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古刺今:借古讽今的智慧表达
读音
chén gǔ cì jīn
含义
- 陈:陈述、讲述。
- 古:古代、过去的事情。
- 刺:讽刺、批评。
- 今:当下、现实。
整体含义:通过讲述古代的事情,来讽刺或批评当下的社会现象或人物行为。这是一种委婉而深刻的表达方式,既能避免直接冲突,又能达到警示或劝诫的效果。
典故
- 《诗经》中的讽喻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许多篇章采用“比兴”手法,借古喻今。例如《硕鼠》以贪婪的老鼠讽刺剥削者,虽未明指当时权贵,但读者心领神会。 - 汉代贾谊的《过秦论》
贾谊通过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如暴政、苛法),实则警示汉朝统治者避免重蹈覆辙,是“陈古刺今”的典范。 -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
表面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实则暗讽当时宫廷的奢靡之风,借古讽今意味浓厚。
近义词
- 借古讽今:直接借用历史典故批评现实。
- 指桑骂槐:表面上指责某人或某事,实则暗指另一对象。
- 含沙射影:用隐晦的语言影射攻击他人。
- 托物言志:通过描写某一事物表达深层含义。
反义词
- 直言不讳:毫无顾忌地直接说出意见。
- 开门见山: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客观表达,不借喻。
例句
小学阶段(简单易懂)
- 老师讲“狼来了”的故事,其实是陈古刺今,提醒我们不要说谎。
- 爸爸用“龟兔赛跑”陈古刺今,告诉我骄傲会让人失败。
初中阶段(稍加引申)
- 历史课上,老师通过商纣王的故事陈古刺今,批评现代人铺张浪费。
- 这篇作文用“愚公移山”陈古刺今,鼓励大家坚持环保行动。
高中阶段(深度分析)
- 鲁迅的小说常陈古刺今,比如《阿Q正传》借清末人物讽刺国民劣根性。
- 导演用这部电影陈古刺今,通过古代官场黑暗影射当代腐败现象。
大学及以上(学术或社会评论)
- 这篇社论陈古刺今,以明朝海禁政策类比当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 学者通过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陈古刺今,反思现代改革困境。
其他场景
- 他用“刻舟求剑”的故事陈古刺今,批评那些不懂变通的政策。
- 这幅漫画陈古刺今,以“皇帝的新衣”讽刺现代社会的盲目跟风。
错误用法
-
混淆“陈古刺今”与“怀古抒情”
- 错误:他在诗中描写唐朝盛世,表达对过去的怀念。(这是怀古,非刺今。)
- 正确:他写唐朝安史之乱,警示当代人勿重蹈覆辙。(这才是陈古刺今。)
-
过度解读,牵强附会
- 错误:把“孟母三迁”简单等同于现代家长买学区房,忽略典故本意。
-
缺乏讽刺对象
- 错误:单纯讲述历史故事,未与现实联系。(如只讲岳飞抗金,不引申批评当代爱国教育缺失。)
-
讽刺过于直白
- 错误:直接说“现在的官员和珅一样贪”,失去“陈古”的委婉性。
-
忽略语境适用性
- 错误:在轻松聚会上用“陈古刺今”批评朋友生活习惯,显得不合时宜。
总结:“陈古刺今”是一种需要巧妙平衡的表达艺术,既要让读者理解古今关联,又要避免生硬或冒犯。掌握它,能让批评更具智慧与深度。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酷吏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酷吏的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描绘了酷吏的冷酷无情、严酷残忍的形象,并揭示了酷吏的行为和背后的文化内涵。文章列举了多首描写酷吏的古诗词,分析了其中的内容和意境,探讨了酷吏形象的文化意义。通过古诗词的描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生态和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也能更好地认识和评价酷吏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文章还以《石壕吏》和《行路难》为例,详细分析了酷吏形象在古诗词中的描绘及其文化内涵。总的来说,这些古诗词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政治生态和人性的重要途径,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权力和利益时要保持正义和良知。
关于悔错的诗词
关于悔错的诗词(第1篇)关于悔错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便有诸多佳作。以下是根据主题“关于悔错”整理的几首古诗词,包括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经《国风·邶风·柏舟》原文: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作者及朝代:诗经(创作时间已不可考)解析:这首诗表达了对错误的深深悔意。诗人乘坐小船,泛流而下,因心事重重而夜不能寐,内心深感痛苦。对过去的错误行为进行反思和自责,情感真挚动人。二、杜牧《遣怀》原文:落花无迹与飞鸿,与君乘兴日悠悠。乘兴往来知几日,人因不饮醉方休。几度鸳鸯来此过,从来惆怅不相守。且凭凭绿杯长饮之,休惜黄
齿牙余论是什么意思
齿牙余论是指不负责任的虚假言论或过分夸大赞美之词,常见于文人之间的互相推崇以提升自身声望。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社交行为,常带有主观色彩和误导性。齿牙余论不仅缺乏真实性,而且可能对他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警惕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并实事求是地看待事情。错误的用法包括无中生有地滥用和将真实的赞扬误认为是齿牙余论。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
话里有刺是什么意思
“话里有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uà lǐ yǒu cì,意指言辞中虽不直接表达强烈意见,却含有明显的讽刺、挖苦或不满意味。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从字面意思理解。其近义词包括含沙射影、拐弯抹角等,反义词为直截了当、和颜悦色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恰当运用,避免在正式、庄重的场合或轻松愉快的聚会中使用,以免被认为不恰当或过于尖锐。同时需注意与其他词汇的搭配使用,避免产生歧义或不符合语境的含义。
历代诗人如何评价项羽 10首关于项羽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介绍了描写项羽的古诗词及其赏析。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项羽的英雄形象、壮烈牺牲的情景以及对英雄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文章共收录了五篇关于项羽的诗词,包括《垓下歌》、《夏日绝句》、《题乌江项王庙》等,每篇均附有详细的解析,以展现项羽的不同形象,如英勇威武、悲壮无奈、壮志未酬等。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英雄的崇敬和怀念。通过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中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对历史的独特理解。 这些描写项羽的诗词,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项羽的多重形象,让我们感受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重新激发对英勇无畏、豪情万丈的英雄形象的敬仰和赞美。
话里带刺是什么意思
本文对话里带刺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了详细介绍。话里带刺指的是说话带有嘲讽、讥讽或不满的意味。该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常常用于日常交际中。文章还对话里带刺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其错误用法。整体而言,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话里带刺这一表达方式。
出口伤人是什么意思
出口伤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ū kǒu shāng rén,意指言语不当,说话过于直接或刻薄,伤害到别人的感情或自尊。该成语没有具体的典故和出处,但提醒人们要注意言辞。其近义词包括恶语伤人、出口成章等,反义词为善言宽语、温言软语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语气和态度,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出口伤人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言辞不当的行为,需要谨慎使用以避免伤害他人感情。
援古刺今是什么意思
援古刺今的读音读音:yuán gǔ kì jīn援古刺今的含义“援古刺今”是一个成语,它的含义是引用古代的事例来讽刺或批评现今的某些现象或行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评,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事例来对比和批判现代社会的某些问题。援古刺今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文献,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史记》中的一些故事。比如《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引用古代的先例来批评当时的政治现象。此外,在《左传》、《战国策》等古籍中也有类似的用法。这些典故表明了古人早已开始使用类似“援古刺今”的表达方式来批评和反思社会现实。援古刺今的近义词借古讽今引经据典以讥时政引经据古以讥世事引经据典以刺时弊援古刺今的反义
话中带刺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话中带刺”的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说话带有嘲讽、讥讽或不满的意味,通常通过隐晦的方式表达真实意图。同时,也列举了在不同场合下使用不当可能产生的误解和伤害。正确理解和运用该成语,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冷嘲热讽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冷嘲热讽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冷嘲热讽是一种用尖刻、讽刺的语言批评或嘲笑他人的行为,通常带有贬义。其来源可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文章还列举了冷嘲热讽的例句,并指出了在正式场合和与他人交流时,应避免使用这种带有贬义色彩的语言,而应给予积极的建议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