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相闻问”详解
读音
不相闻问(bù xiāng wén wèn)
含义
- 不:否定,表示“没有”或“不进行”。
- 相:互相,彼此。
- 闻:听闻,打听。
- 问:问候,询问。
整体含义:指彼此之间不打听、不问候,形容关系疏远,互不往来。
典故
- 《后汉书·独行列传》:
东汉时期,名士范冉(字史云)与王奂交好,后来王奂做了官,范冉却不愿攀附权贵,两人逐渐疏远,“不相闻问”。 -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与周顗(yǐ)因政见不合,“不相闻问”多年,直到周顗遇难,王导才后悔莫及。
近义词
- 老死不相往来:形容关系极其疏远,甚至到死都不联系。
- 形同陌路:彼此像陌生人一样,毫无交集。
- 断绝音信:完全失去联系,不再互通消息。
反义词
- 亲密无间:形容关系非常亲近,毫无隔阂。
- 互通有无:彼此交流信息或物资,保持联系。
- 常来常往:形容交往频繁,关系密切。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们俩吵架后,不相闻问,谁也不理谁。
- 小明转学后,和以前的同学不相闻问了。
-
小学高年级:
- 自从搬家后,我和邻居家的孩子不相闻问,很少见面。
- 他们虽然是兄弟,但因为矛盾多年不相闻问。
-
初中:
- 两位昔日好友因误会而不相闻问,直到多年后才和解。
- 公司里两位高管因竞争关系不相闻问,影响了团队合作。
-
高中及以上:
- 历史上许多政敌不相闻问,甚至互相攻击。
- 他们曾经是挚友,却因利益冲突不相闻问多年。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不闻不问”:
- ❌ 他对孩子的学习不相闻问。(正确应为“不闻不问”)
- ❌ 领导对员工的困难不相闻问。(“不相闻问”强调双方互不联系,而非单方面不关心)
-
误用于短暂的不联系:
- ❌ 我们只是几天没聊天,不算不相闻问。(“不相闻问”指长期疏远)
-
误用于关系未破裂的情况:
- ❌ 虽然我们很少见面,但偶尔还会发消息,不算不相闻问。(仍有联系,不适用该成语)
总结:“不相闻问”强调双方长期互不往来,多用于人际关系疏远甚至断绝的情况,不能用于单方面的冷漠或短暂的不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
不相问闻是什么意思 详解成语含义典故用法及5个常见错误示例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相问闻”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形容人与人之间没有交集、互不关心、互不了解的状态。文章还指出了其错误用法,并希望读者能够正确使用该成语。
不通水火
“不通水火”是一个成语,发音为bù tōng shuǐ huǒ,意指不了解与水火有关的事物或情况,也形容两人或团体之间关系疏远,缺乏交流和了解。其典故源自古代的两个典故,其中之一是两人因某些原因相互不理解,关系难以相容。该成语的近义词有素昧平生、格格不入、陌路相逢、疏远隔膜等。反义词有情投意合、亲密无间、朝夕相处、和睦相处等。使用时需注意其准确含义,避免错误用法。
关于太阳花诗词
关于太阳花诗词(第1篇)关于太阳花诗词的探寻与解读一、诗词全文及作者太阳花年代:现代作者:佚名原文:太阳花开花儿红,朝开暮落似流星。春光无限情意浓,暖风拂面笑颜开。解析:这首诗虽非古诗词,但以现代的语言描绘了太阳花的形象,表达了其热烈、灿烂的特点。太阳花以其鲜艳的色彩和朝开暮落的特性,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短暂的美好。二、其他符合主题的古诗词春日杂感(节选)作者:宋·朱熹原文: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解析:此诗虽未直接描绘太阳花,但以“万紫千红”形容春天的多彩与生机,与太阳花的热烈色彩相呼应。夏日田园杂兴(节选)作者:宋·范成大原文: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黄鹂衔得春归去,绿树红花
关于舷的诗词
关于舷的诗词(第1篇)关于“舷”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全文舷边月色照人归,船影悠悠逐浪飞。作者:佚名(无确切作者)朝代:现代解析:此句以现代诗歌的形式,描绘了舷边月色和船影的情景,体现了舷边景色的静谧与和谐。二、其他相关古诗词在古代诗词中,直接提及“舷”的并不多见,但我们可以从与船、水、江海等相关的诗词中感受到“舷”的存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诗虽然未直接提及“舷”,但通过“孤帆”和“长江”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船舷的存在和江面的辽阔。《江城五月落梅花》(宋·苏轼)江城五月落梅花,远客归舟泊岸涯。水色澄明船舷见,
老死不相往来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老死不相往来”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指因各种原因导致人们之间关系疏远,不再来往或联系,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形容人际关系冷漠、疏离的感慨和哀叹。此外,文章还列举了相关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指出了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滥用该成语。
枝附叶连是什么意思
枝附叶连的读音枝附叶连的读音为:zhī fù yè lián,其中“zhī”是第一声,“fù”是第四声,“yè”是第四声,“lián”也是第四声。枝附叶连的含义枝附叶连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树枝与树叶互相连接,比喻事物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具体来说,它表达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像树枝和叶子一样紧密相连。枝附叶连的典故枝附叶连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在《汉书·律历志上》中,有“枝叶相附,乃成其荣”的记载。此外,《汉书·扬雄传上》中也有“如出一辙,枝叶扶疏而相连属”的说法。这些典故都表达了事物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枝附叶连的近义词根深蒂固:指根基深厚,不易动
远亲近邻是什么意思
远亲近邻的读音远亲近邻的读音为yuǎn qīn qìn lín,其中“远”表示远方的意思,“亲”表示亲戚的意思,“近”表示近处的意思,“邻”表示邻居的意思。远亲近邻的含义“远亲近邻”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关系比较密切的亲戚或邻居。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地缘关系,无论距离远近,都应被重视和尊重。远亲近邻的典故“远亲近邻”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理解为在古代社会,人们重视家族和地缘关系,因此对于远方的亲戚和近处的邻居都会给予一定的关注和尊重。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人际关系的一种普遍认识和价值观。远亲近邻的近义词亲朋好友:指关系密切的亲戚和朋友。乡里邻居:指同一乡里或邻居的人。亲眷故旧:指
血肉相连是什么意思
血肉相连的读音读音:xuè ròu xiāng lián拼音:xuè ròu lián,其中“血”和“肉”分别指人体中的血液和肌肉组织,而“相连”则表示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血肉相连的含义“血肉相连”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的状态。它通常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如亲情、友情或爱情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个成语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血肉相连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人们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描述。在古代,人们认为人体中的血液和肌肉是紧密相连的,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生理结构上,还体现在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上。因此,“血肉相连”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人与人之
息息相关是什么意思
息息相关的读音读音: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息息相关的含义“息息相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或相互依存的关系。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意味着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和相互依赖性。息息相关的典故“息息相关”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它是从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在古代,人们常用“息息相关”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如亲友、朋友、同事等之间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生态环境、经济关系等,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息息相关的近义词密不可分 - 形容关系非常密切,难以分割。唇齿相依 - 比喻关系
一脉相通是什么意思
一脉相通的读音一脉相通读作:yī mò xiāng tōng。其中,“一”表示数量,“脉”指血脉或脉络,“相通”表示相互连接或相通。一脉相通的含义一脉相通指的是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紧密的联系或关联,就像血脉或脉络一样相互连接、相通。这种联系可以是思想、文化、历史、地理、生物等方面的联系,也可以是一种隐含的、不易察觉的内在联系。一脉相通的典故一脉相通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最早可以见于《汉书·贾谊传》中的“其气之所感,一脉相通”。这个典故说明了人们思想感情之间的联系和共鸣。此外,该成语在古代的医学、文化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中医理论中强调人体内气血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这种联系也被形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