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言喻
读音
bù kě yán yù
含义
- 不:否定,表示“不能”。
- 可:可以,能够。
- 言:言语,用语言表达。
- 喻:比喻、说明、解释。
整体含义:形容某种感受、情感或境界极其深刻、复杂,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典故
-
《庄子·天道》
- 庄子认为“道”是超越语言的,真正的智慧无法用言语完全传达,只能靠个人体悟。
- 原文:“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
禅宗思想
-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认为最高境界的领悟是“不可言喻”的。
-
《世说新语》
- 魏晋名士常以“不可言喻”形容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如阮籍的“得意忘言”。
近义词
- 妙不可言:美妙到无法用语言形容。
-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内心领会,无法用语言表达。
- 难以名状: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
- 心领神会:内心理解,无需言语说明。
反义词
- 显而易见:非常明显,容易理解。
- 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无需解释。
- 言简意赅:语言简洁,意思明确。
- 直截了当:说话做事直接,不绕弯子。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看到美丽的彩虹,我心里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快乐。
- 妈妈做的饭菜味道好极了,那种幸福不可言喻。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城市,那种壮观的景象不可言喻。
- 听到自己比赛得了第一名,内心的激动不可言喻。
-
初中
- 读完那本小说,我被主人公的命运深深触动,那种感受不可言喻。
- 在音乐会上听到那首曲子,仿佛灵魂都被震撼了,真是不可言喻的美妙。
-
高中及以上
- 面对浩瀚的星空,人类显得如此渺小,那种敬畏感不可言喻。
- 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往往来自不可言喻的内心世界。
错误用法
-
用于具体事物
- ❌ 这个苹果的味道不可言喻。(“不可言喻”多用于抽象感受,不适用于具体味道。)
- ✅ 这个苹果的味道难以形容。
-
用于简单情绪
- ❌ 我今天很高兴,高兴得不可言喻。(“高兴”可以用“非常”形容,不必用“不可言喻”。)
- ✅ 我今天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
过度夸张
- ❌ 这道数学题太难了,难到不可言喻。(“不可言喻”不适用于形容困难程度。)
- ✅ 这道数学题太难了,简直无法理解。
-
搭配不当
- ❌ 他的演讲内容不可言喻。(“演讲内容”可以用“精彩”或“深刻”形容,而非“不可言喻”。)
- ✅ 他的演讲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可言喻的震撼。
总结:“不可言喻”适用于描述深刻、复杂、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抽象感受,不宜用于具体事物或简单情绪。
你可能感兴趣
一点灵犀是什么意思
一点灵犀的读音一点灵犀读音为:yī diǎn líng xī。其中,“yī”是第一声,“diǎn”是第三声,“líng”是第二声,“xī”是第一声。一点灵犀的含义“一点灵犀”是指心灵相通,彼此心领神会,互相感应,仿佛有一种神秘的联系。它通常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和默契,能够互相理解、感知对方的内心世界。一点灵犀的典故“一点灵犀”的典故源于古代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位才子佳人因为命运多舛而无法在一起,但他们之间却有着一种神秘的联系。每当他们思念对方时,就会有一种灵犀相通的感觉,仿佛能够感应到对方的内心世界。后来人们就用“一点灵犀”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和默契程度之高。此外,“一点灵
不可言宣
成语“不可言宣”意为无法用言语表达或形容。源自古代对于难以言喻的哲学思想、情感体验或自然景观的描述。近义词有“难以言表”、“只可意会”等,反义词有“言之有物”、“直抒胸臆”。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或混淆。该成语用于描述那些确实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境或情感。
描写海市蜃楼诗词
这段摘要主要描述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这些诗词包括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海市蜃楼的神秘、美丽和令人向往的特质。摘要强调了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海市蜃楼的幻境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情感和描绘。整体上,这段摘要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突出了其特点和魅力。因此,摘要可以写为: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描绘海市蜃楼的古诗词,包括不同朝代和不同作者的创作。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海市蜃楼的神秘幻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表现。
不可言传
不可言传的拼音是bù kě yán chuán,意为某些深奥微妙、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意思或道理。源自《庄子·外物》中的“言不尽意”,强调言语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意思。该成语还与古代禅宗文化有关,形容通过直接体验和领悟理解佛法而非言语描述。近义词包括难以言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反义词包括一目了然等。不可言传在某些语境下被误用为贬义或与其他词语混用导致歧义,应避免混淆和误用。在文学和艺术中,常用来形容某些情感和意境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只能通过读者的想象和感悟领会其韵味。
关于倾城的诗词
关于倾城的诗词(第1篇)关于倾城的诗词自古以来,诗词中常以“倾城”之貌或言女子之美来形容,诗词中所表达的不仅是其外在之美,更多的是一种由内而外所散发出的韵味与风度。下面是一些与“倾城”有关的古诗词及其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经·卫风·硕人原文: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其香倾城,颜如舜华。作者及朝代:诗经·卫风,周朝时期。解析:此诗描绘了一位身着华美衣裳的女子,其香气弥漫整个城市,容貌如花般美丽。诗中以“倾城”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与香气。二、汉乐府·陌上桑原文:赧然绝代,名传京华。倾城一笑,始识朱颜。云霞渐起,微风自临。娇媚不语,香染长门。作者及朝代:汉乐府,汉代。解析:此诗以华丽辞藻描绘女子之
大惑不解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大惑不解”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对某事或问题感到困惑、难以理解或解决。出处可追溯到古代文献,如《庄子》。文章还列出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举例说明了其用法。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大惑不解”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语境、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以及滥用程度副词等错误用法。
鞭辟着里
本文介绍了成语“鞭辟着里”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阐述了其深入、透彻的意味。该成语现常用于形容分析问题透彻、深入,能够抓住要害,或形容学习、研究达到深层次的地步。错误用法中应避免将其误用为形容表面或过于繁琐的分析。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鞭辟着里”在语境中的恰当使用。
不可名状
“不可名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ù kě míng zhuàng,指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或形容某种状态或事物。其含义通常用来形容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感觉、情感或事物,表达出一种深奥、神秘或难以言喻的意境。该词来源于《庄子·逍遥游》或其他古代文化,也有多种近义词如难以言表等。然而,在使用该词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形容词修饰、与近义词混淆使用以及使用场合不当等错误用法。不可名状的例子在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用于形容广阔而深邃的震撼感等。
无可名状是什么意思
无可名状的读音无可名状(wú kě míng zhuàng)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准确清晰,常用于形容某种情感或事物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状态。无可名状的含义“无可名状”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无法用语言、文字或其它方式来表达或形容的情感、事物或现象。它强调了某种情感或事物的深邃、复杂和难以言喻的特质。无可名状的典故“无可名状”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其中《庄子·外物》中就有“言不尽意,意不尽言”的说法,表达了言语无法完全表达内心感受的意境。此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也有“其志洁,其行廉,其称物芳其能行吟泽畔,虽憔悴困厄,犹不减其忧国忧民之心,然其辞文雅,其情深长,无可名状”的描述,形容了屈原的爱国
愁肠百结是什么意思
愁肠百结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内心忧愁和烦恼纠结无法解开。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近义词包括忧心忡忡、闷闷不乐等,反义词包括心旷神怡、兴高采烈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搭配,并注意使用场合是否合适。例句中描述了人们因不同原因陷入愁肠百结的境地。错误的用法包括用于轻松情境、与情感无关词语搭配以及使用场合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