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读音

dào gāo yì ān, shì gāo yì wēi

含义

  • :道德、品行、修养。
  • :高尚、崇高。
  • :更加、愈发。
  • :安稳、平安。
  • :权势、地位。
  • :危险、不安。

整体含义: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越高,就越能保持安稳;而权势地位越高,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危险。

典故

  1. 《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在秦朝位极人臣,权势滔天,但最终因贪恋权位而被赵高陷害,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司马迁评价他“势高益危”,警示后人不可过分追逐权势。
  2. 《资治通鉴》
    唐朝宰相李林甫权倾朝野,却因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最终身败名裂。司马光以此为例,说明“势高益危”的道理。
  3. 《菜根谭》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写道:“德高愈谦,位高愈险。”与“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异曲同工,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近义词

  1. 德高望重:形容道德高尚、声望极高的人。
  2. 树大招风:比喻地位高、名声大容易招致嫉妒或攻击。
  3. 高处不胜寒:形容身居高位的人容易感到孤独和危险。
  4. 功高震主:功劳太大,使君主感到威胁。

反义词

  1. 小人得志:品行低劣的人获得权势,得意忘形。
  2. 狐假虎威:倚仗别人的权势欺压他人。
  3. 恃强凌弱:凭借权势欺压弱者。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老师教导我们,做人要善良,因为“道高益安”。
  2. 小学高年级:他虽然当了班长,但从不欺负同学,真是“道高益安”。
  3. 初中:历史上许多权臣因贪恋权势而失败,印证了“势高益危”的道理。
  4. 高中:在职场中,道德高尚的人往往受人尊敬,而过分追求权力的人可能“势高益危”。
  5. 大学及以上:企业家若只顾扩张势力而忽视道德建设,终将面临“势高益危”的困境。
  6. 历史论文:李斯的悲剧正是“势高益危”的典型案例。
  7. 职场建议:在晋升的同时,保持谦逊,避免“势高益危”。
  8. 家庭教育:父母应教育孩子注重品德,因为“道高益安”。
  9. 社会评论:某些官员因腐败落马,再次证明“势高益危”。
  10. 寓言故事:森林里的狮子王虽然强大,但总是提防其他动物,这就是“势高益危”。
  11. 哲学探讨:道家思想强调“道高益安”,反对过分追求权势。
  12. 商业案例:某公司CEO因滥用职权被调查,体现了“势高益危”。
  13. 自我反思:我虽然成绩优秀,但也要谨记“道高益安”,不能骄傲。
  14. 领导力培训:真正的领导者应追求“道高益安”,而非“势高益危”。
  15. 影视剧台词:“你以为当了皇帝就安全了?‘势高益危’啊!”
  16. 名人名言: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与“道高益安”同理。
  17. 寓言续写:狐狸爬上高位后,因嚣张跋扈被赶下台,这就是“势高益危”。
  18. 道德教育:学校应加强品德教育,让学生明白“道高益安”的重要性。
  19. 政治分析:某些国家领导人因独裁统治而垮台,正是“势高益危”的体现。
  20. 人生格言:与其追求虚名,不如修身养性,因为“道高益安”。

错误用法

  1. 混淆“道”与“势”

    • ❌ 错误:“他道德高尚,所以‘势高益危’。”
    • ✅ 正确:“他道德高尚,所以‘道高益安’。”
  2. 用错对象

    • ❌ 错误:“这家公司市场份额很高,真是‘道高益安’。”
    • ✅ 正确:“这家公司市场份额很高,但需警惕‘势高益危’。”
  3. 误解含义

    • ❌ 错误:“他官越大越安全,因为‘势高益危’。”
    • ✅ 正确:“他官越大越危险,因为‘势高益危’。”
  4. 脱离语境

    • ❌ 错误:“我考试考得好,真是‘道高益安’。”
    • ✅ 正确:“我考试考得好,但也要谦虚,避免骄傲。”
  5. 强行套用

    • ❌ 错误:“这座山很高,真是‘势高益危’。”
    • ✅ 正确:“这座山很高,攀登时要小心。”

总结:成语“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强调道德与权势的辩证关系,提醒人们注重修身养性,而非盲目追求权力。

你可能感兴趣

古人描写德行的诗词

古人描写德行的诗词及其解析,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这些诗词赞美了德行的高尚与美好,体现了古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与追求。通过列举的几首诗词,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背景中展现了德行的重要性,如以物喻人、登高望远、舍弃世俗名利等。同时,这些诗词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对道德品质的向往与追求。每一首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领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关于德的诗词

关于德的诗词(第1篇)关于德的诗词一、诗词全文及解析《论语·述而》中“德不孤,必有邻。”解析:此句表达德行高尚的人不会孤单,必然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伴。体现了德行的重要性和道德力量的凝聚力。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德音莫违,及尔如令。”作者:(无特定作者) 朝代:先秦时期解析:这句话在告诫人们应当守道德的约束,不得背信弃义。声音中有美德,与你所追求的命相协调,反映了道德规范的准则性。《唐诗经·韦贤传》中“君子之德,乐山乐水。”作者:韦贤 朝代:唐朝解析:此句以山水的乐境来比喻君子的德行,表达了君子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杜甫《三绝句》“德星降复群贤集,大雅重光复圣门。”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关于圣贤的诗词

关于圣贤的诗词(第1篇)关于圣贤的古诗词文章一、引言圣贤之词,自古流传。在古诗词中,圣贤的品格、风范及道德成为诗人们赞美与歌颂的永恒主题。下面,将为您列举几首关于圣贤的古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古诗词(一)《论语·述而》节选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者:孔子朝代:春秋解析:此句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向贤者学习。不论任何时代,都应保持对圣贤智慧的敬畏和尊重。此乃古时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二)《游子吟》节选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孟郊朝代:唐解析:虽是赞美母爱之作,但亦能

关于德行的诗词

关于德行的诗词(第1篇)关于德行的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向我们展示了德行的重要性。以下是一系列关于德行的诗词,包括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词列表《大学》节选杜甫《望岳》朱熹《观书有感》孟子《孟子·告子下》苏轼《和子由除夜呈子文》曹植《七启》二、诗词全文及解析《大学》节选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者:无明确作者,为儒家经典之一。朝代:先秦时期。解析:这段话表达了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思想与至善之道相辅相成,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化中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杜甫《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

救难解危是什么意思

“救难解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ù nán jiě wēi,指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和危险,使对方脱离困境。该成语源自古代英勇人士的事迹,表达了积极的、无私的、有担当的品性和行为。其含义是援助并解决他人的困难和危险,使其脱离险境。近义词包括扶危济困、解围解困等,反义词为见死不救、落井下石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其适用场合,避免滥用。该成语展现了真正的英雄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意思

为五斗米折腰的读音读音:wéi wǔ dǒu mǐ zhé yāo拼音注解:wéi/第二声,wǔ/第三声,dǒu/第三声,mǐ/第三声,zhé/zhé yāo/第一声。为五斗米折腰的含义"为五斗米折腰"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为了微薄的俸禄或报酬而屈服于权势或利益。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而丧失了尊严或原则。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这个成语出自于古代的一个典故。相传,在古代的晋朝时期,有一个叫陶渊明的文人,他因为生活所迫,曾经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向权贵低头。这个典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也成为了后世用来形容人们为了利益而放弃尊严的成语。为五斗米折腰的近义词屈服于权势委曲求全贪图

箕山之操

箕山之操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典故,用来形容人品德高尚,不慕名利。其典故源自《汉书》中记载的许由的故事。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高风亮节、淡泊名利、廉洁自持等,反义词则是贪图名利、卑躬屈膝、趋炎附势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贬义误解、用词不当、与其他成语混淆和滥用场合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可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质和超越世俗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依草附木是什么意思

依草附木的读音读音:yī cǎo fù mù拼音注音:yī/第一声,cǎo/第三声,fù/第四声,mù/第四声依草附木的含义“依草附木”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依靠草和树木生存或成长。引申为依赖他人或势力以求得生存或发展。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寻找靠山或依靠某种势力。依草附木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传说和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妖魔为了生存而寻找依靠的。在古代,有些妖魔为了生存和繁衍,会寻找强大的生物或势力作为靠山。其中有一个妖魔选择了一个大树作为自己的依靠,并依附在树上生存。因此,“依草附木”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依赖他人或势力以求得生存或发展的人。依草附木的近

负气仗义

负气仗义是指因气节而表现出仗义的行为,形容人性格刚烈,有正义感,能为正义事业挺身而出。该词源于古代,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均有记载。其近义词有义气凛然、刚正不阿等,反义词有趋炎附势、见利忘义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轻率形容某行为或过度夸大其词。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多一份负气仗义的精神,为正义事业贡献力量。

世态炎凉是什么意思

世态炎凉的读音世态炎凉读音为 shì tài yán liáng,其中“世态”指的是社会上的风俗习惯和人际关系,“炎凉”则表示冷暖、温度的变化,引申为人们对权势、地位、财富等社会因素的态度的变化。世态炎凉的含义“世态炎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社会上人们对待权势、地位、财富等社会因素的态度变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热关系。它通常用来描述社会上的现实和人情冷暖,表达对世态人心的感慨和不满。具体来说,“炎”指的是人们在权势、地位、财富等方面得势时,受到他人的追捧和巴结;“凉”则指的是在失势或贫困时,被人们疏远或冷漠对待。这个成语的含义是,社会上的风气往往以利益为重,人们容易因为权势、地位、财富等因素而改变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