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少心锐

齿少心锐:青春锐气的生动写照

读音

chǐ shào xīn ruì

含义

  • 齿少:指年纪轻,”齿”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年龄,”少”即年少。
  • 心锐:心思敏锐、志向远大,”锐”如刀锋般锋利,比喻思想或志向的锋芒。
    整体含义:形容年轻人意气风发,思想敏锐,充满进取精神。

典故

  1. 《后汉书·孔融传》
    东汉名士孔融年少时便以机敏著称,十岁随父拜访名士李膺,面对门吏阻拦,他直言”我是李君通家子弟”,后以妙答赢得赞赏,堪称”齿少心锐”的典范。
  2. 唐代白居易《赠樊著作》
    “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诗中鼓励友人虽官职不高但仍应保持少年锐气,暗合此成语精神。

近义词

  1. 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2. 少年老成:虽年轻却成熟稳重(侧重心智早熟,与”心锐”部分重合)。
  3.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反义词

  1. 老气横秋:形容人缺乏朝气,暮气沉沉。
  2. 槁木死灰:比喻毫无生机或意志消沉。
  3. 暮景残光:比喻晚年衰颓的状态。

例句

小学阶段(1-3年级)

  1. 小明虽然才八岁,但齿少心锐,总能把积木搭成别人想不到的形状。
  2. 故事里的哪吒齿少心锐,敢和龙王对抗!

小学阶段(4-6年级)

  1. 科技社团的同学们齿少心锐,设计的机器人能完成复杂任务。
  2. 齿少心锐地提出”校园垃圾分类”方案,连校长都称赞。

初中阶段

  1. 辩论赛上,齿少心锐的一辩手用缜密的逻辑驳倒了对方观点。
  2. 这群齿少心锐的少年创客,仅用三个月就开发出了环保APP。

高中及以上阶段

  1. 梁启超写下《少年中国说》时,正是齿少心锐的典范。
  2. 科研团队里那些齿少心锐的博士生,常常提出颠覆性设想。

(因篇幅限制,此处仅展示部分例句,完整版可包含20例)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贬义场景
    × “这个小偷齿少心锐,专挑高科技手段作案”(褒义成语不可形容犯罪行为)。
  2. 形容年长者
    × “七十岁的张教授依然齿少心锐”(与”齿少”的年龄限定矛盾)。
  3. 混淆近义词
    × “他老成持重,真是齿少心锐”(”老成”与”少”字语义冲突)。

使用贴士:该成语特别适合描述青少年在学术、创新或社会实践中展现的蓬勃朝气,使用时需注意主语年龄及语境的积极性。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三十的古诗词

以下是关于“三十”的古诗词的本文列举了多篇关于“三十”的古诗词,包括《三十而立诗词》、《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而立志》等。这些古诗词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人在三十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心境和追求,体现了人们对青春、成熟、智慧与勇气的向往和追求。文章还包含每首诗词的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希望这些古诗词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欣赏。

关于18岁的诗词

关于18岁的诗词(第1篇)关于18岁的诗词,饱含着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热烈,下面我将为您列举几首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词全文及作者、朝代《长歌行》作者: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解析:这首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直接点出了18岁青春年华的宝贵,告诫人们要珍惜年轻时光,勤奋努力。《短歌行》作者:曹操(三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幸得志所托,神之飞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解析:“对酒当歌”体现出人生的短暂和可贵

冯唐已老是什么意思

冯唐已老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年龄增长而失去活力和创造力,无法再有所作为。典故源自古代名臣冯唐因年龄无法再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情况。该成语与年老体衰、风烛残年等词含义相近,反义词包括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等。在运用时需避免轻视或贬低他人的场合,并注意与表示年龄轻、精力旺盛的语境区分使用。例如,“他虽然年纪已高,但精神矍铄,并未显露出冯唐已老的状态。”

景入桑榆是什么意思

景入桑榆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ǐng rù sāng yú,含义是形容年老时的晚景凄凉,比喻人的晚年生活或事业已进入迟暮阶段。该成语来源于《史记·周本纪》和《列子·汤问》。常见的近义词包括日薄西山、迟暮之年、垂暮之年和桑榆暮景等。反义词包括青春年少、壮志凌云和朝气蓬勃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错误用法,如扩大含义、用于年轻人群、用词不当和与其他成语混淆。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景入桑榆的例句。

老之将至是什么意思

老之将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ǎo zhī jiāng zhì,形容人已经到了年老体衰的阶段。源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表达了岁月流逝、生命衰老的感慨。其近义词包括年老色衰、垂垂老矣等,反义词为青春年少、年轻力壮等。使用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形容事物衰老或消亡,以及与不相关词语的搭配使用。同时,在不适宜的场合使用也可能引起不适或反感。

描写少年意气的古诗词

描写少年意气的古诗词(第1篇)描写少年意气的古诗词一、引言少年,是人生中最富有朝气与活力的阶段。古诗词中,众多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年们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的形象。本文将汇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描写少年意气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古诗词全文及解析《少年行四首·其一》作者:杜甫(唐)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解析:此诗描绘了少年们在繁华都市中纵马游春的场景,表现了他们豪放不羁、意气风发的性格特点。诗中“五陵年少”指代的是京城中的贵族子弟,“金市东”则点明了繁华的都市景象。整首诗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激情。《长歌行》作者:李白(唐)君不见黄河之

年事已高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年事已高”这一成语的拼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和反义词等。该成语用来形容老年人已经到了衰老阶段,年龄较大。文章还提到了与年事已高相关的典故和古代文献中的描述,同时提供了例句和用法注意事项。使用“年事已高”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恰当性,避免不当使用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

掌握幼的拼音yòu及书写技巧 了解部首笔顺含义与实用组词造句

本文介绍了汉字“幼”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和详细解析。该字既可作形容词,表示年幼、未长成,也可作名词,指小孩儿。同时,“幼”还可作为动词,表示爱护。文章提供了关于“幼”的丰富信息和深入解析。

花甲之年是什么意思

花甲之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特定年龄称谓,指的是六十岁。其源于甲子纪年法,每六十年为一个循环,故称之为“花甲”。花甲之年象征着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已经历尽风雨,如同盛开的花朵。虽然意味着长寿和福气,但并不适用于年龄过小的孩子。此外,其还与人生的春夏秋冬相联系,形容人生中最为美丽和充实的阶段。花甲之年的正确用法应配合相关的语境和词汇搭配。

当立之年是什么意思

“当立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一个人应该承担起重任并有所成就的年龄段。该成语源于古代文化传统,强调个人在特定年龄阶段应担当和成就。其近义词包括而立之年、壮年时期和成年之际等,反义词为少不更事、童子何知等。文章提供了关于“当立之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并指出了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