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夕死
读音
zhāo wén xī sǐ
含义
- 朝:早晨。
- 闻:听到、知晓。
- 夕:傍晚。
- 死:死亡。
整体含义:早晨听闻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心甘情愿。比喻对真理或信仰的追求极为迫切,甚至愿意以生命为代价。
典故
- 《论语·里仁》: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如果能在早晨明白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毫无遗憾。这句话体现了儒家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 《后汉书·范滂传》:
东汉名士范滂因正直敢言被宦官陷害,临刑前对母亲说:“滂死则死矣,愿大人割不忍之恩,勿增感戚。”其母回应:“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展现了“朝闻夕死”的精神。 - 佛教典故:
禅宗六祖慧能听闻《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顿悟佛法真谛,体现了“闻道即解脱”的思想。
近义词
- 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杀身成仁:为崇高理想而献身。
- 视死如归: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坦然。
- 求知若渴:形容追求知识的迫切。
反义词
- 苟且偷生:只顾眼前活命,不顾道义。
- 行尸走肉:比喻没有精神追求的人。
- 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活着。
- 得过且过:敷衍度日,没有追求。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说,学习要像“朝闻夕死”一样认真。
- 哥哥说,他要是能学会这首古诗,就算不玩游戏也愿意。
-
小学高年级:
- 科学家们为了探索真理,常常有“朝闻夕死”的精神。
- 读历史时,我被那些“朝闻夕死”的英雄感动了。
-
初中:
- 他研究数学难题到深夜,真是“朝闻夕死”的典范。
- 革命先烈们为了信仰,展现了“朝闻夕死”的气概。
-
高中:
- 苏格拉底宁愿饮下毒酒也不放弃真理,可谓“朝闻夕死”。
-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朝闻夕死”的勇气。
-
大学及以上:
- 学术研究需要“朝闻夕死”的态度,才能突破认知边界。
- 哲学家们常以“朝闻夕死”自勉,体现对智慧的渴求。
错误用法
-
用于物质追求:
- ❌“我要是能买到这款新手机,朝闻夕死也愿意。”(错误:成语用于真理或信仰,而非物质欲望。)
-
用于消极场景:
- ❌“他熬夜打游戏,简直是朝闻夕死。”(错误:成语含褒义,不能形容放纵行为。)
-
误解为“早晚会死”:
- ❌“人总有一死,朝闻夕死很正常。”(错误:成语强调对真理的追求,而非字面死亡。)
-
用于普通学习:
- ❌“我今天背完单词,朝闻夕死了。”(错误:成语程度较重,不适用于日常小事。)
“朝闻夕死”承载着对真理的崇高敬意,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轻浮或误解。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读书重要性诗词
本文列举了五篇关于读书重要性的诗词,并进行了详细解析。这些诗词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时间的珍贵性以及勤奋学习的精神。古诗词中的读书描写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智慧的体现。阅读这些诗词,可以深刻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勤奋学习、追求真理的精神。希望读者能够以古人为鉴,勤奋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描写有关正义的古诗词
描写有关正义的古诗词(第1篇)描写有关正义的古诗词一、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者:文天祥(南宋)解析: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虏后,路过零丁洋时所写。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正义的坚守和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诗中“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更是成为千古绝唱,彰显了正义的力量和价值。二、曹植《白马篇》原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身有纵横术,壮志潜江湖。侠气扫匈奴,精诚贯日月。君不见长云驾车辕,马蹴沙飞奔电闪。摽众寡之徒群兮,抚壮士而决胜。戎马不厌行路难,万里终达胜
朝闻道,夕死可矣
成语“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读音和含义被解释,并指出该成语出自《论语·里仁篇》。它强调对于真理或智慧的追求和领悟的重要性。此外,还介绍了相关的近义词如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和醍醐灌顶,以及反义词如一无所知和懵懂无知。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使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不可随意使用,应正确理解并尊重其含义和用途。
1984读后感3000字
1984读后感3000字(第1篇)1984读后感《1984》这本书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反乌托邦小说,首次接触到它,就被它深邃的主题和独特的叙述方式所吸引。整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故事背景、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和思考。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极权统治下的社会,以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人性在极权统治下的扭曲和挣扎。在这个被严密监控和控制的温床中,每个人都被迫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成为集体意志的奴隶。通过温斯顿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作者乔治·奥威尔揭示了极权统治的恐怖和危害,以及对个人自由的深深渴望。故事背景设定在了一个名为大洋国的虚构国家,其中政府通过无所不在的监控
戟指嚼舌是什么意思
“戟指嚼舌”是一个成语,形容言辞犀利,表达观点坚决捍卫真理的精神。其典故源于古代英勇之士,不惧强敌,以激烈言辞捍卫正义。近义词有“义正辞严”、“慷慨陈词”等,反义词则为“沉默寡言”、“温文尔雅”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场景和与其他成语混淆。举例句中展示了其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
伽利略传 读后感
伽利略传 读后感(第1篇)伽利略传 读后感我要说的是,当我拿到这本《伽利略传》时,我就被它精美的封面所吸引,书中记录了那位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伽利略的生平事迹。作为一位科学家的传记,它不仅让我对伽利略的生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科学和人类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初读时,我被伽利略那种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所深深吸引。他的每一次观察、每一次实验,都让我感受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他面对教会的压力和打压,依然坚定自己的科学信仰,他的故事激励着我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本书主要讲述了伽利略·伽利莱的生平事迹,从他的出生到成长,再到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书中详细描述了他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如
李大钊 青春 读后感
李大钊 青春 读后感(第1篇)李大钊《青春》读后感《青春》一书,初读之时,便被其深沉的笔触和激昂的青春气息所吸引。作为对李大钊先生生平的深入剖析,此书不仅展现了其个人成长与思想演变,更凸显了那个时代青年的热血与追求。此书以李大钊的青春岁月为线索,详细描述了他从求学、投身革命到成为伟大领袖的心路历程。主要人物鲜明,情节紧凑,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尤其是对那个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风貌的描绘,更是让人感受到了青春的激情与热血。书中最吸引我的部分,是李大钊对于理想与信仰的坚持。在面对困境与挑战时,他始终保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革命的信念。这种坚定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现代青年仍
布鲁诺 读后感
布鲁诺 读后感(第1篇)布鲁诺 读后感《布鲁诺》这本书,初读时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部描述人性与勇气的作品,其语言质朴却充满力量,情节紧凑引人入胜。在书中,我们跟随布鲁诺这一角色,经历了他的人生起伏和内心挣扎。全书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铺垫,布鲁诺作为一位坚持科学真理的学者,面对宗教迫害时的无畏和勇敢显得尤为突出。通过生动的描述,我们能够深入地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面对的艰难选择。本书中,我最为感触的部分是布鲁诺的坚持与不屈。在面对强大的宗教势力时,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科学信仰,这种勇气和决心让人敬佩。书中对人性深度的剖析也让我印象深刻,无论是对于布鲁诺自身的内心描写,还是对于其他角色
五四 读后感
读后感系列(第X篇)五四读后感读完关于五四运动的书,我深受震撼。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青年人开始觉醒,开始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振兴而奋斗。书中详细描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和事件经过,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段历史。我深刻认识到,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学生的抗议行动,更是一次民族觉醒和抗争的历程。五四青年们的爱国情怀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他们不畏强权、不惧困难,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爱国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行动。我们应该像五四青年一样,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
牛顿 读后感 小学
牛顿读后感(小学)读完关于牛顿的书籍,我深受启发。这本书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书中生动讲述了牛顿的成长历程和科学贡献,让我印象深刻。牛顿是一个勤奋好学、追求真理的人。他对科学的热爱和严谨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明白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书中还让我深刻理解了牛顿的性格特点。他是有情感、有喜怒哀乐的人,对待亲人和朋友真挚而深情。这种人性化的描述,让我对牛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知识的力量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牛顿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最终成为科学巨匠,这让我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并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和期待。阅读过程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