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迳庭:差异悬殊的成语解析
读音
大相迳庭(dà xiāng jìng tíng)
含义
- 大:形容程度深、范围广。
- 相:互相,彼此。
- 迳:小路,引申为路径、方向。
- 庭:庭院,引申为范围、领域。
整体含义:形容事物之间的差异极大,甚至完全相反,如同走在不同的小路上,最终到达不同的地方。
典故
- 《庄子·逍遥游》:
庄子在论述“小大之辩”时提到,小智与大智、小德与大德之间的差别如同“大相迳庭”,无法相提并论。 - 《后汉书·逸民传》:
东汉隐士严光拒绝出仕,与世俗追求功名的价值观“大相迳庭”,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态度。
近义词
- 天壤之别:形容差别极大,如同天地之间的距离。
- 截然不同:指事物之间毫无共同点,完全相反。
-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
- 判若云泥:形容高低差别极大,如同云和泥的距离。
反义词
- 如出一辙:形容两件事物非常相似,如同车轮压出的同一道痕迹。
- 大同小异:指主要部分相同,只有细微差别。
- 不谋而合:指未经商量却意见一致。
- 异曲同工:比喻方法不同但效果一样好。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我和弟弟喜欢的玩具大相迳庭,他爱玩汽车,我却喜欢积木。
- 这两幅画的风格大相迳庭,一幅色彩鲜艳,另一幅却很灰暗。
-
小学高年级:
- 南北方的饮食习惯大相迳庭,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更喜欢米饭。
- 他们俩的性格大相迳庭,一个活泼外向,一个安静内向。
-
初中:
- 古代与现代的教育理念大相迳庭,古人重视背诵,而今人更强调理解。
- 这两部电影的结局大相迳庭,一部是悲剧,另一部却是喜剧。
-
高中及以上:
- 东西方哲学对“人性”的理解大相迳庭,一方强调性善,另一方则认为人性本恶。
- 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大相迳庭,一位注重实验,另一位则偏好理论推导。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大相径庭”:
- ❌ 他们的意见大相径庭。(正确应为“迳庭”)
-
误用于形容时间差异:
- ❌ 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大相迳庭。(应改为“相隔甚远”)
-
误用于形容数量差异:
- ❌ 这两组数据的大小大相迳庭。(应改为“相差悬殊”)
-
误用于形容情感相似:
- ❌ 他们的感受大相迳庭,都很开心。(完全矛盾,应改为“不约而同”)
总结:“大相迳庭”专指事物之间的本质或方向差异极大,不可用于时间、数量或情感相似的情况,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大有径庭是什么意思
“大有径庭”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 yǒu jìng tíng,表示相差甚远,完全不同。其含义中“大有”表示程度很大,“径庭”指道路不同,引申为差异极大。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用于形容两个事物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或不同之处。它的近义词有“截然不同”、“天壤之别”等,反义词有“毫无二致”、“相差无几”等。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避免滥用或误用。例如,在一些差异并不大的场合,使用“大有径庭”会显得不恰当或夸张。
马鹿异形是什么意思
“马鹿异形”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ǎ lù yì xíng。它表示事物外在形态与内在本质上的巨大差异,用来形容形态或本质与表面完全不同的现象。典故可能源于自然界中马和鹿形态差异的描述。近义词包括截然不同、天壤之别和判若两人等。反义词如出一辙、大同小异和不相上下等。在使用时,应正确搭配,避免错误用法。文章通过一系列例句生动展示了该成语的应用。
泾渭自分是什么意思
“泾渭自分”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两种事物或情况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和界限。源于泾河和渭河在中国陕西省的地理知识,两条河流的水质、颜色、流向等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两者之间的明显区别。近义词有“迥然不同”、“天壤之别”、“截然不同”等,反义词有“难分难解”、“混为一谈”、“相去不远”等。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汇,避免误用。
今非昔比是什么意思
成语“今非昔比”读音为"jīn fēi xǐ bǐ",表示现在与过去相比已发生巨大变化。该成语源于古代,用以形容事物或环境变迁之大。其近义词有天壤之别、截然不同、千差万别等,反义词有一如既往、依旧如初、毫无二致等。使用时应避免混淆“今”和“昔”的含义,不要用于个人成长或进步,且要在合适的语境中使用。今非昔比强调了事物随时间变化的巨大差异。
判若水火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判若水火”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判若水火的含义是形容两者之间有极大差异,无法相容。典故来源于古代的传说,包括两位修炼道术的人的比试和一位智者形容两个人性格差异的故事。近义词包括天壤之别、大相径庭等,反义词包括如出一辙、相差无几等。文章还提供了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情况来搭配使用,不能随意搭配或用于形容相似或相近的事物或人。
天壤悬隔是什么意思
天壤悬隔的读音天壤悬隔的拼音是:tiān rǎng xuán gé。天壤悬隔的含义“天壤悬隔”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有着极大的差距,就像天和地之间的距离一样遥远,无法用任何方式来弥补或连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巨大差异或差异无法逾越。天壤悬隔的典故“天壤悬隔”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常常被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巨大差异,因此可能是在古代某个时期,人们为了表达这种巨大的差异而创造了这个成语。天壤悬隔的近义词天差地别:形容事物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天渊之别:形容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别极大。天壤之别:形容两者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天壤悬隔的反义词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之间关系
云泥之别是什么意思
云泥之别的读音云泥之别的读音为:yún ní zhī bié,其中yún和zhī分别对应着“云”和“之”的声母和韵母,ní和bié则分别对应着“泥”和“别”的声母和韵母。云泥之别的含义云泥之别指的是事物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或差距,就像天上的云彩与地面的泥土一样,有着天壤之别的区别。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之间在品质、价值、地位、境遇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云泥之别的典故云泥之别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云彩和泥土来比喻高下、贵贱、优劣等不同的境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比喻逐渐被抽象化,成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成语。云泥之别的近义词天壤之别:指天地之间极远
秦越肥瘠是什么意思
秦越肥瘠是一个成语,形容事物间差异极大,如同秦国和越国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异。源自古代中国战国时期的两个国家秦与越,因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迥异,土地肥沃程度大相径庭。该成语强调事物之间的巨大差异。其近义词有天壤之别、霄壤之别、迥然不同等。反义词有相差无几、大同小异、齐头并进等。在使用该成语时,应注意避免在不恰当的语境中使用,以免显得夸张或滥用,应根据具体情境合理使用,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一模一样是什么意思
一模一样的读音拼音:yī mú yī yàng标注拼音:yī mú yī yàng一模一样的含义“一模一样”指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或区别。常用于形容物品、事物、情况等完全相似或相同。一模一样的典故“一模一样”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来源,它是一个常用的口语表达,形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不过,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相似性的直观感受和描述,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表达方式。一模一样的近义词完全相同:指没有任何差异或区别,与“一模一样”意思相近。如出一辙:指事情的发展或结果非常相似,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毫无二致:形容两者之间没有区别或差异,可以与“一模一样”互换使用。一模一样的反义词天壤之别:形容差别极大
渭浊泾清是什么意思
渭浊泾清的读音读音:wèi zhuó jīng qīng标注拼音:wèi-zhuó-jīng-qīng渭浊泾清的含义“渭浊泾清”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的差异或对比。其中,“渭”和“泾”都是河流的名称,而“浊”和“清”则分别指浑浊和清澈。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虽然同为河流,但因为各种原因(如水质、流经的地形等),使得两条河流的清澈程度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渭浊泾清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地理现象。据传,在陕西境内,渭河的水较为浑浊,而泾河的水相对清澈。由于两条河流的差异,人们常常用“渭浊泾清”来形容事物之间的明显差异。这个成语后来也用来比喻不同的事物或人的品质、性格等方面的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