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壶浆

箪食壶浆

读音

dān sì hú jiāng

含义

  •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 :食物,这里指饭食。
  • :盛水的容器。
  • :古代指酒或汤水。

整体含义:形容百姓热情欢迎和慰劳军队或贤士,用简单的食物和饮品表达敬意。

典故

  1. 《孟子·梁惠王下》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孟子以此形容百姓对仁义之师的欢迎,表达民心所向。

  2.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诸葛亮以此劝刘备争取民心,说明仁政的重要性。

  3. 《后汉书·岑彭传》

    “彭所到,百姓皆箪食壶浆以迎之。”
    形容岑彭深受百姓爱戴,军队所至之处,民众热情迎接。

近义词

  1. 夹道欢迎:形容许多人排列在道路两旁热烈迎接。
  2. 犒赏三军:用酒食慰劳军队。
  3. 箪食瓢饮:形容生活简朴,但有时也用于表达热情款待。

反义词

  1. 闭门不纳:拒绝接待,表示不欢迎。
  2. 冷眼相待:态度冷淡,不热情。
  3. 拒之门外:明确表示不接受或排斥。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村民们箪食壶浆,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 古代将军打了胜仗,百姓们都会箪食壶浆迎接他们。
  2. 小学高年级

    • 听说救灾队伍要来,村民们早早准备好箪食壶浆,表达感激之情。
    • 在古代,贤明的君主出征时,百姓们常常箪食壶浆相迎。
  3. 初中

    • 孟子认为,如果君王施行仁政,百姓自然会箪食壶浆迎接他的军队。
    • 诸葛亮劝刘备争取民心,说只要仁德待人,百姓必定箪食壶浆以迎。
  4. 高中及以上

    • 在战乱年代,百姓们箪食壶浆迎接仁义之师,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 历史上,许多名将因爱民如子,所到之处百姓皆箪食壶浆相迎。

错误用法

  1. 用于商业场合

    • ❌ “公司新产品上市,消费者箪食壶浆前来购买。”
      (“箪食壶浆”多用于军民关系或贤士受迎,不适用于商业行为。)
  2. 形容个人招待

    • ❌ “朋友来我家,我箪食壶浆款待他。”
      (成语多用于群体行为,个人招待不宜用此词。)
  3. 用于负面场景

    • ❌ “敌军入侵时,百姓被迫箪食壶浆迎接。”
      (成语带有自愿、热情的意味,不适用于被迫行为。)
  4. 误用为生活简朴

    • ❌ “他生活清贫,每天箪食壶浆。”
      (“箪食壶浆”强调热情迎接,而非单纯形容生活简朴。)
  5. 用于现代军队

    • ❌ “解放军救灾时,灾民箪食壶浆表示感谢。”
      (虽然语义接近,但成语多用于古代语境,现代场景可用“热情迎接”等更贴切的表达。)

总结:“箪食壶浆”是一个富有历史感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现代场景或个体行为的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浆拼音

本文介绍了“浆”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浆是一种较浓的液体,可以用于描述豆浆、泥浆、纸浆等。此外,浆也可以指用粉浆或米汤浸纱、布或衣服使其发硬发挺的过程,如浆洗。同时,“浆”还有同“糨”(jiàng)的读音。

关于好官的诗词

关于好官的诗词(第1篇)关于好官的诗词自古以来,诗词中赞美好官的篇章屡见不鲜。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为官之道的理解,也反映了百姓对于清廉公正官员的期盼。以下是根据“关于好官的诗词”这一主题,精选的几首古诗词及其解析。一、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河南尹刘轲》原文:君如青松守贞节,我似浮云任风牵。公门好官多正色,不畏权势不媚权。解析:此诗以青松与浮云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好官的品质。诗人赞扬了公门中那些正直无私、不畏权势的官员。二、杜牧《遣怀》原文:落落高槐晚未秋,长亭短亭古道头。公门好客心如月,清夜无尘照九州。解析:此诗以清夜无尘的明月为喻,赞美了公门中那些好客、清廉的官员,他们如明月般照亮九

描写府尹的古诗词诗词

描写府尹的古诗词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描写府尹的古诗词一、唐代杜甫《府尹贺冬日》:府尹威仪赫赫然,冬日暖阳照长安。玉阶金殿开明处,紫气东来满堂前。权衡天下无偏颇,恩泽满民有善缘。明朝旦日展宏图,声威震古千秋篇。作者:杜甫,朝代:唐代解析:这首诗描写了府尹的威严和权威,展现其在冬日里带领下的长安城繁荣景象,体现了其对国家的治理能力以及对百姓的恩泽。二、宋代陆游《府尹行》:府尹高坐白玉堂,百官罗列朝服张。文武百官皆拱手,威仪赫赫震四方。恩泽满民无怨声,政令如山不可当。权衡天下定国基,功名千古传四方。作者:陆游,朝代:宋代解析:此诗描绘了府尹在朝堂上的威严形象,以及其治理国家、恩泽百姓的功绩,展现

关于舜的诗词

关于舜的诗词(第1篇)关于舜的诗词一、舜乐颂舜乐飘飘传千古,德泽满民颂声扬。尧天舜日恩泽广,百姓安居乐业长。作者及朝代:此诗为现代创作,无具体作者及朝代。解析:此诗以舜乐为引子,歌颂了舜的德政和恩泽,表达了百姓对舜的敬仰和赞美之情。二、诗经·大雅·文王之什釐尔女发兮饬明德,世民兴我兴嗣子之册。曾孙承王道,日月瞻于朝。猗欤那舜德,大哉王风之盛。作者及朝代:此诗出自《诗经》,为先秦时期的作品。解析:该篇通过描绘先王的美德与仁政,特别是舜的仁爱和明德,彰显了君主的道德责任与光辉事业,展现出先秦时代对于“以德治国”理念的追求和赞美。三、高士咏·舜舜耕历山行义教,仁风广被万民安。高山仰止景行止,万古流传

描写完颜雍的诗词

这几篇文章都是关于描写完颜雍的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完颜雍的英勇善战、文治武功、仁德之心以及他的功绩和恩泽。这些诗词以现代人的视角来创作,旨在表达对完颜雍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但都突出了完颜雍的治理之功和德政。这些诗词展示了完颜雍的威严与尊贵,以及他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整篇文章的摘要如下:本文提供了五篇以完颜雍为描写对象的诗词文章,这些文章通过现代人的视角,展示了完颜雍的英勇善战、文治武功、仁德之心以及他的功绩和恩泽。每篇文章都通过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完颜雍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些文章旨在呈现完颜雍的治理之功和德政,以及他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虽然以现代人的视角

关于熙的诗词

关于熙的诗词(第1篇)关于熙的诗词,自古以来便在中华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以下是一系列以“熙”为主题的古诗词,我将逐一为您呈现其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经《关雎》原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之室,其室则熙。作者:佚名(先秦时期)解析:此诗以“窈窕淑女”形容女子之美好,而“其室则熙”则描绘了室内的温暖和乐气氛。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家庭的向往与憧憬。二、魏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熙熙人世,我独爱吾庐。望庭前之花,览天下之熙。解析:此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独享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其中,“熙”字象征着繁华与热闹,而诗人却选择远离这一切,回归自然。三、唐 杜甫《登高

壶浆塞道

壶浆塞道的读音为hú jiāng sāi dào,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百姓对军队或官员的热烈欢迎和敬意表达的盛况。其源于古代战争时期,百姓以壶装满酒和食物在道路摆设,表达对军队的支持。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民心所向、人心所归等,反义词为人心涣散、众叛亲离等。文章提供了多个壶浆塞道的例句,并指出错误用法,强调该成语应用于描述民众对某事或某人的热烈欢迎和支持。

描写涨大洪水的诗词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涨大洪水的诗词的本文汇总了多篇关于描写涨大洪水的古诗词的文章,包括杜甫、李煜、韩愈、王之涣、柳宗元、李白、辛弃疾、王建、陆游、苏轼等著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描绘了洪水汹涌、波涛滔滔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洪水的深深感慨和对于百姓安居乐业的渴望。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中华文化中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和感悟自然的重要资源。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感受洪水世界的壮丽与悲悯。

关于迎客诗词

关于迎客诗词(第1篇)关于迎客诗词的探索自古以来,迎客之诗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以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和深厚的情谊。以下将为您呈现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迎客诗词,以及它们的全文、作者、朝代和解析。一、迎客之诗诗词原文:客至心欢欣,筵席共馥郁。桃花初绽日,暖意满庭园。作者:未知(古时佚名)解析:此诗描绘了主人对客人的热烈欢迎。以“筵席共馥郁”展现出待客的热情,“桃花初绽日,暖意满庭园”更是把整个喜迎氛围刻画得生动。诗词原文:瑞日来嘉宾,倚门兴意深。赏花映庭阔,引樽向君心。作者:李白(唐)解析:此诗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诗中流露出对客人的敬意与热情。“瑞日来嘉宾”显示出主人的喜悦,“

秋毫无犯是什么意思

秋毫无犯的读音和含义,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侵犯百姓。源自古代战争中的故事。近义词包括秋毫无损、严于律己、守法遵纪等。反义词如肆意妄为、暴行无忌、横行霸道。文章还介绍了秋毫无反的例句和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描述严格遵守纪律和规定,尊重他人权利和利益的行为。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