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垢秕糠

成语”尘垢秕糠”详解

读音

chén gòu bǐ kāng

含义

“尘垢秕糠”由四个字组成:

  • :灰尘、尘土
  • :污垢、脏东西
  • :不饱满的谷粒
  • :谷物的外壳

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灰尘、污垢、瘪谷和谷壳”,比喻毫无价值的东西琐碎无用的事物

典故

  1. 《庄子·逍遥游》

    “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庄子用”尘垢秕糠”比喻那些看似无用的事物,实际上也可能孕育出伟大的东西(如尧舜这样的圣贤)。

  2. 《晋书·王导传》

    “导曰:’此辈皆尘垢秕糠耳,不足介意。'”
    王导用此成语形容某些人毫无价值,不值得在意。

近义词

  1. 鸡毛蒜皮:形容琐碎、不重要的小事。
  2. 无足轻重:指事物或人没有多大价值或影响。
  3. 微不足道:形容非常渺小,不值一提。
  4. 琐屑之物:指细小、零碎的东西。

反义词

  1. 价值连城: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
  2. 稀世之宝:世上罕见的宝物。
  3. 举足轻重:形容人或事物非常重要。
  4. 不可或缺:指非常重要,不能缺少。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这些玩具坏了,就像尘垢秕糠一样,可以扔掉了。
    • 不要在意那些尘垢秕糠的小事,开心最重要!
  2. 小学高年级

    • 他收集了很多没用的卡片,简直是尘垢秕糠。
    • 这些旧书已经破破烂烂,成了尘垢秕糠。
  3. 初中

    • 那些无聊的八卦新闻不过是尘垢秕糠,不值得关注。
    • 他把过去的失败看作尘垢秕糠,继续努力向前。
  4. 高中及以上

    •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个人的得失不过是尘垢秕糠。
    • 真正的学者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尘垢秕糠般的琐事上。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珍贵之物

    • ❌ “这件古董是尘垢秕糠,价值连城。”(矛盾,尘垢秕糠指无价值之物)
    • ✅ 应改为:”这件古董价值连城,绝非尘垢秕糠。”
  2. 误用于形容人(贬义过强):

    • ❌ “他是个尘垢秕糠,毫无用处。”(过于贬低,不礼貌)
    • ✅ 可改为:”他的建议毫无价值,如同尘垢秕糠。”
  3. 误用于褒义语境

    • ❌ “这些尘垢秕糠般的回忆让我倍感珍惜。”(矛盾)
    • ✅ 应改为:”这些珍贵的回忆让我倍感珍惜。”

“尘垢秕糠”通常带有贬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冒犯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

尘垢粃糠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尘垢粃糠”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或平凡的成就。其来源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活琐事和日常事务的描述。本文还列举了尘垢粃糠的正确使用例句,并指出了错误用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关于元宝的诗词

关于元宝的诗词(第1篇)关于元宝的诗词:一、宋代陆游《元宝山》诗词全文:元宝山头玉笋森,仙源万丈碧潭深。山前一片青松色,疑是当年铸剑金。作者:陆游,朝代:宋解析:此诗描述了元宝山的美景,以山头森森的玉笋、深邃的碧潭、青松翠色等自然景观,以及疑似铸剑金的想象,共同构成了对元宝山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将自然之景与传说相结合,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真实而神秘的元宝山。二、明代杨慎《元宝歌》诗词全文:元宝金黄耀眼明,世间珍宝此为灵。千锤百炼出深矿,巧手匠心铸此形。财富象征人共仰,传世之宝耀门楣。愿得元宝满家室,富贵荣华永无疆。作者:杨慎,朝代:明解析:此诗以元宝为歌咏对象,赞美其金黄闪耀

关于敦煌诗词

关于敦煌诗词(第1篇)关于敦煌诗词一、敦煌诗词概述敦煌,这座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孕育了丰富的诗词文化。敦煌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成为了中国古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将通过几首典型的敦煌诗词,带您领略其魅力。二、敦煌诗词精选及解析1.《敦煌春晓》作者:佚名(唐代)原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解析:此诗描绘了春日的美景,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景象,既体现了春天的热烈与奔放,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2.《敦煌夜月》作者:佚名(唐代)原文:月色朦胧照敦煌,清风吹拂夜更长。古道尘沙无尽处,孤灯

关于元代的诗词

关于元代的诗词(第1篇)关于元代的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元代诗词的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词原文及作者、朝代《青玉案·元夕》作者:辛弃疾(元朝)原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解析:此词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通过描绘灯火辉煌、歌舞升平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朝)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解析:这首词描绘了深秋景色和旅途人的悲愁情绪,形象生

关于描写黄金的诗词

这段摘要主要介绍了关于描写黄金的诗词,通过不同朝代和作者的古诗词,展现了黄金在古诗词中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黄金被赋予了财富、地位、价值和美丽的象征意义,成为诗人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媒介。通过欣赏这些赞美黄金的古诗词,可以感受到古人对黄金的热爱与追求,也能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人的智慧与才情。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追求真正的幸福与成功,珍惜当下的生活与幸福。

描写松滋玉石的诗词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描写松滋玉石的古诗词文章。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赞美了松滋玉石的美与价值,包括其温润的质感、美丽的外观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这些古诗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松滋玉石的美丽与价值,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关于康熙的诗词

关于康熙的诗词(第1篇)关于康熙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全文《康熙御制诗》春日迟迟草木香,紫禁城中花满堂。金殿玉阶映日影,龙旗凤辇绕宫墙。作者:康熙皇帝,朝代:清朝。解析:此诗为康熙皇帝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皇宫的繁华。诗中通过“春日迟迟草木香”等句,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而“金殿玉阶映日影”等句则展现了皇宫的宏伟与辉煌。整首诗体现了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和宏大胸怀。二、其他关于康熙的诗词《观书有感·康熙御制》玉宇琼楼照九霄,文武英才聚一朝。君恩浩荡如春日,四海升平乐未消。作者:康熙皇帝,朝代:清朝。解析:此诗表达了康熙皇帝对文武英才的赞赏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喜悦之情。诗中“君恩浩荡如春日”一句,

关于三七的诗词

关于三七的诗词(第1篇)关于三七的诗词并不多见,但是我可以根据我所了解的古诗词知识,为您撰写一篇关于三七的诗词文章。标题:关于三七的古诗词一、三七诗词精选诗中提及三七《药性歌》——年代不详(拟)三七生津止血佳,散瘀定痛力无边。古方今用皆称妙,草木有情皆可鉴。解析:此诗描述了三七的药效,包括生津止血、散瘀定痛等功效,表达了其药效的神奇和人们对它的信赖。二、其他古诗词中的三七(若存在)在古代诗词中,直接提及三七的并不多见,但我们可以从其他描述草木、药草、或者与健康、养生相关的诗词中,感受到三七的存在和价值。例如李时中的《本草纲目》等医药类古籍,可能对三七有详细的记载和赞美之词。但遗憾的是,这些并不

关于陵的诗词

关于陵的诗词(第1篇)关于陵的诗词一、诗词全文《咏怀古迹》唐·杜甫群山万壑赴陵阙,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归来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作者:杜甫,唐代诗人。朝代:唐朝。解析:此诗吟咏的是古代美女王昭君。全诗借咏昭君之恨来抒发对怀古幽思之情的感叹,抒发自己仕途失意不遇的感怀与不满之情。《经五陵怀古》宋·梅尧臣崆峒翠壑起高陵,清渭潆回接咸阳。豪侠殁如归汗漫,神灵化入流明光。空余汉女传箫管,犹想英风入乐章。五陵松柏苍烟锁,千载行人感兴亡。作者:梅尧臣,宋代诗人。朝代:宋朝。解析:此诗写的是对五陵古迹的感慨,借以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叹和追思。全

尘羹涂饭

尘羹涂饭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 gēng tú fàn,用来形容食物的简陋或微不足道,有时也用来形容微薄的生活或利益。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的《逍遥游》篇,并衍生出与元朝末年战乱有关的典故。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等,反义词则是丰盛宴席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错误地使用这个成语,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含义和语境的合适性。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