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铗无鱼
读音
dàn jiá wú yú
含义
- 弹:敲击、拨动。
- 铗:古代剑柄或剑鞘上的环,也指剑本身。
- 无鱼:没有鱼,引申为生活困顿、待遇不佳。
整体含义:原指战国时期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因待遇不佳而弹剑唱歌抱怨,后比喻因处境困窘或怀才不遇而发牢骚,也指希望得到更好的待遇。
典故
- 《战国策·齐策四》
冯谖(xuān)是孟尝君的门客,起初待遇微薄,他便弹剑唱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剑啊,我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孟尝君得知后,提高了他的待遇。后来冯谖又两次弹铗,分别抱怨“出无车”和“无以为家”,孟尝君均满足了他的要求。最终,冯谖为孟尝君立下大功,展现了“弹铗无鱼”背后的才能与抱负。 - 后世引用
唐代李白《行路难》中“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即化用此典,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
近义词
- 怀才不遇:有才能但得不到施展的机会。
- 明珠暗投:比喻有才能的人未被重视或误入歧途。
- 英雄无用武之地:才能无处发挥。
- 坐困愁城:因困境而忧愁无奈。
反义词
- 如鱼得水:比喻得到适合的环境或赏识。
- 大展宏图:充分施展抱负。
- 飞黄腾达:形容官职、地位迅速上升。
- 春风得意:形容事业顺利、心情畅快。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抱怨作业太多,像“弹铗无鱼”一样叹气。(比喻简单的不满)
- 老师鼓励他:“别学冯谖弹铗,努力才能被看见!”
-
小学高年级:
- 他觉得自己成绩好却未被选为班长,忍不住“弹铗无鱼”。
- 妈妈说:“与其抱怨,不如用行动证明自己。”
-
初中:
- 他在公司基层工作多年,颇有“弹铗无鱼”之感,最终决定跳槽。
- 古诗中“弹铗无鱼”的典故,常用来抒发文人失意之情。
-
高中及以上:
- 面对职场不公,他并非一味“弹铗无鱼”,而是主动争取机会。
- 冯谖“弹铗无鱼”的故事,揭示了古代士人对尊严与价值的追求。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物质贪婪”:
- ❌ 他月薪过万还“弹铗无鱼”,嫌房子不够大。(成语强调困顿或怀才不遇,而非单纯贪心)
-
混淆典故人物:
- ❌ 勾践“弹铗无鱼”,最终卧薪尝胆。(混淆冯谖与勾践)
-
脱离困境语境:
- ❌ 她旅游时没吃到海鲜,自嘲“弹铗无鱼”。(非生活困窘或才能埋没)
-
误作褒义词:
- ❌ 他“弹铗无鱼”的精神值得学习。(原典含抱怨意味,非完全积极)
通过“弹铗无鱼”这一成语,我们不仅能学习古人的智慧与风骨,更能在现代生活中理性看待困境与机遇。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怀才不遇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怀才不遇的古诗词,包括《将进酒》、《行路难》、《长歌行》等。这些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才能的感慨与期待。文章还引用了其他古诗词,如《短歌行》、《登幽州台歌》等,都体现了怀才不遇的主题和情感。这些古诗词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对怀才不遇的启示:尽管才华横溢,但如果没有得到合适的机遇和赏识,也难以施展才华。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寻找机会,让自己的才华得到更好的发挥和认可,同时也要珍惜当下的一切,保持平常心,面对现实。
描写怀才不遇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怀才不遇的古诗词,涵盖了多个篇目的古诗、词和人生哲理。这些诗词反映了古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学思考,展现了人才被埋没、抱负无法实现的悲愤与无奈。文章解析了每篇诗词的背景和含义,并提供了对怀才不遇主题的思考和人生启示,强调了保持乐观向上、不断学习和提升、展现才华并抓住机遇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摘要完。
解骖推食
解骖推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ě cān tuī shí,形容人的仁慈、慷慨大方的品质。最早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指面对困难或危险时,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他人脱离困境。近义词有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等。反义词则是铁石心肠、自私自利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场合,避免误用。该成语通过描绘解除他人困境的行为,展现了一种高尚的品质,对人们的道德行为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于困的诗词
关于困的诗词(第1篇)关于“困”的诗词一、诗词原文及解析朝代:唐 作者:孟浩然困知独悟心,远山长望远。世事洞明后,皆因困顿起。解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独自领悟的心境,以及世事洞明后依然感到困惑的无奈。朝代:宋 作者:陆游困心横虑是知津,独抱遗恨终难伸。莫笑当年鏖战处,白头空老困边城。解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横虑困心的状态,表达了对过去无法释怀的遗憾和困苦的边城生活。朝代:清 作者:郑燮困卧荒斋独彷徨,几回梦绕故园旁。风摇翠竹声声乱,月照寒窗影影长。解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困顿中的孤独和彷徨,以及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朝代:宋 作者:杨万里困卧小轩心自闲,风前独坐数流年。青山不改人依旧,唯有时
关于穷的诗词
关于穷的诗词(第1篇)关于穷的诗词一、引言自古以来,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常常以深沉的笔触描绘出人生的喜怒哀乐。其中,关于“穷”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它们或抒发个人遭遇困顿的悲愤,或表达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或揭示社会现实的残酷。以下,将为您列举并解析几首关于“穷”的经典古诗词。二、诗词全文及解析《咏贫士》-陶渊明(东晋)原文:万族纷若烟,贫士何所依。孤云独徘徊,忍见衰草衰。解析:陶渊明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贫士的困境。诗中“万族纷若烟”描绘了世间的繁华与纷扰,而“贫士何所依”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贫士无所依靠的悲凉。整首诗透露出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宿兴德寺题壁》-贾岛(唐代)原文:病身衰力不胜农
短褐不完
短褐不完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衣服简陋破旧,不完整,比喻生活贫困。典故源于古代文献,也有文人用其自喻表达生活清贫但志向高远。近义词有衣衫褴褛等,反义词有锦衣玉食等。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准确性,避免与其他词语混用或误用。
宾客如云
“宾客如云”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来宾众多,场面热闹的情景。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宴席场景。该成语的近义词有人山人海、门庭若市等,反义词有门可罗雀、人迹罕至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场合,避免滥用。在适合的场合下,如商场、餐厅、旅游景点等,可以使用该成语形容人流量大、热闹非凡的场面。同时,也要注意错误用法,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该成语或滥用。
轻才好施是什么意思
“轻才好施”是一个成语,形容不吝惜才华和财富,乐于帮助他人。源于古代典故,如孟尝君等慷慨大方的人物。近义词有“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等。反义词为吝啬、不愿施舍的人。使用时应避免滥用场合、误用对象,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正确使用该成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述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
济困扶危
“济困扶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ì kùn fú wēi,意为帮助救助处于困境和危险中的人。这个成语体现了仁慈和同情心,源于古代历史典故。其近义词如解危济困、雪中送炭等,都表达了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反义词如见死不救等则与其意思相反。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错误使用。总结来说,“济困扶危”是一个正能量的成语,传承这种精神对社会有积极意义。
怀才不遇
本文介绍了成语“怀才不遇”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描述一个人具有才华或能力,但未能得到适当的认可或重用。文章通过详细解释怀才不遇的含义、典故、相关成语及用法,让读者更加深入理解该成语的使用情境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