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徐不疾”详解
读音
不徐不疾:bù xú bù jí
含义
- 不:否定词,表示”不是”或”没有”。
- 徐:缓慢、从容。
- 疾:快速、急促。
整体含义:形容做事或行动既不过于缓慢,也不过于急促,恰到好处,从容不迫。
典故
-
《庄子·天道》: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庄子用此语形容技艺高超的人,动作自然流畅,既不拖沓也不急躁。 - 《论语·雍也》:
孔子评价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未直接使用”不徐不疾”,但体现了颜回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与此成语精神相通。 -
宋代苏轼《赤壁赋》: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虽未明言”不徐不疾”,但描绘了小舟在江上悠然前行的画面,暗合此意境。
近义词
- 从容不迫: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 不紧不慢:速度适中,态度平和。
- 恰到好处:程度或时机正合适。
- 稳扎稳打:做事稳妥,不冒进。
反义词
- 急急忙忙:行动仓促,缺乏从容。
- 拖拖拉拉:动作迟缓,效率低下。
- 慌慌张张:因紧张而失去条理。
- 手忙脚乱:忙乱无序,难以应对。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小明走路不徐不疾,从不摔跤。
- 老师不徐不疾地讲着故事,大家都听得很认真。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写字不徐不疾,每一笔都很工整。
- 运动员不徐不疾地跑完了全程,拿到了好成绩。
初中:
- 面对考试,他复习得不徐不疾,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
- 演讲时,他不徐不疾的语气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高中:
- 这位画家的笔触不徐不疾,每一幅画都充满韵味。
- 谈判中,他不徐不疾的态度让对方感到压力。
大学及以上:
- 在科研工作中,他始终保持不徐不疾的节奏,最终取得了突破。
- 领导讲话不徐不疾,既表达了立场,又留有余地。
错误用法
- 形容极端情绪:
❌ “他生气时不徐不疾地摔门而出。”(”不徐不疾”不能用于描述激烈情绪下的动作。) - 与速度无关的场景:
❌ “这道数学题解得真是不徐不疾。”(解题快慢可用,但”不徐不疾”更强调动作或态度的从容,而非结果。) - 矛盾修饰:
❌ “他跑步时不徐不疾,像一阵风一样快。”(”不徐不疾”与”快”矛盾。) - 静态事物:
❌ “这座山的轮廓不徐不疾。”(用于动态行为,不适用于静态描述。) - 过度夸张:
❌ “火箭发射时不徐不疾地升空。”(火箭发射必然迅猛,与成语本义冲突。)
总结:”不徐不疾”强调一种平衡与从容,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符合”适度节奏”的核心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
掌握徐的拼音xú和10笔正确写法 了解部首彳与成语典故大全
本文介绍了汉字“徐”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作为形容词和动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作为形容词,“徐”表示缓慢、安闲的样子;作为动词,则表示慢步走。同时,还提供了关于“徐”的详细解析,包括其古代用法和相关成语。
关于不惑的诗词
关于不惑的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关于不惑的诗词》一、诗词内容《不惑》作者:白居易(唐代)人生四十未知觉,不惑之名忽相随。得路渐知行处乐,心安自谓性中宜。身闲始觉光阴贵,事少方知世事微。从此渐知天命近,更无闲事系心机。解析:此诗以白居易的《不惑》为引,描绘了人生四十而不惑的境界。诗中表达了对不惑之年的理解,四十岁后逐渐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心安理得地面对世事,逐渐明白了自己的位置与生活的价值。此阶段心境坦然,深知命运就在眼前,再不会有纷扰的事情扰乱内心的宁静。《杂诗》作者:杜甫(唐代)功名未就心已老,四十始知天命非。纵使韶光能再留,难留壮志与时移。欲问不惑何所至,世事浮沉自有时。莫道人生无再少,
描写世路已看贯的诗词
本篇文章介绍了多首描写世路已看贯的古诗词,包括世路的漫长、人生的不易、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等主题。文章通过解析诗词原文,展示了诗人们对世路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文章分为五篇,每篇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世路已看贯的主题,展现了对人生的多元理解和感悟。
探寻古诗词中的驴意象 10首关于驴的经典诗词赏析
这篇文章介绍了关于描写驴的诗词的文章,文章包括多篇文章内容,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驴在古诗词中的形象、特质和文化价值。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描写驴的诗词及其解析,涵盖了唐代至清代的古诗词。文章通过多篇文章内容,展示了驴在古诗词中的独特形象和韵味。这些诗词以驴为引子,表达诗人的情感、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驴的形象在古诗词中代表着坚韧、忠诚和默默无闻的品质,成为诗人情感表达的载体。通过对这些诗词的欣赏和解读,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表达。驴的形象和文化价值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深刻的意义,传承着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情感表达,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本文介绍了驴在古诗
关于慢的诗词
关于慢的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关于慢的诗词一、引言"慢"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诗人以诗传情,将生活中的节奏感与感悟化作一幕幕悠扬的诗句,这便产生了众多与"慢"有关的古诗词。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撷取古代文豪们的名篇佳作,一起体会古诗词中的“慢”。二、《关于慢的诗词》(一)《慢走》(宋 欧阳修)文章是读书的节序,世事何曾皆是早。我昔久以清昼度,不觉黄昏过如驶。静听晚雨初如水,独坐小窗看细雨。慢走人生路不慌,且待花开待月明。解析:欧阳修此诗以慢走为题,道出了人生不必急于求成,静待花开的哲理。诗中以“慢”为节奏,描绘了静听细雨、独坐小窗的悠闲生活。(二)《慢步》(唐 白居易)春日迟迟步缓行
10首描写慢生活的经典古诗词 感受中国诗词中的悠然美学与人生智慧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慢慢”主题的古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引言、列举古诗词并解析、介绍作者和朝代等方式,展示了古诗词中“慢慢”之美的丰富内涵。文章强调这些古诗词以细腻笔触描绘时间流转、情感沉淀、自然景色等美好意境,传递出对时间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智慧和思考空间。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这些诗词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从容,体会生活的美好与深意。
心闲手敏是什么意思
心闲手敏的读音心闲手敏的读音为xīn xián shǒu mǐn。心闲手敏的含义心闲手敏,字面意思为心中闲暇而手部敏捷。具体而言,它形容人心态轻松自如,同时动作迅速、反应敏捷,常用来形容人处理事情时既从容不迫又高效利落。心闲手敏的典故该成语的出处和典故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或是民间口耳相传而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处理事务时所展现出的从容与高效。心闲手敏的近义词心灵手巧 - 形容人思维敏捷,手艺精巧。轻车熟路 - 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毫不费力。游刃有余 - 形容技艺纯熟,做事轻松利落。从容不迫 - 形容态度镇定,不慌不忙。心闲手敏的反义词手忙脚乱 -
退食从容是什么意思
退食从容的读音读音:tuì shí cóng róng拼音:tuì shí róng yú注音:ㄊㄨㄟˋ ㄕˊ ㄘㄨㄥˊ ㄖㄨㄥˊ退食从容的含义“退食从容”是一个成语,原意指古代官员退朝后,从容自得的样子。现在多用来形容人处事不慌不忙,态度从容镇定。它强调的是一种面对事情的冷静和淡定,以及在处理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自信和从容不迫的态度。退食从容的典故“退食从容”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卫灵公》中的“退食自公”,以及《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关于战国时期魏国宰相白圭的故事。白圭在处理政务时,总是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即使是在退朝之后,也依然保持着镇定自若的态度。这个成语的典故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处事
施施而行是什么意思
施施而行的读音施施而行的读音为shī shī ér xíng。施施而行的含义"施施而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慢步徐行,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其中,"施施"表示缓慢、从容的样子,"行"则表示走路。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走路时步态悠然、不慌不忙的态度。施施而行的典故"施施而行"的典故出自于《史记·孔子世家》。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遇到一位老者,他步履缓慢而从容,孔子便形容他"施施而行"。此外,在古代的诗词中也有使用该成语的例子,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就有"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眼前有足乐者,说出谁人知其心?我觉秋光今日
关于慢的古诗词
关于慢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慢的古诗词一、引言“慢”字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描绘生活的节奏、心境的宁静以及时间的流逝。以下将列举几首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古诗词列表《慢叹调》作者:苏轼(宋)原文: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春以来无此日,满眼生机自悠然。解析: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细雨、微风、淡烟、疏柳,一切都显得悠闲自得。苏轼用“慢”的节奏感受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慢步赏花》作者:陆游(宋)原文:花时闲暇慢寻芳,绿水青山绕草堂。莫怪年来多逸兴,功名已毕任徜徉。解析:陆游此诗描绘了闲暇时漫步赏花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慢”体现了对生活的享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