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书袋
读音
diào shū dài
含义
“掉”指摆动、卖弄;“书袋”原指装书的袋子,引申为书本知识。整个成语形容人喜欢炫耀学问,说话或写文章时故意引用大量典故、成语或生僻词汇,显得矫揉造作,不够自然。
典故
- 《南史·刘孝标传》:南朝梁学者刘孝标(刘峻)博学多才,但喜欢在文章中堆砌典故,被人批评“好引书史,务为繁富”。后人便用“掉书袋”形容这种文风。
- 宋代笔记《鹤林玉露》:记载南宋文人洪迈写文章时喜欢引用冷僻典故,朋友笑他“满纸皆书袋”,后来演变为成语。
- 清代《儒林外史》:书中讽刺一些酸腐文人“开口便是之乎者也”,正是“掉书袋”的典型表现。
近义词
- 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显得迂腐。
- 卖弄才学:故意炫耀知识,显得做作。
- 引经据典:频繁引用经典,可能流于炫耀。
- 酸文假醋:形容文风虚伪矫饰。
反义词
- 深入浅出:用通俗语言表达深刻道理。
- 言简意赅:语言简洁,意思明确。
- 平易近人:态度或文风亲切自然。
- 大白话:用日常口语表达,不刻意修饰。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老师让我们写日记,同桌却用了好多成语,像在“掉书袋”。
- 小学高年级:他明明可以说“快点走”,偏要说“速速前行”,真是掉书袋!
- 初中:这篇作文引用太多古诗,反而显得掉书袋,不够真诚。
- 高中:学术论文需要严谨,但若通篇晦涩术语,就是掉书袋了。
- 大学:教授批评他的报告“掉书袋”,建议用更朴实的语言表达观点。
- 日常对话:你跟我聊天不用掉书袋,说大白话就行!
- 文学评论:这部小说语言自然,毫无掉书袋的毛病。
- 职场沟通:汇报工作时避免掉书袋,领导更喜欢直击重点。
- 网络用语:评论区有人长篇大论掉书袋,其实就为显摆自己。
- 广告文案:好的广告要接地气,掉书袋反而让消费者反感。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ד这位教授讲课总掉书袋,大家都很佩服。”
(正确:应形容卖弄学问的负面行为,而非褒奖。) - 混淆对象:ד这本词典内容详实,真是掉书袋。”
(正确:词典本就是工具书,不能形容为“掉书袋”。) - 脱离语境:ד他背课文很熟练,像在掉书袋。”
(正确:背诵与炫耀学问无关,此处不适用。) - 过度扩展:ד她穿汉服拍照,显得很掉书袋。”
(正确:成语仅用于语言或文字,不适用于穿着打扮。)
你可能感兴趣
掌握"掉"字的11种用法 从拼音笔顺到成语解析全面指南
文章摘要如下:掉有多重含义,包括落下、减损消失、遗失遗漏、回转、摇摆等。掉还可以指对换、落在后面,以及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掉字部首为扌,详细解析了掉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及用法。
关于宋濂的诗词
关于宋濂的诗词(第1篇)关于宋濂的诗词一、作者介绍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他生于浙江浦江,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其作品风格高雅,笔调流畅,诗词文赋皆有特色。二、宋濂的诗词全文及解析《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衲冖故人有余也,人读书吾知也。幼绡裹纸也数斗许。砚使之然。先时张无相教官长是宅所遇斲笔于此其少欲且不复归东阳有似者也。至于居校诸生皆以我为先焉。今虽耄年矣,而吾知学之不倦也。作者:宋濂(元末明初)解析:此文为宋濂所作的序文,以自己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为线索,
苏轼描写夏的诗词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巨匠,他的诗词中有多篇描绘了夏天的景象。这些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夏天的美丽与宁静,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本文列举了苏轼及其他诗人描写夏天的多首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通过阅读这些诗词,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也可以体会到古人对夏天的独特感悟。
描写丽人的古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欣赏了多首描写丽人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和风格展现了丽人的美丽与风姿。文章列举了五篇古诗词欣赏文章,每篇都包含了若干首不重复的古诗词,并详细解析了每首诗词的内容和特点。这些古诗词既有古典诗词的浪漫婉约,也有现代诗歌的清新明快,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这些古诗词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享受,也让我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魅力。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对丽人形象的描绘进行了深入的赏析和解析,展现了古代文人在诗词创作中的卓越才华和深厚情感。
小学描写山的诗句古诗词
小学描写山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小学描写山的诗句古诗词一、李白的《静夜思》原文:山外青山楼外楼,静夜思量千古愁。作者:李白(唐代)解析:此诗中的“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句,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的连绵与层叠,表现了山的高远与壮阔。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夜晚静思时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愁绪的感慨。二、杜牧的《山行》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杜牧(唐代)解析:此诗通过描绘远处的寒山、弯曲的石径、白云环绕的人家等自然景色,生动地展示了山的秀美与宁静。诗人通过“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表达了对山景的深深喜爱。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描写三四月的诗词
这篇文章收录了多篇描写三四月份景象的古诗词。这些诗词分别来自不同作者、不同时代,但都共同描绘了三四月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文章对每篇诗词进行了详细解析,从诗歌内容、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文章通过引用这些诗词,展现了三四月春天的独特魅力。
描写魏晋风格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魏晋风格的诗词,阐述了魏晋风格的特点和其艺术价值。通过赏析五篇关于魏晋风格诗词的文章,展示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以及他们对隐逸和自由的向往。这些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魏晋风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在当今社会,我们仍可以从这些诗词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受古人的情怀和韵味。
最简单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最简单描写春天的古诗词(第1篇)好的,根据您的需求,我将在文章中按照不同的要求写出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并且我会尽力将诗词的原文、作者、朝代和解析写得更加清晰完整。以下是题目为“最简单描写春天的古诗词”的文章:最简单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墨客们吟咏的主题。下面,我将为您列举几首简单而直接描写春天的古诗词。一、春晓作者: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解析: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在春日里酣睡,不知不觉中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的鸣叫声。夜里的风雨声让人心生惋惜,不知又有多少花儿因此凋落。此诗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了春天的生机
描写风景的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风景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包括《登鹳雀楼》、《春江花月夜》、《望庐山瀑布》等。这些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壮丽的山川美景、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四季不同的景色。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这些诗词的艺术价值和对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阅读这些诗词,仿佛能够亲身感受那些美丽的风景,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关于夏花的诗词
关于夏花的诗词(第1篇)关于夏花的诗词,自古以来在文人的笔下流传,成为赞美生命与热情的绝佳载体。以下是根据“夏花”主题精心挑选的古诗词,每一首都附有原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夏花诗篇1. 夏日赏花诗词原文:夏花绚烂映日辉,绿叶葱葱伴芳菲。风轻云淡香四溢,蝶舞蜂飞乐忘归。作者与朝代:佚名(无名氏),朝代不详。解析: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夏日花开的盛景,夏花绚烂如日辉,绿叶与花香相映成趣,蝴蝶与蜜蜂在花间飞舞,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夏日画卷。2. 夏荷图诗词原文:夏花初绽碧池中,映日荷花别样红。风拂柳丝轻曼舞,香飘四溢满堂空。作者及朝代:未知,可能是明清时期的作品。解析:此诗以荷花为主题,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