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马耳

东风马耳:一个关于漠视与无动于衷的成语

读音

dōng fēng mǎ ěr

含义

  • 东风:指春风,常象征温暖、柔和的力量。
  • 马耳:马的耳朵,传说马耳对声音不敏感,风吹过时毫无反应。
  • 整体含义:比喻对他人的言语或劝告完全不在意,如同春风拂过马耳,毫无影响。形容人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典故

  1. 唐代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李白用此诗表达对世俗冷漠的愤懑,暗讽世人对他高洁志向的漠视。

  2. 宋代苏轼《和何长官六言》

    “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苏轼借此讽刺权贵对民间疾苦的麻木不仁。

  3. 民间传说
    古时有一书生屡次劝诫友人勤学,友人却总以“东风过耳”敷衍,后因懒散误了前程,成语由此流传。

近义词

  1. 充耳不闻:故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2.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听见一样。
  3. 漠不关心:对人或事冷淡,毫不放在心上。
  4. 秋风过耳:比喻与己无关,不放在心上。

反义词

  1. 洗耳恭听:专心恭敬地倾听。
  2. 言听计从:对别人的话非常重视并采纳。
  3. 如获至宝:形容对某事物极为珍视。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老师提醒他认真写字,他却像东风马耳,继续乱涂乱画。
  2. 小学高年级:妈妈反复叮嘱他带伞,他却东风马耳,结果淋成了落汤鸡。
  3. 初中:班长呼吁大家爱护公物,某些同学却东风马耳,仍在桌上刻字。
  4. 高中:专家警告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许多青少年依然东风马耳,沉迷其中。
  5. 大学/成人:环保组织倡导低碳生活,但部分企业东风马耳,继续超标排放。

(其他例句可根据具体需求补充)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主动忽略”
    × “他东风马耳地删掉了不重要的邮件。”
    (正确应为“选择性忽略”,成语强调被动漠视。)
  2. 误用为“短暂忘记”
    × “我东风马耳,差点忘了开会时间。”
    (应改为“一时疏忽”,成语不表示遗忘。)
  3. 误用为“自然现象”
    × “柳枝随风摆动,如同东风马耳。”
    (成语用于人,不能直接描述景物。)

注意:使用时需紧扣“对言语或劝告的漠视”这一核心,避免扩大或转移对象。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东风的诗词

关于东风的诗词(第1篇)关于东风的诗词一、东风诗篇东风诗作者:白居易(唐)东风解冻,蛰虫始振。渐觉芳草绿,春意满乾坤。解析:此诗描述了春天的到来,东风解冻,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东风齐著力作者:李清照(宋)东风齐著力,余寒犹未了。忽闻啼鸟声,惊破桃花笑。解析:此诗以东风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桃花盛开,鸟语花香。二、含有东风的诗句春风吹开三千里,东风拂面满山青。——王安石(宋)解析:此句描绘了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景象,东风拂面带来生机勃勃的春天。东风不为吹愁去,只向愁人耳畔来。——辛弃疾(宋)解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东风吹拂的感慨,虽然不能吹走忧愁,但依然在愁人的耳畔轻轻吹拂。东风夜放花千树

风吹马耳

本文介绍了成语"风吹马耳"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对他人话语或事情毫不在意、漠不关心的态度。其典故源于古代,与战争、行旅等有关。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以避免在需要强调重视、关注等场合误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历代诗人如何借芭蕉抒写生命感悟 10首关于芭蕉的诗词赏析与意象解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描写芭蕉的古诗词及其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文章从多首古诗词中挑选了具有代表性和独特之处的描写芭蕉的诗篇,并对每首诗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探讨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这些描写芭蕉的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情感表达和文化遗产的载体。通过赏析这些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章分段明确地介绍了每一首诗的背景、内容和解析,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每首诗的特点和价值。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芭蕉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情感载体的意义,以及在不同时代和地域中芭蕉形象和文化意蕴的变化。总之,这篇文章是一篇关于描写芭蕉的古诗词及其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的精

历代文人如何用诗词赞美海棠 50首经典海棠诗词赏析与意象解析

这段摘要主要介绍了描写海棠的古诗词及其解析,涵盖了多个朝代的诗人作品,包括苏轼、陆游、吴师道、唐寅、纳兰性德等人的诗词。这些诗词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与神韵,充分展示了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同时,也通过描写海棠的诗词,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追求。除此之外,还提到了近现代诗人对海棠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海棠花在不同时代的美好形象。摘要强调了海棠花在古诗词中的多重意义,不仅是一种花的形象,更是古人情感和文化的象征。

历代诗人如何描绘春天 50首经典咏春诗词赏析与解读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文章通过列举多篇关于春天的诗词,详细解析了每首诗词的作者、朝代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这些诗词以春天为主题,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如春晓、春雨、春夜等。同时,文章也强调了这些诗词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马耳春风是什么意思

马耳春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ǎ ěr chūn fēng。其含义是形容对他人的劝告或建议不屑一顾,听而不闻,漠然置之的态度。该成语源于古代故事,用于形容对他人话语不以为意、漠视他人的态度。马耳春风的近义词包括置若罔闻、充耳不闻、漠然置之等,反义词则为洗耳恭听、侧耳倾听等。使用马耳春风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其错误用法包括在正式场合使用、误用为褒义以及与近义词混淆使用。

关于暖风的诗词

关于暖风的诗词(第1篇)关于暖风的诗词一、诗词全文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解析:此诗描绘了春天阳光普照,暖风习习,一切生灵都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其中,“暖风熏得游人醉”一句特别写出了暖风的柔和与舒适。杜甫《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晚风犹能向人暖,心有所托知其谁。解析:诗中用“暖”字来描述晚风,突显出冬日过后的春天所带来的生机和希望,尽管何日能回家依然是个未知数。但那能向人温暖的晚风也给予了作者一份暖意。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解析:此诗

东风射马耳

“东风射马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fēng shè mǎ ěr,意指对别人的话语或劝告充耳不闻,表示对事情漠不关心。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故事,用来形容对别人说的话置之不理。其近义词有置若罔闻、充耳不闻、漠不关心等,反义词包括洗耳恭听、虚心纳谏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避免滥用。

用古诗词描写柳树

本文探讨了古诗词中柳树的描绘,通过五篇内容展示了柳树在古诗词中的柔美、生机以及独特的情感表达。柳树作为常见的自然景物,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见之物。在古诗词中,柳树不仅是描绘景色的重要元素,更是诗人表达情感、寄托思想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不同朝代古诗词的解读,展现了柳树在古诗词中的情韵、意象与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情感世界。这些古诗词中的柳树描绘展示了中国文学和诗词的珍贵遗产,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描写风雨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风雨的古诗词,分别从不同的篇目中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诗句,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解析。这些古诗词以风雨为背景,描绘了不同的情景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往事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虽然这些古诗词的描述方式和角度各有不同,但都富有艺术魅力,让人感受到风雨中的美丽和力量。文章通过分段描述每篇古诗词的主题和解析,展现了描写风雨古诗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