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读音

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

含义

  • 东隅:指东方日出的地方,比喻早年或青春时光。
  • 已逝:已经过去,消逝。
  • 桑榆:指日落时阳光照射在桑树和榆树上,比喻晚年或未来的时光。
  • 非晚:并不算晚,仍有希望。

整体含义:虽然青春或早年的时光已经逝去,但晚年或未来的时光仍然可以有所作为,比喻即使错过了早期的机会,仍然可以在未来努力取得成功。

典故

  1. 《后汉书·冯异传》
    东汉初年,冯异在平定叛乱时因延误战机而被责问,他上书辩解道:“臣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是虽然前期失利,但最终仍能挽回局面。
  2. 王勃《滕王阁序》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以此表达即使早年不得志,未来仍可奋发有为。

近义词

  1.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比喻出了问题及时补救,还不算太迟。
  2.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思相近,强调从失败中挽回成功。
  3. 来者可追:未来的事情还可以努力争取。

反义词

  1. 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强调抓紧时间,不可拖延。
  2.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难得,错过就不会再有。
  3. 覆水难收: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虽然比赛输了,但老师说“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下次努力就好!
    • 爷爷告诉我,学习不怕晚,“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 小学高年级

    • 他年轻时没好好读书,但现在努力学习,真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虽然起步比别人晚,但“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3. 初中

    • 中考没考好没关系,“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高中继续努力!
    • 他在事业低谷时没有放弃,最终取得成功,真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4. 高中

    • 高考失利不代表人生失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未来仍可逆袭。
    • 许多科学家大器晚成,印证了“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道理。
  5. 大学及以上

    • 职场竞争激烈,但“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终身学习才是关键。
    • 他中年转行创业,最终成功,正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典范。

错误用法

  1. 用于形容时间紧迫

    • ❌ “考试只剩一个月了,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赶紧复习!”(错误,应表达“时不我待”)
  2. 用于完全无法挽回的事情

    • ❌ “他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真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错误,应表达“回天乏术”)
  3. 用于短期目标

    • ❌ “今天没完成作业,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明天再做。”(错误,应表达“明日复明日”)

总结:该成语适用于鼓励人在错过早期机会后仍不放弃,而非表达时间紧迫或无法挽回的情况。

你可能感兴趣

暮景桑榆是什么意思

暮景桑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ù jǐng sāng yú,用来比喻人到晚年或事物即将结束的时期。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常用于比喻岁月已晚或人生即将落幕。它的近义词包括桑榆暮景、日薄西山等,反义词为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等。正确使用暮景桑榆需要注意搭配,不应与无生命的事物搭配使用。文章中详细解释了暮景桑榆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注意事项,并给出了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

日薄桑榆是什么意思

“日薄桑榆”是一个成语,读音为rì bó sāng yú,意思是太阳接近山边,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接近衰落。这个成语出自《诗品》,带有对时间的感慨和人生晚年的悲凉情绪。其近义词包括暮色苍茫、夕阳西下等,反义词为旭日东升、朝气蓬勃等。使用时应避免误用为朝阳初升的景象、滥用于年轻人群、与其他表达类似意思的词语混用以及在正式场合使用不当。

景入桑榆

景入桑榆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ǐng rù sāng yú,含义是形容年老时的晚景凄凉,比喻人的晚年生活或事业已进入迟暮阶段。该成语来源于《史记·周本纪》和《列子·汤问》。常见的近义词包括日薄西山、迟暮之年、垂暮之年和桑榆暮景等。反义词包括青春年少、壮志凌云和朝气蓬勃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错误用法,如扩大含义、用于年轻人群、用词不当和与其他成语混淆。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景入桑榆的例句。

描写少年悔恨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多篇关于少年悔恨的诗词的内容摘要。这些诗词通过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描绘了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因过失或错过而产生的悔恨之情。它们有的是对过去错误的反思,有的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还有的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些诗词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少年悔恨时的内心痛苦和挣扎,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不要留下遗憾。文章还对这些诗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解读,引导读者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描写一瞬间的诗词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一瞬间的诗词的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一瞬间诗词的文章,其中涵盖了许多古诗词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这些诗词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瞬间的美好、短暂和珍贵,表达了人们对于时间、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从白居易的《长恨歌》、无名氏的《短歌行》到苏轼的《如梦令》等,这些古诗词不仅富有韵律之美,更在内容上展现了人类对于瞬间感受的多样表达。此外,还介绍了现代诗人创作的与一瞬间相关的诗词,如《瞬息之间》、《刹那芳华》等。这些诗词虽然短暂,但却能够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刻的无限感慨和思考,为生活带来启示和感悟。

描写三十岁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三十岁的诗词文章,包括多首直接描写三十岁的古诗词和间接表达三十岁心境的诗词。文章通过解读这些诗词,表达了三十岁人生阶段的感慨、壮志和珍惜时光的态度。此外,文章还通过其他描写人生阶段的古诗词,引发了读者对三十岁的感悟与思考,强调珍惜当下、追求梦想和感恩的心态。文章内容全面,通过古诗词的解读,对三十岁的人生阶段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描写惜时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惜时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描写惜时的诗句古诗词一、两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者:未知作者(应为民间创作)朝代:两汉解析:此诗为两汉时期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作。诗人用青葵园中的生命为例,传达出岁月无情,珍惜光阴、勤奋努力、自强不息的重要性。整篇诗意深沉而恳切,展现出了诗人们对珍惜时间的美好寄托与情感呼唤。二、北宋周邦彦《如梦令·月上柳梢头》原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风拂过花影,惜时如金流。作者:周邦彦朝代:北宋解析:此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与

关于光阴诗词

关于光阴诗词(第1篇)关于光阴诗词自古以来,光阴流转,岁月匆匆,诸多诗人都用诗意的笔触,书写了时光的无常与宝贵。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品味几首饱含光阴之情的古诗词。一、《长歌行》汉乐府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者:佚名(汉朝)解析:此诗以园中葵为引子,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诗中以“百川东到海”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性,告诫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进取。二、《短歌行》曹操(三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解析:此诗以酒为引子,抒发了诗人

描写二十年聚首的诗词

本文提供了五篇关于描写二十年聚首的诗词文章,从不同角度和情感出发描绘了重逢场景、回忆往事、友情珍贵以及岁月流转的情感。这些诗词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聚首时的喜悦、温暖与真挚友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怀念。这些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人们对友谊和时光的美好记忆的见证。让我们珍惜这份情谊,共同度过更多美好的时光。

描写年华老去的诗词

本文描写了一系列关于年华老去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岁月易逝的哀叹与思考。从汉乐府、辛弃疾、曹操、李商隐等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年华老去的深深忧虑和无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古诗词也涉及了这一主题,如《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岁暮》等。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珍惜当下。在欣赏这些诗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认识到时间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常,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光,不负韶华。同时这些诗词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提醒我们及时行乐,珍惜当下。本文介绍了描写年华老去的古诗词,包括不同作者的作品。这些诗词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