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过肩随:成语详解
读音
chǐ guò jiān suí
含义
“齿”指年龄,“过”指超过,“肩”指肩膀,“随”指跟随。字面意思是年龄超过对方,但仍愿意跟随其后,表示对长辈或贤者的尊敬和追随。
具体含义:形容晚辈或后辈对长辈、贤者或德高望重之人的敬仰和追随,即使自己年龄较大,仍然愿意虚心学习、恭敬相随。
典故
- 《后汉书·郭泰传》:东汉名士郭泰德高望重,许多人慕名追随,其中不乏年长者,但仍对他恭敬有加,体现了“齿过肩随”的精神。
- 《晋书·王导传》:东晋名臣王导德才兼备,许多年长官员也甘愿听从他的建议,展现了“齿过肩随”的谦逊态度。
近义词
- 尊师重道:尊敬师长,重视学问。
- 虚怀若谷:心胸宽广,谦虚接纳他人意见。
- 甘拜下风:承认不如他人,愿意追随。
- 敬贤礼士:尊敬有才德的人,以礼相待。
反义词
- 目中无人:傲慢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 倚老卖老:仗着年纪大,轻视他人。
- 桀骜不驯:性格倔强,不服管教。
- 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听取他人意见。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虽然比老师高,但还是“齿过肩随”,认真听讲。
- 爷爷说,做人要懂得“齿过肩随”,尊敬长辈。
-
小学高年级:
- 他虽然年纪比教练大,但仍然“齿过肩随”,虚心学习。
- 古代许多贤人即使年长,也会“齿过肩随”,向有学问的人请教。
-
初中:
- 在学术研究中,许多资深学者仍会“齿过肩随”,向年轻专家请教新知识。
- 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正是“齿过肩随”的精神。
-
高中及以上:
- 在传统文化中,“齿过肩随”体现了谦逊好学的品德。
- 真正的智者不会因年龄而骄傲,反而会“齿过肩随”,不断进步。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年龄大的人必须服从年轻人”:
- ❌ 错误例句:公司里老员工必须“齿过肩随”,听年轻领导的安排。
- ✅ 正确理解:应是出于敬仰自愿追随,而非被迫服从。
-
误用为“盲目跟随”:
- ❌ 错误例句:他没有主见,总是“齿过肩随”,别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 ✅ 正确理解:该成语强调对贤者的尊敬,而非无原则跟随。
-
误用为“年龄差距大”:
- ❌ 错误例句:他们俩年龄相差三十岁,真是“齿过肩随”。
- ✅ 正确理解:成语强调态度,而非单纯指年龄差距。
“齿过肩随”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谦逊好学的精神体现,正确使用能展现深厚的文化修养。
你可能感兴趣
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
而立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ér lì zhī nián,用于描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阶段。在这个年龄,人们应该已经成熟稳重,有所作为。其含义中,“而”表示转折或顺承关系,“立”表示成熟、稳固,指代这个年龄阶段是一个人从年轻到成熟的转折点。而立之年的典故源自古代中国的儒家文化,没有具体的出处或故事情节,但在传统文化中却有广泛应用和影响。而立之年的近义词包括“成熟期”“壮年”等,反义词有“稚嫩期”“青春年少”等。文章还介绍了而立之年的错误用法,并给出了正确的使用示例。
知命之年是什么意思
知命之年的读音知命之年,读音为 zhī mìng zhī nián。其中,“知”的发音为第一声,“命”为第四声,“之”为轻音,“年”为第二声。知命之年的含义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左右的人的年龄阶段。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到了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命运和天命,也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和智慧,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变化。知命之年的典故知命之年这一成语,源于古代中国对人生阶段的划分。在古代社会中,人们认为五十岁是一个重要的年龄节点,因为在这个年龄段,人们已经经历了许多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人生的理解和领悟也更加深刻。因此,人们将五十岁左右的人称为“知命之年”。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典故中出现了这
忘年交是什么意思
忘年交的读音忘年交的拼音是:wàng nián jiāo。忘年交的含义忘年交指的是不拘年龄差距而形成的深厚友谊,即没有年龄界限的朋友关系。其中,“忘年”指不拘泥于年龄的差距,“交”则指朋友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忘年交的典故忘年交的典故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汉书·王涣传》。据传,王涣与一位老者的年龄相差甚远,但他们志同道合,情投意合,成为了好朋友,人们称他们为“忘年交”。此后,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成为形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之间建立深厚友谊的常用词语。此外,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也体现了忘年交的精神。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妙玉的友谊,虽然他们身份不同,但彼此尊重、理解、支持,形成了
龄字拼音怎么读 龄的发音笔顺含义及组词造句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龄”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并详细解析了“龄”字的含义。包括岁数、年数、某些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阶段等。文章还举例说明了在不同场合下的用法,如学龄儿童、高龄、工龄、党龄等。同时,也解释了“龄”字的来源,它是从齿部派生出来的形声字。
摽梅之年
摽梅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女子到了适婚的年龄。其典故源自《诗经》中的《周南·汉广》篇。摽梅之年的正确用法是在描述女子的婚姻状况时,如“她已经到了摽梅之年,家人开始为她张罗婚事”。该成语有其特定的使用场合和对象,不能随意更改含义或用于非个人私事的场合,也不能用于男性或非人类生物。错误的用法可能包括在不适合的场合使用,或将含义扩大或缩小。
三十岁 才刚刚开始读后感
三十岁 才刚刚开始读后感(第1篇)三十岁 才刚刚开始读后感近日我读了一本关于三十岁人生阶段的书籍,名为《三十岁才刚刚开始》。此书主要描述了三十岁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生活态度与成长,让人读后心潮澎湃。初读此书,我被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真实的情节所吸引。书中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以朴实的文字道出了三十岁人生的真实写照。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展现了三十岁人群在面对生活、工作、家庭等多重压力下的坚韧与成长。本书主要围绕三个主要人物展开,分别是事业有成的白领、初为人母的妈妈和追求梦想的创业者。他们分别代表了三十岁人群中不同的人生轨迹,但都展现了在三十岁这一年龄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
冯唐已老是什么意思
冯唐已老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年龄增长而失去活力和创造力,无法再有所作为。典故源自古代名臣冯唐因年龄无法再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情况。该成语与年老体衰、风烛残年等词含义相近,反义词包括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等。在运用时需避免轻视或贬低他人的场合,并注意与表示年龄轻、精力旺盛的语境区分使用。例如,“他虽然年纪已高,但精神矍铄,并未显露出冯唐已老的状态。”
年高德卲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年高德卲”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例句。年高德卲指年龄高而品德高尚的人,源于古代对年长且德行高尚之人的赞美。在运用这个成语时,应注意避免将其用于轻率或不敬的场合,描述某人的年龄和品德时也要注意措辞得体。
老之将至是什么意思
老之将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ǎo zhī jiāng zhì,形容人已经到了年老体衰的阶段。源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表达了岁月流逝、生命衰老的感慨。其近义词包括年老色衰、垂垂老矣等,反义词为青春年少、年轻力壮等。使用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形容事物衰老或消亡,以及与不相关词语的搭配使用。同时,在不适宜的场合使用也可能引起不适或反感。
以老卖老是什么意思
以老卖老的读音以老卖老的拼音是:yǐ lǎo mài lǎo。以老卖老的含义以老卖老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仗着年纪大、资格老而任意行事,不加以约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些人倚老卖老,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也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和思想。以老卖老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中,年龄和经验往往被视为宝贵的财富和权威的象征。因此,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年龄和经验而自视过高,甚至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以老卖老”的态度。这种行为往往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和反感。虽然这个成语没有具体的出处,但是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以老卖老的近义词以老卖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