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可胜举”详解
读音
不可胜举(bù kě shèng jǔ)
含义
- 不:否定词,表示“不能”。
- 可:可以,能够。
- 胜:尽,完全。
- 举:列举,举出。
整体含义:形容数量极多,无法一一列举。
典故
- 《史记·货殖列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司马迁在此形容世间利益纷争之多,难以尽述,类似“不可胜举”的意境。 - 《汉书·艺文志》: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班固描述诸子百家学说之多,难以全部列举。 -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虽未直接使用“不可胜举”,但表达了世间万物繁多,无法尽数的哲理。
近义词
- 不胜枚举:数量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 数不胜数:数量极多,难以计算。
- 举不胜举:列举不完,形容极多。
- 多如牛毛:形容数量极多,像牛毛一样密集。
- 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等极为繁多。
反义词
- 屈指可数:数量极少,可以数得过来。
- 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凤毛麟角:比喻极其稀少而珍贵的事物。
- 绝无仅有:几乎没有,极其罕见。
- 独一无二: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公园里的花朵不可胜举,有红的、黄的、紫的,真漂亮!
- 妈妈买的玩具不可胜举,我都不知道先玩哪一个。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图书馆里的书籍不可胜举,我每次去都能发现新故事。
- 世界上的动物种类不可胜举,科学家还在不断发现新物种。
-
初中:
- 中国古代的诗词佳作不可胜举,李白、杜甫、苏轼等人都留下了无数名篇。
- 互联网上的信息不可胜举,我们要学会辨别真假。
-
高中:
- 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明不可胜举,每一项都推动了社会进步。
- 宇宙中的星系不可胜举,科学家仍在探索它们的奥秘。
-
大学及以上:
- 现代科技的应用场景不可胜举,从人工智能到生物医药,无处不在。
- 全球化的今天,跨国企业的商业案例不可胜举,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错误用法
-
错误场景:形容单一事物
- ❌ 这个苹果不可胜举。(苹果只有一个,不能用“不可胜举”)
- ✅ 这个果园的苹果不可胜举。
-
错误场景:用于抽象概念
- ❌ 他的想法不可胜举。(“想法”通常是可数的,应用“很多”或“丰富”)
- ✅ 他的创意点子不可胜举。
-
错误场景:搭配不当
- ❌ 这本书的内容不可胜举。(“内容”通常用“丰富”形容)
- ✅ 这本书的精彩段落不可胜举。
-
错误场景:用于时间
- ❌ 今天的快乐时光不可胜举。(“时光”是抽象概念,不宜用)
- ✅ 今天的快乐瞬间不可胜举。
-
错误场景:用于极小范围
- ❌ 我的铅笔盒里的文具不可胜举。(铅笔盒容量有限,不宜用)
- ✅ 文具店里的商品不可胜举。
“不可胜举”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适用于描述数量庞大、难以尽数的事物。正确使用它,能让语言更加丰富有力!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千字的诗词
关于千字的诗词(第1篇)关于千字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表达。以下是我为您精心挑选的几首古诗词,每一首都包含“千”字,且附有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简短解析。一、诗经《千载之下》千载之下年代:先秦作者:诗经原文:千载之下,犹闻风声。世事如梦,人生几何?解析:此诗以“千载之下”为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深深思考。二、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年代:唐作者: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解析:此诗描绘了壮阔的黄河与鹳雀楼的景象,其中“欲穷千里目”一句更是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三、李煜《望江南·春去也》望江南·春去也年代:唐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是一个强调适度、适量和重视细节的成语。其含义是不论数量多少,都应适度对待。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生活哲理或道德准则。近义词有适可而止、量力而行等,反义词有贪得无厌、过度追求等。该成语可以在工作、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各个领域中使用,但需注意在合适的场合和语境下使用,避免错误用法。
不可多得
“不可多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表示某物或某人在数量上非常稀少,质量上非常优秀。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用于形容人才、物品或机会等珍贵难得的事物。其近义词包括稀世珍宝、凤毛麟角等,反义词有多如牛毛、司空见惯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错对象、用错语境、重复使用等。同时,“不可多得”这个成语在表达珍贵难得的事物上,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不可枚举
“不可枚举”是一个成语,拼音为bù kě mí jǔ,表示无法用语言或数字详尽地列举或计算,形容数量多到无法一一列举的程度。其典故源于古代交通不便和信息传递困难导致难以一一列举和记录。近义词有“数不胜数”“浩如烟海”“不计其数”等。反义词有“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寥若晨星”。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可枚举的语境和场合,不能用于描述少量事物或与“数不胜数”混淆使用。正确的用法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表达意思。
不可胜算是什么意思 一文知晓含义典故近反义词及正确用法
“不可胜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kě shèng suàn,用来形容事情复杂且难以预测,无法通过计算或预测得出结果。该成语源于古代兵法,强调战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它还包括近义词如“难以预料”等,以及反义词如“轻而易举”等。在实际应用中,该成语常用于描述项目风险、商业决策、战争局势等。不过,使用时应避免误用为“可胜算”或与实际意义不符的情况。
不可胜道
“不可胜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ù kě shèng dào,表示事物繁多、复杂,无法一一列举或描述。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事物繁多、复杂的描述和表达。其近义词有“数不胜数”、“浩如烟海”等,反义词有“了如指掌”、“寥寥无几”等。使用“不可胜道”时需要注意其感情色彩和语境的搭配,避免错误用法。该成语在描述事物繁多且复杂时非常贴切,常见于描述城市的夜景、小说的情节、个人收藏品等。
不可胜计
“不可胜计”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kě shèng jì,表示数量极多无法计算。出自《战国策·秦策二》,用于形容数量众多、无法统计的情况,常用于军事、历史等文献。近义词有“数不胜数”、“不计其数”等,反义词有“屈指可数”、“寥寥无几”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注意场合和语境,不可随意代替具体数字。文中还列举了多种场合的例句展示其用法。
多如牛毛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多如牛毛”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形容事物数量众多、繁多,如同牛身上的毛发一样密集。其典故可能源于古代农耕文化中对牛的普遍认知和描述。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该成语的用法,并指出了错误用法,包括滥用场合、误用为贬义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不可胜纪
“不可胜纪”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数量极多、无法计算或无法一一列举的情况。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表示天下珍宝无数。该成语的近义词有不可计数、不可枚举等,反义词为寥寥无几、屈指可数等。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误用为贬义。本文提供了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更难仆数是什么意思
"更难仆数"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极其复杂、繁多或难以计数。其含义是数量多到无法计算或复杂到难以理解。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理解为形容那些复杂、繁多、难以计数的事物。它的近义词包括“不可胜数”、“繁杂琐碎”等,反义词包括“了如指掌”、“简明扼要”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和正确用法指引。例如,该成语不适用于评价电影情节的复杂性,也不应用于贬低他人计划或想法的场合。文章通过详细解释和例句,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