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炭不同器
读音
bīng tàn bù tóng qì
含义
- 冰:寒冷、凝固的水,象征冷静、克制。
- 炭:燃烧的木炭,象征炽热、激烈。
- 不同器: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里。
整体含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或人不能共存,形容彼此矛盾、无法调和。
典故
- 《韩非子·显学》: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 韩非子用此比喻法家与儒家思想的对立,强调二者无法相容。 - 《淮南子·说山训》:
“冰炭不同器,日月不并明。” 形容极端对立的事物无法同时存在。 - 《后汉书·傅燮传》:
“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 指忠臣与奸臣无法共事。
近义词
- 水火不容:比喻双方矛盾尖锐,无法调和。
- 势不两立:形容敌对双方无法共存。
- 格格不入:指彼此无法融合或协调。
- 方枘圆凿:比喻两者无法契合。
反义词
- 水乳交融:形容关系融洽,和谐相处。
- 相得益彰:指双方互相配合,效果更好。
- 志同道合:形容彼此志向相同,理念一致。
- 和睦共处:指和平友好地生活在一起。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们俩一个喜欢安静,一个喜欢热闹,真是冰炭不同器。
- 猫和老鼠就像冰炭不同器,总是打来打去。
-
小学高年级:
- 这两种化学物质不能混合,就像冰炭不同器,会引发危险。
- 他们的性格截然相反,简直是冰炭不同器,很难成为朋友。
-
初中:
- 民主与专制是冰炭不同器的两种政治制度。
- 他的保守思想和她的激进主张冰炭不同器,合作起来很困难。
-
高中:
- 这两种理论在哲学基础上冰炭不同器,无法兼容。
- 他们的价值观冰炭不同器,最终导致团队分裂。
-
大学及以上:
- 在企业管理中,创新与僵化体制往往是冰炭不同器的。
- 这两种艺术风格冰炭不同器,强行融合只会适得其反。
错误用法
-
形容性格差异但不极端:
- ❌ 错误:他们一个内向,一个外向,真是冰炭不同器。
- ✅ 正确:他们一个极端暴躁,一个极度温和,简直是冰炭不同器。
-
用于可以调和的矛盾:
- ❌ 错误:他们只是意见不同,还不至于冰炭不同器。
- ✅ 正确:他们的立场完全对立,已经到了冰炭不同器的地步。
-
形容短暂冲突:
- ❌ 错误:昨天他们吵架了,现在冰炭不同器。
- ✅ 正确:他们的矛盾根深蒂固,多年来一直冰炭不同器。
总结:“冰炭不同器”强调极端对立、无法共存的状态,不能用于描述普通矛盾或短暂冲突。
你可能感兴趣
参辰卯酉是什么意思
参辰卯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sān chén mǎo yǒu,用来形容时间的漫长或事物的不相干。其源于古代天文学和时间的观念,与古人对时间和宇宙的认知有关。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天长地久”等,反义词有“转瞬即逝”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混淆语境或滥用成语。该成语在句子中常用来形容时间流逝之快或事物之间的不相关联。
参辰日月是什么意思
参辰日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ān chén rì yuè。它的原意是指参宿与辰宿相对,日月无光,后来常用来形容彼此分离、难以相见,或比喻事物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或矛盾。该成语源于古代天文学观察和文学作品的意象。它的近义词包括牛溲马勃、天各一方、咫尺天涯等。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避免误用或混淆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例如,不应将其用于形容自然现象或无关的事物。正确使用该成语的方式应该根据具体语境和含义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冰炭不同炉
冰炭不同炉是一个成语,发音为bīng tàn bù tóng lú。该成语描述的是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无法并存或调和的状态。典故源自古代寓言故事,指冰与炭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无法在同一环境下同时存在。这个成语的常见近义词有“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等,反义词包括“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例如描述性格相似的人或使用在可以同时存在的事物上。正确的使用情景应是强调两种对立的事物或立场无法调和。
不夷不惠是什么意思 3分钟掌握中庸之道的核心智慧与20个实用例句
“不夷不惠”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yí bù huì”,源自《论语·阳货篇》,形容一个人既不偏激也不迂腐,处世态度中庸,强调适度、平衡。其典故源于孔子的评价,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相关。该成语的近义词有“中庸之道”“恰到好处”“平衡中道”,反义词包括“偏激”“迂腐”和“矫枉过正”。使用不夷不惠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与其他词语混淆或滥用误用成语本身含义。该成语可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作品风格等方面。
楚越之急是什么意思
“楚越之急”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ǔ yuè zhī jí,源自战国时期楚国和越国之间的紧急需求和冲突。它用来形容事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典故出自《史记》等古代文献。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刻不容缓、急如星火等,反义词为无关紧要、从容不迫等。该成语可用于描述重要且紧迫的情况,如合作项目出现危机、任务迫在眉睫等。使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斟酌,避免使用不当造成误解。例如在某些轻松或非紧急的场合使用可能让人感到不恰当。
抓破脸子是什么意思
抓破脸子的读音抓破脸子的读音为:zhuā pò liǎn zi。抓破脸子的含义“抓破脸子”是一个中国常用的俚语,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因为某些事情产生了矛盾或者争执,导致关系变得紧张或者不愉快,彼此之间产生了尴尬或者敌对的情绪。其中,“抓破”表示矛盾激化,关系破裂;“脸子”则是指人的面子或者尊严。抓破脸子的典故关于“抓破脸子”的典故,目前没有确切的出处。这个成语可能是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用来形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抓破脸子的近义词翻脸撕破脸闹翻决裂这些词语都与“抓破脸子”意思相近,都表示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达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程度。抓破脸子的反义词与“抓破脸子”相反的词语有:和
冰炭不投是什么意思 5个经典例句解析成语用法与典故
冰炭不投是一个成语,读音bīng tàn bù tóu。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冰块和炭火无法放在一起,引申义表示性格、观念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无法相互融合或达成共识。其典故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讲述了因性格、观念差异过大导致无法交流或合作的情况。近义词有水火不容、格格不入等,反义词有相得益彰、心心相印等。使用时应避免在非情感或非人类领域使用,并避免在描述简单的性格差异时使用该成语。在例句中,可用来形容两人或团队间因性格、观念等差异导致无法共处或合作的情况。
避面尹邢
避面尹邢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两个人容貌美丽到让人不敢正视的程度。源自古代对美貌的赞美和描述,典故源于两位美女尹氏和邢氏的美丽传说。这个成语也用于形容演员的表演技巧和容貌之美。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不可随意用于形容普通人的容貌或普通事物的美貌,以免给人留下夸张或不恰当的印象。该成语在文学作品、日常交际中都有广泛应用,人们常用它来赞美美丽的容颜或出色的表演。
以水洗血是什么意思
以水洗血的读音以水洗血(yǐ shuǐ xǐ xuè)以水洗血的含义“以水洗血”意为用清水洗涤血迹,比喻以柔和的方式消除怨仇或恩怨。该成语多用于形容事情处理得相当平和、圆满,或用于表达对过去恩怨的淡忘和宽容。以水洗血的典故“以水洗血”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传说和故事。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关于古代两位英雄之间的恩怨故事。这两位英雄曾因误会而结下仇怨,但后来他们选择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用清水洗净彼此的过错,象征着恩怨的消解。这一典故后来逐渐演变为“以水洗血”这一成语,用以表达化解恩怨、平息争端的意愿。以水洗血的近义词消弭恩怨:指消除或平息恩怨。泯除嫌隙:指消除嫌隙、误会等不愉快的事情。化干戈为玉帛:指
不谋而合是什么意思 详解成语含义典故用法及5个常见错误例句
“不谋而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móu ér h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事先没有商量过,但意见或行动完全一致,用来形容人们之间的默契和心灵相通。其来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的晋国和楚国战争故事。此外,还有多个典故和出处解释这个成语。它的近义词包括默契十足、心有灵犀、异口同声、心意相通等。反义词有意见不合、各持己见、分道扬镳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例如不能用于描述得出错误或不合适结果的情况,并避免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