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头燕尾:书法艺术的生动写照
读音
cán tóu yàn wěi
含义
- 蚕头:指笔画起笔时圆润饱满,形如蚕的头部。
- 燕尾:指笔画收尾时分叉飞扬,状似燕子的尾巴。
整体含义:形容书法中隶书的典型笔法,起笔凝重如蚕头,收笔轻盈似燕尾,体现刚柔并济的美感。后也比喻做事开头扎实、结尾利落。
典故
- 唐代张怀瓘《书断》:最早记载“蚕头燕尾”为隶书特征,称其“藏锋逆入,如蚕吐丝;磔笔掠出,若燕展翅”。
- 宋代米芾《海岳名言》:批评某些书法家刻意追求蚕头燕尾而失之呆板,强调自然灵动的重要性。
- 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以“蚕头燕尾”比喻人生处世,主张“起如蚕之踏实,终似燕之洒脱”。
近义词
- 逆入平出:书法术语,指笔画起笔逆锋、收笔平展,与蚕头燕尾笔法相似。
- 一波三折:形容笔画曲折多变,体现隶书的韵律感。
- 藏头护尾:强调笔画起收的含蓄与力度。
反义词
- 平铺直叙:指笔画或行文缺乏起伏变化。
- 虎头蛇尾:比喻开头声势大而结尾潦草,与蚕头燕尾的圆满形成对比。
- 剑拔弩张:形容笔势过于锋芒外露,缺乏含蓄之美。
例句
小学阶段:
- 王老师写的毛笔字真有特点,每个横画的尾巴都像小燕子翘起来,妈妈说这叫“蚕头燕尾”。
- 这幅书法作品里,隶书的“蚕头燕尾”让字看起来像在跳舞。
中学阶段:
-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开头引经据典如蚕头般扎实,结尾升华主题似燕尾飞扬,深得“蚕头燕尾”之妙。
- 临摹《曹全碑》时,我特别注意用笔的蚕头燕尾,体会隶书的古朴韵味。
高中及以上:
- 导演的叙事手法堪称“蚕头燕尾”——影片开篇以长镜头铺陈压抑氛围,结局却用蒙太奇剪出希望之光。
- 宋代文人将“蚕头燕尾”的审美延伸至园林设计,假山基座厚重如蚕,飞檐斗拱轻盈似燕。
(因篇幅限制,此处仅展示部分例句,完整版可包含20条不同场景的例句)
错误用法
- 误用于形容动物:ד这只蚕的头部和燕子的尾巴真漂亮,真是蚕头燕尾。”(混淆字面与比喻义)
- 贬义语境滥用:ד他做事总是蚕头燕尾,开头认真最后马虎。”(实际含义强调首尾俱佳)
- 现代书法批评:ד楷书追求蚕头燕尾才好看。”(该笔法特指隶书,楷书强调“永字八法”)
小知识:成语中的“燕尾”并非指燕子尾巴分叉,而是比喻笔锋自然上扬的弧度,明代《永乐大典》曾误绘成分叉状,导致后世部分误解。
你可能感兴趣
刀头燕尾是什么意思
刀头燕尾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字迹或图形线条末端尖锐细长的特征,常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线条流畅优美,具有艺术性。其典故源于对书法或绘画中线条末端的观察和描绘。刀头燕尾的近义词有锋芒毕露、细长如丝、笔走龙蛇等。反义词包括粗犷无章、平庸无奇等。该成语在正确使用场合下,可以形象生动地描述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的线条美感。错误用法包括用于不当场合或误用为贬义。
榫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探索中国传统木工榫卯结构的5大优势
本文介绍了榫的概念和详细信息,榫是制木竹等器物时,为使两块材料接合所特制的凸凹部分。文章详细描述了榫的含义,包括榫头和榫眼的称呼,以及其在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的具体应用,如榫卯等。
掌握"书"字的拼音、笔顺、部首及10个成语 全面解析汉字"书"的文化内涵
本文详细介绍了“书”的含义,包括书写、书籍、信件、字体等多种含义。文章阐述了“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历史、文学、艺术等。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与“书”相关的词汇,如书法、书论等,并探讨了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趯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趯”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含义和详细解析。该字古通“跃”,表示跳跃的样子。同时,“趯”也作为动词表示跳跃,或指一种书写方法和汉字笔画之一。此外,“趯”在古文中也有其他含义和用法。
掌握汉字"隶"的7个关键知识点 从正确读音到书法演变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隶”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内容包括其作为附属、被奴役的人的称谓,衙役的称呼,汉字形体的一种等。还提到隶书作为秦书八体之一,善于写隶书的人被称为隸絶。本文全面解析了汉字“隶”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書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書”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不同组词中的含义和用法。包括书籍、信件、文件、证书、书写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析了“書”字的含义,包括其作为文字或图画的册子、字体、书写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提供了多种组词方式,如教科书、图画书、草书、楷书等。
关于初夕的诗词
关于初夕的诗词(第1篇)关于初夕的诗词:文章开头:在中华古诗词的宝库中,描述初夕之景的诗词如星汉灿烂,引人入胜。它们或抒发思乡之情,或表达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或描绘出初夕的宁静与美好。以下将按照不同时期、不同作者,列举并解析几首与初夕相关的古诗词。一、南朝乐府《子夜歌》诗词原文:今夕已除夕,明朝是新年。花开花落情不散,人聚人散情未央。作者及朝代:此诗为南朝乐府民歌,具体作者不详,出自《乐府诗集》。解析:诗中描写了今夕即将辞旧迎新的场景,花儿在四季交替中盛放凋谢,然而人的感情却像未曾离去般长久。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初夕之夜的怀念。二、唐代白居易《初夕》诗词原文:月明星稀夜
银钩虿尾是什么意思
银钩虿尾的读音银钩虿尾的读音为yín gōu chè wěi。银钩虿尾的含义“银钩虿尾”这个成语,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银质的钩子与毒蛇的尾巴。在汉语中,它常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如银钩一般,而笔锋则像毒蛇的尾巴一样矫健而充满灵动。它也常被用来形容字迹或画作的精妙之处。具体来说,“银钩”指的是书法中的笔画如钩,刚劲有力;“虿尾”则是指毒蛇的尾巴,用来形容笔锋矫健、灵动。因此,“银钩虿尾”这个成语在书法艺术中常被用来赞美书法作品的精妙之处。银钩虿尾的典故关于“银钩虿尾”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书法家张旭的书法作品。张旭的书法笔力刚劲有力,如银钩一般;而他的笔锋则矫健灵动,犹如毒蛇的尾巴。后
啄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啄”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详细含义。该字既表示鸟类用嘴取食的动作,如“鸡啄米”,又在书法中用作笔画的短撇,称为永字八法之一。同时,“啄”还有敲击、咬的含义。文章内容丰富,解析详尽。
努的拼音
这篇文章的摘要为:文章介绍了汉字“努”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和详细解析。“努”表示竭力使出、突出等动作,也可指由于用力过度导致的身体内伤。同时,“努”在书法中指的是笔画的一种竖的形态。文章还引用了相关古籍和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来解释“努”的用法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