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以轻心
读音
diào yǐ qīng xīn
含义
- 掉:摇摆,引申为“放松”或“忽视”。
- 以:用,拿。
- 轻心:轻视、不重视的态度。
整体含义:指对事情采取漫不经心、不重视的态度,容易导致疏忽或失败。
典故
- 唐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柳宗元在此强调写文章时不可随意对待,必须认真谨慎,否则容易出错。 - 宋代苏轼《教战守策》:
“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其中隐含“掉以轻心”的警示,告诫人们不可因安逸而忽视潜在危险。
近义词
- 漫不经心:形容态度随便,不放在心上。
- 疏忽大意:因粗心而导致错误或遗漏。
- 麻痹大意:因放松警惕而忽视危险。
- 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马虎应付。
反义词
- 小心翼翼:形容做事谨慎,不敢疏忽。
- 郑重其事:形容态度严肃认真。
-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细致,毫不马虎。
- 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考试时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检查每一道题。
- 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不能掉以轻心。
- 做作业时要仔细,不能掉以轻心。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虽然这次比赛我们领先,但绝不能掉以轻心。
- 老师提醒我们,复习时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容易出错。
- 他在比赛中因为掉以轻心,最终输给了对手。
-
初中:
- 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 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不能掉以轻心。
- 他在关键时刻掉以轻心,导致整个计划失败。
-
高中及以上:
- 企业管理中,市场变化瞬息万变,决策者不可掉以轻心。
- 外交谈判中,任何细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 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绝不能掉以轻心。
错误用法
-
误用为“掉以重心”:
- ❌ “他做事总是掉以重心,导致错误频出。”(正确应为“掉以轻心”)
-
误用为褒义:
- ❌ “他掉以轻心地完成了任务,效果很好。”(“掉以轻心”是贬义词,不能用于表扬)
-
误用于形容物理动作:
- ❌ “他掉以轻心地拿起杯子。”(成语用于态度或行为,不适用于具体动作)
-
误用于形容轻松愉快的心情:
- ❌ “周末去公园玩,他掉以轻心地享受时光。”(成语强调“不重视”,与放松心情无关)
“掉以轻心”提醒我们,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应保持谨慎态度,避免因疏忽而导致不良后果。
你可能感兴趣
掌握"掉"字的11种用法 从拼音笔顺到成语解析全面指南
文章摘要如下:掉有多重含义,包括落下、减损消失、遗失遗漏、回转、摇摆等。掉还可以指对换、落在后面,以及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掉字部首为扌,详细解析了掉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及用法。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是什么意思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的读音读音:wéi huǐ fú cuī,wéi shé ruò hé为虺弗摧,为蛇若何的含义"为虺弗摧,为蛇若何"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当面对像虺(一种毒蛇)一样的小小敌人时,不能轻易摧毁它;而当它成长为巨蛇时,其力量和危险性将更加巨大,难以应对。这句话常用来比喻对于初看似微小的事物,不可轻视,否则一旦其发展壮大起来,后果将不堪设想。为虺弗摧,为蛇若何的典故此成语典故出自《左传》。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此话来警示人们要警惕那些初看似微小但可能具有巨大潜力的因素。具体典故和出处可以参考古代文献资料。为虺弗摧,为蛇若何的近义词不可小觑不可轻视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为虺弗摧,为蛇若何的反义词
覆舟之戒
覆舟之戒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ù zhōu zhī jiè。它意味着警惕因失策或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强调要慎重行事,避免损失。典故源自古代国王测试大臣们的故事。该成语含有警示和提醒的意思,与慎终如始、临深履薄冰、防患未然等词语含义相近。反义词包括掉以轻心、粗心大意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需时刻保持覆舟之戒的心态,警惕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危机。但在实际运用中需注意避免错误使用,强调正确理解和应用该成语的重要性。
慢藏诲盗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慢藏诲盗”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意指由于过于慢待或轻视某些事物,导致它们被他人轻易夺走或利用。文章还指出了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错误用法,如不能将其用于描述速度缓慢,而应更广泛地用于形容各种因轻视或忽视导致事物被轻易利用的情况。同时,给出了几个例句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成语。
骑者善堕是什么意思
骑者善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í zhě shàn duò。它的字面意思是指骑马的人容易因疏忽而摔倒,引申为在某一方面擅长的人可能因过于自信而犯错或遭遇不幸。典故源自古代马术比赛中的一个故事,警示人们即使在擅长领域也不能掉以轻心。近义词包括掉以轻心、自以为是和骄傲自满等,反义词为小心翼翼、谨慎从事和谦虚谨慎等。使用时应准确理解其含义,用于警示而非轻率指责。错误的用法是将它用于非技能或领域情况,或者轻率地指责他人犯错。
卧榻鼾睡是什么意思
卧榻鼾睡的读音读音:wò tà hān shuì卧榻鼾睡的含义“卧榻鼾睡”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躺在自己的床上打鼾睡觉。实际上,它用来形容在自己的势力范围或掌控之中,却出现了自己未曾预料或不应有的情况。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在自己的地盘上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问题或隐患,而自己却毫无察觉。卧榻鼾睡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相传,古代有一位皇帝,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在午睡时打鼾。有一天,当他躺在床上打鼾时,一位不速之客悄悄地潜入了他的寝宫。虽然皇帝的侍卫众多,但因为这位不速之客非常小心谨慎,所以没有人察觉到他的到来。直到这位不速之客在皇帝的卧榻旁窃取了贵重物品后离开,才被众人发现。从此,“卧榻
临事而惧是什么意思
临事而惧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ín shì ér jù。它表示在面对重要任务或困难挑战时,人们能够保持警觉和谨慎的态度。该成语源于《论语·述而》,形容古代贤人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的谨慎态度。临事而惧的近义词包括审慎行事、慎重其事、小心翼翼、兢兢业业等。反义词有轻举妄动、掉以轻心、鲁莽行事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误解或错误搭配。临事而惧的人在面对重大决策或挑战时,会保持谨慎态度,不断寻求解决办法,并注重细节,追求完美。
履霜之戒是什么意思
履霜之戒是一个源自《易经》的成语,读音为lǚ shuāng zhī jiè。它的含义是在事情的初期阶段就要有所警觉,预防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错误。该成语强调对细节的重视和对风险的预防,并告诫人们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视小问题。履霜之戒的典故最早出自《易经》,并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和引用。该成语的近义词有防微杜渐、谨慎从事、未雨绸缪等,反义词包括麻痹大意、轻举妄动、掉以轻心等。在使用履霜之戒时,需要准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避免误解或不当使用。一些常见的错误用法包括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以及误解成语的含义。通过理解和运用履霜之戒的智慧,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项目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以慎为键是什么意思
以慎为键的读音以慎为键的拼音是:yǐ shèn wéi jiàn。以慎为键的含义以慎为键,指的是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事物,视谨慎为关键。这个成语强调了谨慎的重要性,认为在处理事情时必须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不能掉以轻心。以慎为键的典故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其含义中引申出相关的故事。比如,在古代,人们常常强调“慎始而终”,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一开始就保持谨慎的态度,一直到结束。这种态度被视为成功的关键,因此“以慎为键”这一成语便逐渐流传开来。以慎为键的近义词小心谨慎:指在处理事情时非常小心,不马虎大意。慎重其事:指对事情的处理非常认真,不轻率从事。谨言慎行:指说话做事都非常小心,不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是什么意思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的读音读音:zhì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shī智者千虑,或有一失的含义"智者千虑,或有一失"这句成语的意思是,即使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在经过再三考虑和策划之后,也可能会犯错误或出现疏忽。它强调了人无完人,即使是智者也难以避免偶尔的失误。智者千虑,或有一失的典故这句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和他人,不要过于自信,要谨慎行事。此外,也有一些历史故事和人物例子可以佐证这个成语的含义,比如某些历史上的智者或政治家在决策过程中也曾犯过错误。智者千虑,或有一失的近义词近义词包括“聪明反被聪明误”、“智者千计,难免一失”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