膘肥体壮

膘肥体壮

读音

biāo féi tǐ zhuàng

含义

“膘”指牲畜身上的肥肉,“肥”表示脂肪多、丰满,“体”指身体,“壮”意为健壮、结实。合起来,“膘肥体壮”形容牲畜或人身体健壮、肌肉丰满、充满力量。

典故

  1. 《齐民要术》:古代农书《齐民要术》中记载:“养牛欲其膘肥体壮,则力足耕田。”说明古人重视牲畜的健康状况,认为膘肥体壮的牛才能胜任繁重的农活。
  2. 《水浒传》:在描写梁山好汉时,常用“膘肥体壮”形容他们的体格,如“那黑旋风李逵,膘肥体壮,力大无穷”。
  3. 民间谚语:农村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说法,其中“肥”即暗指“膘肥体壮”,强调营养充足才能让牲畜长得健壮。

近义词

  1. 身强力壮:形容人身体健壮,力气大。
  2. 虎背熊腰:形容人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3. 膀大腰圆:形容人肩膀宽厚,腰身粗壮。
  4. 健壮如牛:比喻人像牛一样强壮有力。

反义词

  1. 骨瘦如柴:形容人非常瘦弱,像干柴一样。
  2. 弱不禁风:形容人身体虚弱,连风都承受不住。
  3. 面黄肌瘦:形容人营养不良,脸色发黄,身体瘦弱。
  4. 形销骨立:形容人极度消瘦,只剩骨架。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这匹马膘肥体壮,跑得特别快。
    • 农场里的牛都长得膘肥体壮。
    • 爸爸养的猪个个膘肥体壮。
  2. 小学高年级

    • 经过精心喂养,小羊变得膘肥体壮。
    • 运动员们每天训练,个个膘肥体壮。
    • 这头膘肥体壮的黄牛能拉很重的车。
  3. 初中

    • 古代战马必须膘肥体壮,才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 牧民们最自豪的就是看到自家的牛羊膘肥体壮。
    • 他坚持健身,如今已是膘肥体壮,力气大增。
  4. 高中及以上

    • 膘肥体壮的牲畜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生产力。
    • 在畜牧业中,科学的饲养方式能让牲畜更快达到膘肥体壮的状态。
    • 膘肥体壮的运动员在力量型项目中更具优势。

错误用法

  1. 形容植物:❌“这棵树长得膘肥体壮。”——错误,该成语仅用于形容动物或人。
  2. 形容瘦弱的人:❌“他病了很久,现在膘肥体壮。”——矛盾,病弱的人不可能“膘肥体壮”。
  3. 形容抽象事物:❌“这个计划膘肥体壮,一定能成功。”——错误,成语不能用于抽象概念。
  4. 形容小孩:❌“小宝宝膘肥体壮,真可爱。”——不太恰当,一般用于成年动物或人,小孩可用“白白胖胖”。

你可能感兴趣

5个关键点掌握成语“兵强马壮”的真正含义与正确用法

兵强马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īng qiáng mǎ zhuàng,形容军队实力强大,战斗力旺盛。源于古代战争时期,最早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军队的军事实力强大。其近义词包括兵精粮足、精锐之师等,反义词有兵弱民疲等。使用兵强马壮时需要避免错误用法,不宜用于非军事领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词语,避免滥用。

膘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膘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膘多用于形容牲畜的肥肉,含有贬义或戏谑意,也可形容人。文章详细解析了膘的含义,如长膘、蹲膘、跌膘等,并举例说明其在诗歌中的应用。

熊腰虎背是什么意思

熊腰虎背的读音熊腰虎背的读音为:xióng yāo hǔ bèi。熊腰虎背的含义“熊腰虎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的体态健壮,腰部粗壮有力,背部肌肉发达,整体给人一种强壮有力的感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男性,表达其体格健壮、力量强大的形象。熊腰虎背的典故“熊腰虎背”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它是根据“熊”和“虎”这两种动物的特征而形成的形象比喻。在古代文化中,“熊”和“虎”常被用来形容勇猛和力量,因此“熊腰虎背”这个成语也就逐渐形成了,用来形容人的体格强健、力量巨大。熊腰虎背的近义词虎背熊腰:与“熊腰虎背”意思相近,都是形容人背部肌肉发达,体格强壮。身强力壮:形容人身体强壮有力。魁梧雄

彪形大汉

彪形大汉的读音为biāo xíng dà hàn,形容体格健壮、高大威猛的男性形象。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可追溯至《史记》等古代文献。近义词有壮硕身躯、魁梧之士等,反义词为瘦弱书生、纤细男子等。使用时应结合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或需要表达细腻情感时使用,并避免带有贬低他人形象的意味。

瘦骨嶙峋是什么意思

瘦骨嶙峋的读音瘦骨嶙峋的读音为:shòu gǔ lín xún。其中,“瘦”字表示瘦弱;“骨”字表示骨头;“嶙峋”则表示突兀、险峻的样子。瘦骨嶙峋的含义“瘦骨嶙峋”这个成语形容人或动物的骨骼非常瘦削,显得十分突出和明显,有时也用来形容山石等自然景观的险峻和崎岖。它常常被用来描绘一种苍凉、凄美的景象,或者形容人因病、因饿而极度消瘦的状态。瘦骨嶙峋的典故该成语的出处可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如《聊斋志异》等。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瘦骨嶙峋”来描绘一些苍凉、凄美的景象,如荒凉的山区、孤寂的古道等。此外,该成语还常被用来形容一些历经磨难、生活困苦的人物形象,传达出一种悲壮、苍凉的情感。瘦骨嶙峋的近义词骨瘦

虎背熊腰是什么意思

虎背熊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的体格健壮,特别是背部和腰部线条明显。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男性,强调其强壮的体态和阳刚之气。它的拼音是hǔ bèi xióng yāo。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是根据虎的背部和熊的腰部特征形成的比喻性词语。其近义词包括魁梧健壮、体格雄健等,反义词有瘦弱无力、纤细柔弱等。使用时要避免误用对象和滥用词语。

汉字"佶"的正确读音与8种用法解析 从佶屈聱牙到佶傈健壮

本文介绍了汉字“佶”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其多种含义。该字有健壮、正也等意思,并可以引申为慓悍雄壮、曲折、文字艰涩难懂等。同时,“佶”也可表示耸动、战栗、壮烈等样子。

五大三粗是什么意思

五大三粗的读音五大三粗的拼音为:wǔ dà sān cū。五大三粗的含义“五大三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的体格强壮、高大魁梧,肌肉发达,通常用来形容男性。具体来说,“五大”指的是手大、脚大、体大、力气大、心胸大;“三粗”指的是腰粗、腿粗、脖子粗。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身材魁梧、体魄健壮的人。五大三粗的典故“五大三粗”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它是在民间流传的一种形容人体格健壮的说法。不过,从字面意思上可以推测,这个词语可能源于古代对壮年男子的体格特征的描述,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五大三粗的近义词魁梧健壮:形容身材高大强壮。雄壮有力:形容体格强壮,力量大。高大威猛:形容身材高大,气势威

毛森骨立是什么意思

毛森骨立的读音为máo sēn gǔ lì,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或物体外表瘦弱、缺乏生气和活力,如形容人身体状况不佳或景象荒凉。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可从字面意思理解。其近义词包括瘦骨嶙峋、骨瘦如柴等,反义词有丰腴、健壮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和与其他词语混淆。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铜筋铁骨是什么意思

铜筋铁骨的读音铜筋铁骨的拼音是tóng jīn tiě gǔ,其中每个字都读得清晰有力,整体上表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质。铜筋铁骨的含义铜筋铁骨,字面意思是指像铜一样的筋,像铁一样的骨头。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身体非常健壮、强壮,有很强的生命力和耐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结构非常坚固、结实。铜筋铁骨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人们常常用铜铁等金属来制作各种器具和建筑,因为它们坚固耐用。因此,人们用“铜筋铁骨”来形容人的身体强壮、健康,就像铜铁一样坚固耐用。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与一些历史典故相联系,比如形容某位武将或英雄的体魄强健,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铜筋铁骨的近义词钢筋铁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