对管仲的赞美,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赏析这些诗词,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管仲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管仲的形象也激励着人们追求智慧、忠诚和奉献,成为了一种永恒的文化价值。

描写关于月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关于月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关于月的诗句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璀璨的明珠。以下是一些描写月的经典古诗词,我会尽量提供全诗、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静夜思作者: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析:此诗写诗人在静夜中望月思乡,月光如霜,洒满床前,引起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二、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唐代)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解析:此诗通过月夜的环境来表现对兄弟的思念,诗中以月为媒介,传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三、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唐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

斗筲穿窬

本文介绍了成语“斗筲穿窬”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给出了几个例句。该成语形容气量狭窄、行为不端、偷盗之徒。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使用场合和语境,避免造成误解或不当印象。

度外之人

“度外之人”的读音为dù wài zhī rén,指那些不在考虑、心意范围内的人,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毫不关心。其典故源于古代对于人情世故的总结和提炼。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无关紧要的人、置身事外的人等,反义词则包括亲密无间的人、息息相关的人等。使用时要根据语境谨慎斟酌,避免误用或滥用。例如,他对于度外之人总是漠不关心,只关注自己的事情。

斗筲之器

斗筲之器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òu shāo zhī qì",源自古代的度量衡制度。该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气量狭小,缺乏远见卓识,无法容纳更多的事物。它常用来形容那些心胸狭窄、眼界短浅的人。然而,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或误用,以免伤害到别人的感情或给人留下不礼貌的印象。

忘恩背义是什么意思

忘恩背义的读音忘恩背义的拼音是:wàng ēn bèi yì。忘恩背义的含义忘恩背义,指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而做出违背道义的事情。其中,“忘恩”指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背义”则指违背道义、不讲情义。忘恩背义的典故忘恩背义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关于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管仲早年丧父,为了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然而,管仲家境贫寒,常常欠债,鲍叔牙却一直帮助他,没有计较个人得失。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名相,但他却因为一些私利而忘记了鲍叔牙的恩情,并做出了违背道义的事情。这个故事就成为了忘恩背义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一些历史文献中也有记载忘恩背义的典故,如《左传》、《史记》

汉字"佞"的正确读音与深层含义解析 掌握这个易错字的5大知识点

本文介绍了汉字“佞”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详细解析了其含义,包括惯于用花言巧语谄媚他人、有才智等。同时,也探讨了其作为动名词的不同用法,如佞王、佞巧等。最后,文章还指出了佞的贬义色彩,如奸佞、伪善的佞等。

蔼然仁者

蔼然仁者是一个源于古代儒家思想的成语,指的是态度和蔼、仁慈宽厚、富有爱心的人。其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及用法等均已详细阐述。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使用、滥用成语和与其他词语混淆等错误用法。蔼然仁者以其善良和爱心温暖着周围的人,是社会的楷模,值得我们尊重和效仿。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