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山寸水

尺山寸水:微缩景观中的大智慧

读音

chǐ shān cùn shuǐ

含义

  • :古代长度单位,约合现代23厘米,象征微小。
  • :通常指高大的自然地貌。
  • :极短的长度单位,约3厘米,强调精微。
  • :泛指江河湖海等水域。

整体含义:字面指缩小的山水景观,比喻精炼的艺术作品或浓缩的意境,也暗含“以小见大”的哲理。

典故

  1. 《园冶》中的造园智慧
    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提出“一拳代山,一勺代水”,主张用微缩手法在园林中表现自然,成为“尺山寸水”理念的源头。
  2. 苏轼的盆景诗
    宋代苏轼《题王晋卿画山水》写道:“毫端咫尺具万里”,称赞画作能在方寸间展现壮阔山河,体现尺山寸水的艺术境界。
  3. 日本枯山水的禅意
    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用白沙象征汪洋,石块代表岛屿,将“尺山寸水”的抽象美学发挥到极致。

近义词

  1. 一叶知秋:从小细节洞察整体。
  2. 管中窥豹:通过局部推测全貌。
  3. 纳须弥于芥子(佛教用语):将宏大藏于微小。
  4. 缩龙成寸:将庞大事物精炼表达。

反义词

  1. 大而无当:庞大却不实用。
  2. 铺张扬厉:过度渲染细节。
  3. 连篇累牍:冗长缺乏提炼。

例句

小学阶段

  1. 爷爷的盆景就像尺山寸水,小盆里装着“高山”和“小溪”。(三年级)
  2. 我的邮票上有长城图案,真是尺山寸水呀!(四年级)

中学阶段

  1. 这篇游记用尺山寸水的笔法,三句话就画出漓江的神韵。(初一)
  2. 导演用特写镜头表现战争,尺山寸水般浓缩了历史的沉重。(高一)

大学及以上

  1. 敦煌壁画中的经变图,以尺山寸水之法展现佛国世界。(艺术专业)
  2. 微型芯片设计堪称现代尺山寸水,方寸间容纳万亿晶体管。(工科论文)

文学化表达

  1. 她的水墨扇面,尺山寸水间烟波浩渺,留白处似有云鹤掠过。
  2. 这枚田黄石章,雕出尺山寸水的意境,印文如险峰倒映寒潭。

错误用法

误解为“实际尺寸”

  • 错误:“这个景区都是微缩模型,真是尺山寸水。”(混淆成语与字面描述)
  • 修正:应强调艺术性,如“这些微缩模型以尺山寸水的手法再现了地标”。

滥用为“节约空间”

  • 错误:“我家的折叠家具很省地方,这叫尺山寸水。”(偏离美学内涵)
  • 修正:可用于艺术创作,如“折叠屏风上的山水画有尺山寸水之妙”。

与“短小精悍”混用

  • 错误:“他的演讲尺山寸水,十分钟就讲完了。”(误用为时间短)
  • 修正:应形容内容浓缩,如“演讲用尺山寸水的案例,揭示了深刻哲理”。

文化提示:该成语多用于书画、园林、文学领域,慎用于日常实物描述,避免意境流失。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描写景物的经典古诗词 领略诗人笔下的山水意境与情感哲思

本文介绍了古诗词中丰富多彩的景物描写,包括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以及自然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文人的才情与智慧,还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古诗词中的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的交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还能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领略到人类情感的丰富与深刻。摘要如下:本文详细介绍了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包括不同季节的自然景物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这些描写展现了文人的才情与智慧,让我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古诗词中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的交融,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还能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心境。

描写青州的诗词

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描写青州的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描绘了青州的山水之美、历史变迁、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文章通过呈现不同诗人创作的诗歌,展示了青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文人墨客的吸引力。同时,文章还提及了其他相关文学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州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青州诗词之美的独特魅力。

10首描写山水的经典诗词赏析 探寻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山水意象与精神寓意

本文介绍了描写山水诗词的重要性及其寓意。文章指出,中国古诗词中,山水元素常被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哲理。通过对几首精选古诗词的解析,文章展示了诗人们如何通过描绘山水间的美景,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章强调,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传达了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涵,让我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摘要字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历代诗人如何咏叹兰亭 50首包含曲水流觞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兰亭的诗词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兰亭的自然美景、历史盛况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兰亭的魅力。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文章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兰亭的美景,如幽静的园林、繁华的春日景象等。同时,文章还表达了诗人们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诗篇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希望这些诗篇能够带给我们一次美好的文化之旅,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自然。

描写山水景色古诗词

描写山水景色古诗词的璀璨明珠闪耀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意境。这些古诗词通过生动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壮美的山河、静谧的湖泊和蜿蜒的溪流等自然风光。从第一首到第五首,每首古诗词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山水之间的美丽景色。这些诗词中,有的以山为背景,描绘了山势的雄伟和壮美;有的以水为主题,展现了水流的柔和和灵动。这些诗词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多角度、多层次。其中,《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瀑布的雄伟气势和神奇之美;《游山西村》以游历山西村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淳朴生活的向往。除此之外,这些古诗词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关于寄的古诗词

关于寄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寄”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一、汉乐府《寄远》原文:寄远汉乐府尺素如霜雪,欲寄千里遥。情深似海阔,何惧路迢迢。作者:汉乐府,朝代:汉朝解析:此诗以雪白的素绫为引子,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用“千里遥”来形容距离之远,却用“情深似海阔”来展现情感的深沉与广阔。整首诗体现了古代人对于远方的思念与牵挂。二、李煜《寄人》原文:寄人李煜青鸟不归,白云难寄。思君如梦,梦回人未归。作者:李煜,朝代:唐朝解析:此诗以青鸟和白云为媒介,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青鸟难归,白云难寄,梦回人未归,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牵挂和无尽的思念。三、王之涣《送别》原文:送别王之涣送君一

10首描写冬日山水的经典古诗词 领略寒山瘦水中的诗意美学

寒山瘦水皆成韵:古诗词中的冬日山水美学冬日山水,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呈现出独特的美学意境。不同于春日的生机、夏日的繁茂、秋日的绚烂,冬日的山水在诗人笔下往往展现出清冷、孤寂、高远的韵味,却又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生命的力量。历代文人墨客以凝练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令人神往的冬日山水画卷。唐代:雄浑壮阔的冬景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冬日清晨的景象。寒风穿过窗棂,吹动竹林发出声响,推开门只见白雪覆盖群山。王维以"清镜"比喻雪后澄澈的世界,又以"衰颜"暗喻冬日自然的萧瑟,展现出一位隐士对冬雪的静观与感悟。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

历代描写国画的经典诗词有哪些 探寻诗词中的国画艺术与文人情怀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国画的诗词及其解析,涵盖了不同题材和风格。这些诗词赞美了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意境之美,通过描绘山水、梅花、竹子、牡丹等元素,展现了国画的博大精深。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其他古诗词中蕴含的国画元素,强调了国画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地位。这些诗词不仅是对国画艺术的赞美和描绘,更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一种传承和弘扬,让我们在欣赏国画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探寻中国古诗词中的自然之美 50首描写山水景色的经典诗句赏析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诗词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文情感的表达。文章精选了五篇描写景色的古诗词,包括描写自然风光、四季之美、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以及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融合。这些古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精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的美景与人文的情感的完美结合。希望读者在品味这些古诗的同时,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10首关于水墨意境的经典诗词 领略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水墨之美

这些诗词以水墨为媒介,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体现了水墨画的艺术魅力。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水墨的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以水墨为笔触,通过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意境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文章分别从描绘山水之秀美、展现梅兰之高洁、抒发内心之情感、呈现画中之意境、流露静谧之氛围和赞美生活之美好六个方面,介绍了古诗词中的水墨之美。这些诗词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热爱。水墨的韵味与古诗词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魅力。希望这些诗词能够激发你对古代艺术和文化的兴趣,感受到水墨之韵的独特魅力。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