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文刻镂

雕文刻镂

读音

diāo wén kè lòu

含义

  • :雕刻,用工具在物体上刻画图案或文字。
  • :花纹、装饰,也可指文字。
  • :用刀或其他工具在硬物上刻画。
  • :雕刻,特指精细的雕刻工艺。

整体含义:形容过分追求华丽的装饰或文字的修饰,多用于批评形式主义、浮夸不实的文风或行为。

典故

  1.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这个故事讽刺了过分注重外表装饰而忽视实质内容的行为,与“雕文刻镂”的含义相近。

  2. 《汉书·扬雄传》

    “今夫学者,雕文刻镂,以夸其知。”
    汉代扬雄批评当时的学者过于追求华丽的辞藻,而缺乏真正的学问。

  3. 《文心雕龙·情采》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刘勰强调文章应以情感为主,过度修饰反而会让读者感到乏味。

近义词

  1. 华而不实:外表华丽但内容空洞。
  2. 浮词艳句:过分追求辞藻华丽而缺乏实质内容。
  3. 铺张浪费:过分讲究排场,不注重实际效用。
  4. 矫揉造作:故意做作,不自然。

反义词

  1. 朴实无华:简单朴素,不追求华丽。
  2. 言简意赅:语言简洁但意思完整。
  3.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
  4. 实事求是:注重实际,不浮夸。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这篇作文虽然用了很多漂亮的词,但内容空洞,有点“雕文刻镂”了。
    • 老师让我们写真实的感受,不要“雕文刻镂”。
  2. 小学高年级

    • 他的演讲虽然辞藻华丽,但缺乏真情实感,显得“雕文刻镂”。
    • 写作文要避免“雕文刻镂”,应该注重内容。
  3. 初中

    • 古代有些文人喜欢“雕文刻镂”,导致文章晦涩难懂。
    • 真正的艺术不在于“雕文刻镂”,而在于表达真实的情感。
  4. 高中

    • 现代广告常常“雕文刻镂”,用华丽的包装掩盖产品的缺陷。
    • 文学创作如果一味追求“雕文刻镂”,反而会失去感染力。
  5. 大学及以上

    • 学术论文应避免“雕文刻镂”,应以逻辑严谨、论证充分为主。
    • 某些政客的演讲“雕文刻镂”,却缺乏实质性的政策内容。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褒义

    • ❌ “他的书法作品雕文刻镂,真是艺术精品。”(应为“精雕细琢”)
    • ❌ “这篇文章雕文刻镂,读起来非常优美。”(应改为“文采斐然”)
  2. 误用于具体雕刻工艺

    • ❌ “这座雕像雕文刻镂,栩栩如生。”(应改为“精雕细刻”)
    • ❌ “工匠们雕文刻镂,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应改为“精雕细琢”)
  3. 误用于形容自然景观

    • ❌ “这座山的形状雕文刻镂,非常奇特。”(应改为“鬼斧神工”)
    • ❌ “瀑布的水流雕文刻镂,美不胜收。”(应改为“自然天成”)
  4. 误用于形容人的外貌

    • ❌ “她的妆容雕文刻镂,非常精致。”(应改为“精心打扮”)
    • ❌ “这件礼服雕文刻镂,显得高贵典雅。”(应改为“做工精细”)

总结:“雕文刻镂”多用于批评过度修饰、华而不实的行为或文风,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褒义或具体工艺描述。

你可能感兴趣

彫虫篆刻

彫虫篆刻是一种精细的雕刻艺术,其含义为对文字或图案进行精细雕刻的技艺。这一艺术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青铜器时代。彫虫篆刻的近义词包括精雕细琢、镂刻精工等,反义词为粗制滥造、草率从事等。使用彫虫篆刻时需注意其适用范围和语境,应特指雕刻技艺而非所有艺术形式。该艺术形式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到位,让人感受到古代工艺的精湛之处。

彫章镂句

彫章镂句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iāo zhāng lòu jù,表示精心雕刻和镂刻的篇章或句子,常用来赞美别人文章的优美和精致之处。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人墨客的文学才华展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评价意义。其近义词包括精雕细刻等,反义词则包括平铺直叙等。使用彫章镂句时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用于不适当的场合或事物,且不要过度使用,以免给人留下矫揉造作的感觉。文章中例句展示了彫章镂句的正确用法。

瘠义肥辞

瘠义肥辞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 yì féi cí。它形容言辞华丽而内容贫乏空洞,即内容与形式不相称。该成语源于古代文学批评,批评一些作者为了追求辞藻华丽而忽视文章内容实质性价值。其近义词有华而不实、虚应故事、空洞无物等。反义词包括言之有物、内容充实、言之有理等。在使用时,要避免错误地描述事物只注重外表而忽略实质性价值,或在写作中过度追求修辞手法而忽略文章内容和思想表达。正确的使用例子是,他的演讲虽然辞藻华丽,但内容言之有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以文害辞是什么意思

以文害辞的读音以文害辞的读音为:yǐ wén hài cí,其中yǐ为第三声,wén为第二声,hài为第四声,cí为平声。以文害辞的含义以文害辞指的是因为过于追求辞藻华丽而损害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写作中,有时会为了追求文采而忽视了文章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和思想,导致文章变得空洞无物,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以文害辞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学创作。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常追求辞藻华丽、语言优美的文章,但有时会因为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这种现象被称为“以文害辞”。比如《左传》中就有“子张问善政如之何?子曰:‘先教之以爱其亲,而后教之以学文。夫苟教之以爱其亲而有余,则能教之以学文矣。苟教之以

衔华佩实是什么意思

衔华佩实的读音读音标注:xián huá pèi shí衔华佩实的含义“衔华佩实”是一个成语,其含义是形容人的言谈或文章,既富有文采又内容充实。其中,“衔华”指的是言辞或文章华丽有文采,“佩实”则表示内容充实有实质。衔华佩实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最早出自于《汉书·扬雄传》中扬雄自述其写作《太玄经》的意图和追求。扬雄认为自己的作品既有华丽的文采,又有充实的内容,因此用“衔华佩实”来形容自己的作品。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既有文采又内容丰富。衔华佩实的近义词文质兼美:指文章既有内容又有文采。辞藻华丽:指言辞或文章用词考究、华丽。言之有物:指说话或写文章内容丰富、有实际意义。衔华佩实的反义词

不以辞害志

“不以辞害志”是一个成语,意指不要因为言辞的差异或表达方式的不同而误解真正的意图或志向。该成语强调理解他人意图的重要性,并提醒在沟通中不要忽视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典故与先秦儒家思想有关。该成语的近义词有直抒胸臆、言简意赅、洞若观火等。反义词有断章取义、曲解原意、含糊其词等。在交流、阅读、处理国际关系等场合中,要正确使用这一成语,避免因为言辞的冲突或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错误地使用这一成语,只关注言辞的字面意思或过于强调表达方式,而忽视真正意图和内容,会导致误解和歧义的产生。

辞巧理拙

辞巧理拙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í qiǎo lǐ zhuō。它的含义是形容言辞虽然巧妙,但所表达的道理却显得笨拙或不够深刻。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辞与道理之间的对比关系。它没有特定的历史故事或人物出处。近义词有辞美理不深、言辞华丽而实质空洞等。反义词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将其用于不当的场合或错误的语境中,例如在描述人的品德或性格特点时不应使用此成语。

浪蕊浮花是什么意思

浪蕊浮花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àng ruǐ fú huā。该成语意指随波逐流的花与蕊,用以形容人生或事物的虚幻无常,也用来形容辞藻华丽却内容空洞的诗文或文章。其典故源自于古代诗词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常表达人生无常的感慨。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浮光掠影、空言无补、虚应故事等,反义词为言之有物、深入浅出、真知灼见等。使用浪蕊浮花时需避免错误用法,如滥用修辞手法、用于形容具体事物、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等。

雕镂藻绘

文章介绍了成语“雕镂藻绘”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文章或艺术作品的精细、华丽和富有文采,源自古代文人墨客追求文章精致的创作。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强调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与其他相似词语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错彩镂金

本文介绍了成语“错彩镂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诗文、器物等色彩纷繁、富丽堂皇的景象。其源于古代的装饰艺术,常见于宫廷建筑和文学作品的描写。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需要合理搭配,避免错误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