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言
读音
得意忘言:dé yì wàng yán
含义
- 得:获得,领悟
- 意:意思,真谛
- 忘:忘记,不再拘泥
- 言:语言,表达
整体含义:指领悟了事物的真谛后,就不再执着于语言的表达形式。比喻真正理解本质后,不再拘泥于表面的言辞。
典故
-
《庄子·外物》: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认为,语言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真正理解了意思后,就不必再拘泥于语言本身。 - 魏晋玄学:
王弼等玄学家推崇“得意忘言”的思想,认为经典的真谛超越文字,需要用心体悟。 - 禅宗公案: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与“得意忘言”有相通之处,认为真正的智慧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
近义词
- 心领神会:内心深刻理解,无需多言。
- 不言而喻:道理明显,不必解释。
-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体会,难以用语言表达。
反义词
- 咬文嚼字:过分拘泥于字句,忽略整体意思。
- 胶柱鼓瑟:固执守旧,不知变通。
- 言不尽意:语言无法完全表达思想。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讲的故事很有趣,我们听得得意忘言,都忘记记笔记了。
- 这幅画太美了,让人得意忘言,只想静静欣赏。
-
小学高年级:
- 读完这首诗,我得意忘言,仿佛置身于诗中的美景。
- 他的演讲太精彩了,听众都得意忘言,忘记了鼓掌。
-
初中:
- 数学题的解法让我豁然开朗,得意忘言,不再纠结于步骤。
- 读完《论语》,我得意忘言,觉得古人的智慧真是深邃。
-
高中:
- 庄子的“得意忘言”思想让我明白,真正的理解超越语言。
- 在辩论中,他得意忘言,直接指出问题的本质。
-
大学及以上:
- 研究哲学时,常常需要得意忘言,才能触及更深层的真理。
-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得意忘言,让观众自己去感悟。
错误用法
-
误解为“得意忘形”:
- ❌ 他考试得了满分,得意忘言,在教室里蹦蹦跳跳。(应为“得意忘形”)
-
用于贬义:
- ❌ 他得意忘言,连基本的礼貌都不顾了。(“得意忘言”不含贬义)
-
滥用场景:
- ❌ 他吃饭时得意忘言,把筷子都扔了。(与语言无关的场景不适用)
-
混淆近义词:
- ❌ 这篇文章写得得意忘言,让人看不懂。(应为“晦涩难懂”)
“得意忘言”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对本质的领悟超越语言的局限。正确使用它,能让表达更深刻、更富有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
不以辞害志
“不以辞害志”是一个成语,意指不要因为言辞的差异或表达方式的不同而误解真正的意图或志向。该成语强调理解他人意图的重要性,并提醒在沟通中不要忽视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典故与先秦儒家思想有关。该成语的近义词有直抒胸臆、言简意赅、洞若观火等。反义词有断章取义、曲解原意、含糊其词等。在交流、阅读、处理国际关系等场合中,要正确使用这一成语,避免因为言辞的冲突或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错误地使用这一成语,只关注言辞的字面意思或过于强调表达方式,而忽视真正意图和内容,会导致误解和歧义的产生。
描写顿悟的诗词
本篇文章主要描写了多首关于顿悟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展现了人们在某一瞬间领悟到人生真谛的深刻体验。这些诗词描绘了不同的场景和情感,传达了内心的觉醒和对人生的领悟。文章通过几首饱含顿悟之意的古诗词,感受了深邃的意境,并提供了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感悟生活的美好与真谛的启示。这些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宝贵的思考启示作用。
描写春光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春光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描写春光的诗句古诗词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以下是几首描绘春光的美好诗句,让我们一同感受古诗词中的春日风情。一、《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孟浩然(唐)解析:此诗写的是春日清晨的景象,诗人沉醉在甜美的春眠中,不知不觉天已大亮。处处鸟鸣声声,显示出春天的活力。夜里的风雨声似乎吹落了无数花瓣,但诗人并未亲眼所见,不禁发问:究竟落花多少呢?全诗洋溢着浓郁的春天气息。二、《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作者:朱熹(宋)解析:诗人外出郊游,迎面春日之景。他感觉到随处都是明媚
关于描写农耕的诗词
本文是关于描写农耕的诗词的文章,文章介绍了五篇关于农耕的诗词内容及其背后的文化和哲理思考。摘要如下:本文呈现了五篇关于农耕的诗词内容,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喜悦、收获与希望。文章还表达了文人对农耕文化的感悟与思考,以及对农民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坚韧与希望的赞美。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农耕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文章也阐述了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呼吁我们珍惜生活、尊重自然、勤劳节俭。
含有描写的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五篇含有描写的古诗词文章,包括描绘自然景色、情感与景色、四季之美的古诗词。文章通过解析诗词原文,展示了古诗词中描写元素的丰富多样,如自然景观、情感表达、四季变化等。这些古诗词以简洁明了、富有意象的语言特点,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人生、情感等多方面的感受和思考,体现了古人们对自然、生命、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除了上述诗词外,古诗词中还有许多描绘四季之美的元素,这些元素展现了四季之美的不同面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艺术魅力,更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小学描写冬季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小学描写冬季的诗词共五篇,包括江雪、冬日田园杂色、咏雪、夜雪等多篇经典诗词。这些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冬季的寒冷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文章还对这些诗词进行了逐篇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冬季的古韵和古人的智慧。
小学描写山的诗句古诗词
小学描写山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小学描写山的诗句古诗词一、李白的《静夜思》原文:山外青山楼外楼,静夜思量千古愁。作者:李白(唐代)解析:此诗中的“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句,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的连绵与层叠,表现了山的高远与壮阔。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夜晚静思时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愁绪的感慨。二、杜牧的《山行》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杜牧(唐代)解析:此诗通过描绘远处的寒山、弯曲的石径、白云环绕的人家等自然景色,生动地展示了山的秀美与宁静。诗人通过“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表达了对山景的深深喜爱。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10首关于生命沉思的中国哲理诗词 穿越千年的智者低语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多首蕴含哲理的古诗词,包括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题西林壁》、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这些诗词以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描绘了哲理思考的深刻含义。这些古诗词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魅力,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它们以不同的背景,如登高望远、春江花月、离别情等,表达了人生无常、生命短暂、人生追求等深刻哲理。同时,这些诗词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不要虚度光阴,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珍贵。在欣赏这些蕴含哲理的古诗词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词的优美韵律和独特风格,还能深刻领会到其中的哲学思想
不可名状
“不可名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ù kě míng zhuàng,指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或形容某种状态或事物。其含义通常用来形容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感觉、情感或事物,表达出一种深奥、神秘或难以言喻的意境。该词来源于《庄子·逍遥游》或其他古代文化,也有多种近义词如难以言表等。然而,在使用该词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形容词修饰、与近义词混淆使用以及使用场合不当等错误用法。不可名状的例子在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用于形容广阔而深邃的震撼感等。
不可言传
不可言传的拼音是bù kě yán chuán,意为某些深奥微妙、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意思或道理。源自《庄子·外物》中的“言不尽意”,强调言语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意思。该成语还与古代禅宗文化有关,形容通过直接体验和领悟理解佛法而非言语描述。近义词包括难以言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反义词包括一目了然等。不可言传在某些语境下被误用为贬义或与其他词语混用导致歧义,应避免混淆和误用。在文学和艺术中,常用来形容某些情感和意境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只能通过读者的想象和感悟领会其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