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磷不缁
读音
bù lìn bù zī
含义
“不磷不缁”是一个成语,由“不磷”和“不缁”两部分组成:
- 不磷:磷,指磨砺、磨损,引申为因外界影响而改变。
- 不缁:缁,指黑色,引申为被污染、玷污。
整体含义是形容一个人或事物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或本质不变。
典故
- 《论语·阳货》:
孔子曰:“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意思是说,真正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真正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不会被外界污染。 - 《后汉书·党锢传》:
东汉名士范滂因正直敢言被诬陷下狱,临刑前对儿子说:“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吾不磷不缁。”表达自己坚守正道,不受世俗玷污的决心。 -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在乱世中保持清廉,时人称他“不磷不缁”,赞扬他身处浊世而不改其节。
近义词
- 出淤泥而不染:比喻在污浊环境中仍能保持纯洁。
- 洁身自好:形容人注重自身修养,不受外界不良影响。
- 冰清玉洁:形容人品高洁,不受玷污。
- 守正不阿:坚持正道,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反义词
- 同流合污:与坏人一起做坏事。
- 随波逐流:没有主见,随大流。
- 趋炎附势:依附权贵,丧失原则。
- 沆瀣一气:臭味相投,勾结作恶。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教导我们要像莲花一样“不磷不缁”,做个正直的人。
- 小明虽然家境不好,但他“不磷不缁”,依然努力学习。
-
小学高年级:
- 面对同学的嘲笑,小华“不磷不缁”,坚持自己的梦想。
- 这位科学家“不磷不缁”,拒绝高薪诱惑,专心研究。
-
初中:
- 在金钱诱惑面前,他“不磷不缁”,坚守职业道德。
-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不磷不缁”,宁死不屈。
-
高中及以上:
- 真正的君子应当“不磷不缁”,不为世俗所动。
- 他的品格“不磷不缁”,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也未曾改变。
错误用法
-
形容物质不变:
- ❌ 这块石头“不磷不缁”,风吹雨打都不变。(错误,成语用于形容人的品格)
- ❌ 这件衣服“不磷不缁”,穿多久都不脏。(错误,成语不用于形容物品)
-
用于贬义:
- ❌ 他“不磷不缁”,谁的话都不听。(错误,成语是褒义词,不能形容固执)
- ❌ 这个人“不磷不缁”,连朋友都不帮。(错误,成语不表示冷漠无情)
-
搭配不当:
- ❌ 他的成绩“不磷不缁”,一直很好。(错误,成语不用于形容成绩)
- ❌ 这家公司“不磷不缁”,从不倒闭。(错误,成语不用于商业描述)
“不磷不缁”是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成语,正确使用能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和文采,但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褒义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
中国古典诗词中10首关于松树的咏物诗 解读松树象征的高士品格与隐逸精神
孤标傲世偕谁隐: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松树高士意象松树,这一四季常青的坚韧生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植物属性,成为文人墨客笔下崇高品格与隐逸精神的象征。而当松树与高士形象相结合,则更凸显出中国士人"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历代诗人通过咏松言志,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唐代诗圣杜甫在《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中写道:"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花。"这两句以松树与普通树木对比,凸显其超凡脱俗的特质。杜甫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着高尚的节操,此诗正是借松树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松树的"落落出群"与"青青不朽",恰是杜甫心目中士大夫应有的品格。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减字木兰花·以
历代诗人如何用菖蒲诗词寄托高洁品格与端午情怀
描写菖蒲的诗词及其解析本文介绍了多首关于菖蒲的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菖蒲的独特气质与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文章通过列举具体诗词,对其内容及所表达的意象进行解析,展现了菖蒲在古诗词中的魅力。希望通过这些诗词,读者能够进一步领略到菖蒲的美丽与诗意。
涅而不淄是什么意思
“涅而不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niè ér bù zī,形容在污浊环境中保持清白,不受污染。其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的韩献子故事,并和古代染料有关。该成语强调人在逆境中保持高尚品质,始终保持本色。近义词包括洁身自好、坚定不移、守身如玉,反义词则是随波逐流、见利忘义、玷污清白。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形容没有原则的人或轻描淡写地描述情境。
超然独立是什么意思
超然独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āo rán dú lì。它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超脱尘世,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境界。这一成语源于古代隐士和道家思想家的生活方式,强调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超然独立的近义词有独立自主、卓尔不群、淡泊名利、逍遥自在等。反义词则为依附他人、趋炎附势、沉溺世俗。在使用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语境,避免错误用法。该成语在描述追求精神自由和独立生活的人们时非常贴切。
泥蟠不滓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泥蟠不滓”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指在污泥中而不被玷污,比喻人能保持清白高洁的品德,不受世俗污染。文章详细解释了其源自《庄子·外物篇》,并介绍了其在典故中的含义和用法。同时,也提到了错误用法需要注意的地方。该成语常被用于形容那些始终保持自己初心和道德底线的人。
出山泉水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出山泉水”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形容从山中流出的清澈泉水,比喻人的言谈举止清新脱俗,事物的纯净、清新、自然之美。文章还列举了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使用。同时,也指出了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
藏形匿影是什么意思
藏形匿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ng xíng nì yǐng,意思是隐藏形体和影子,形容人或物隐藏得非常隐蔽,不易被人发现。该成语可能源自古代的隐士文化,出处可以追溯到《庄子·列御寇》等文献。藏形匿影的近义词包括隐姓埋名、销声匿迹等,反义词则是显山露水、暴露无遗等。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合适的用法,避免错误使用。该成语在描述人或事物的隐蔽性方面非常贴切,例如描述某个人的行踪不定或某个野兽的踪迹难以寻找等。
出尘不染是什么意思
“出尘不染”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超脱尘世,不受世俗污染,保持清白高洁的品质。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可能与佛教文化有关。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保持内心宁静、坚守道德底线、品行高尚的人。但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描述物质环境或物品的清洁程度,或用于形容过于脱离现实的事物。
出污泥而不染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出污泥而不染”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能够从污浊的环境中脱离出来,保持清白和高尚的品格。出处涉及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荷花形象,并强调清白和纯洁的品质。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与之相关的词语和用法注意事项。
傲骨嶙嶙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傲骨嶙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傲骨嶙嶙形容人的性格或气质刚毅不屈,有骨气。文章还指出该成语的误用情况,如描述非正面场合、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滥用于描述外在形象。正确理解和使用傲骨嶙嶙,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人的性格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