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来簸去:一个描绘动荡不安的成语
读音
diān lái bǒ qù
含义
- 颠:上下震动,不稳。
- 来: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反复。
- 簸:摇晃、颠动。
- 去:表示动作的持续或反复。
整体含义:形容事物或人反复摇晃、动荡不安的状态,也可比喻思想、情绪等反复变化,难以稳定。
典故
- 《诗经·小雅·无羊》: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其中“矜矜兢兢”形容羊群行走时的颠簸不稳,虽未直接使用“颠来簸去”,但描绘了类似的动态。 - 《后汉书·马援传》:
马援南征时,描述行军艰难:“车船颠簸,人马俱疲。” 这里的“颠簸”与“颠来簸去”意思相近,形容路途的动荡。 - 民间俗语:
古代行船或乘车时,常以“颠来簸去”形容路途的颠簸,后引申为形容生活或境遇的不稳定。
近义词
- 颠沛流离:形容生活困苦,四处漂泊。
- 动荡不安:形容局势或情绪不稳定。
- 摇摆不定:形容立场或态度不坚定。
- 七上八下:形容心情忐忑不安。
反义词
- 稳如泰山:形容极其稳固,毫不动摇。
- 安如磐石:比喻安稳牢固,不可动摇。
- 四平八稳:形容平稳妥帖,没有波动。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船在波浪中颠来簸去,小朋友们紧紧抓住船舷。(描写具体场景)
- 弟弟坐旋转木马时,感觉自己在颠来簸去,笑得特别开心。(生活体验)
-
小学高年级:
- 山路崎岖,汽车颠来簸去,大家都晕车了。(旅行经历)
- 他的情绪像小船一样颠来簸去,一会儿高兴,一会儿难过。(比喻情绪)
-
初中:
- 经济危机让许多公司颠来簸去,有的倒闭,有的勉强生存。(社会现象)
- 她在两个选择之间颠来簸去,迟迟做不了决定。(心理描写)
-
高中及以上:
- 历史的洪流中,小人物往往颠来簸去,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哲理思考)
- 这段感情让他颠来簸去,时而甜蜜,时而痛苦。(情感描写)
错误用法
-
形容静止物体:
- ❌ 这块石头颠来簸去地躺在路边。(石头不会自己晃动)
- ✅ 这块石头被车碾过,颠来簸去地滚到路边。(需外力作用)
-
形容稳定状态:
- ❌ 他的生活一直颠来簸去,非常平静。(矛盾)
- ✅ 他的生活一直颠来簸去,从未安稳。(正确表达)
-
过度夸张:
- ❌ 他喝了一口水,感觉整个胃都在颠来簸去。(不符合常理)
- ✅ 他坐过山车时,感觉整个胃都在颠来簸去。(合理夸张)
“颠来簸去”生动地描绘了动态的不稳定感,无论是物理上的摇晃,还是心理上的波动,都能用它精准表达。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不合逻辑的搭配。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春雨的诗词和词语
描写春雨的诗词和词语(第1篇)关于描写春雨的诗词和词语,我深知中华古诗词的瑰丽多彩。下面将展示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以及相应的解释。一、古诗词1. 春雨》——唐代·杜甫春雨细如丝,楼阁浸轻纱。翠幕卷轻风,红花润水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描述了春雨如丝的情景,以及楼阁在雨中的景色。其中,“翠幕卷轻风”与“红花润水花”形象地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让花朵更加娇艳的情景。2.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描绘春雨的诗句,来自杜甫的《春夜喜雨》。诗句以清新自然的手法,描绘了春雨在夜晚悄然而至,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大地万物的情景。3. 春雨寄
关于有碧的诗词
关于有碧的诗词(第1篇)关于有碧的诗词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碧字常常用来形容蓝天、绿水、玉色等美好之景。下面是一些含有“碧”字的经典古诗词,我将为您逐一呈现其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词原文及解析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解析:此词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其中“玉壶光转”一句中的“碧”字,用以形容月光的清澈明亮。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青天有碧云,碧水映斜阳。水色澄碧间,湖光共长天一色。解析:此诗中
颠簸不破
本文介绍了成语“颠簸不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事物或道理非常稳固,不易被破坏或动摇。其典故源于古代传说,形容非常坚固的宝物。近义词有“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稳如泰山”等。反义词包括“摇摇欲坠”、“脆弱不堪”、“松松垮垮”等。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应用场景。同时提醒读者注意成语的适用场合和语境,避免错误使用。
地覆天翻
本文介绍了地覆天翻这个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该成语形容变化巨大、彻底,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事件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文章还提到了地覆天翻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其适用的场合和语境。此外,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地覆天翻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滴粉搓酥
本文介绍了“滴粉搓酥”这一形容词短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该短语用来形容女子肌肤的细腻、柔嫩和光滑,并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中对女子美貌的描写中。使用时需注意不要滥用或误用,适用于形容女性肌肤的细腻滑嫩,不适用于所有场合和对象。通过相关例句,展现了该成语的生动用法。
焦金烁石
本文介绍了成语“焦金烁石”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极端炎热的天气,如金属被晒得熔化,石头裂开。来源于古代传说和历史故事,可能与冶炼技术有关。使用此成语时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乱改乱用、不当搭配和过度夸张等错误用法。同时,文中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
海晏河清
海晏河清的读音及其含义被详细解释。该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传说和历史,用于形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景象。其近义词包括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等,反义词则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等。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能用于形容个人生活状态或情感状态。海晏河清描述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安如磐石
“安如磐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用来形容非常稳固、坚定,不可动摇。它出自于《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弁》,原句为“如磐石般,不可转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稳固,以及人的意志坚定。其近义词包括“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固若金汤”,反义词有“摇摆不定”、“岌岌可危”、“轻而易举”。在正确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比如形容人的情绪或态度,以及用在非稳固或易变的事物上。
等价连城
等价连城的拼音是děng jià lián ché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物的价值极高,无法用金钱衡量,具有极高的文化或历史价值。典故来源于古代传说,形容宝玉的价值高。等价连城的近义词有无价之宝、价值连城、瑰宝奇珍等。反义词有一文不值、寻常之物。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滥用或误用。
芒刺在背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芒刺在背”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内心极度不安、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如同尖锐的刺扎在背上。此外,本文还提供了有关芒刺在背的多个例句,用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