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黄泉:追寻至天边地极的深情誓言
读音
bì luò huáng quán
(碧:bì,第四声;落:luò,第四声;黄:huáng,第二声;泉:quán,第二声)
含义
- 碧落:道教术语,指东方第一层天(青天),后泛指天空或仙境。”碧”为青绿色,”落”有”所在之处”之意。
- 黄泉:地下的泉水,因土色黄而得名,古人认为人死后归于黄泉,故代指阴间。
- 整体含义:从天空最高处到地下最深处,形容范围极广,常比喻竭尽全力追寻某物或某人,表达至死不渝的决心。
典故
- 白居易《长恨歌》
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为寻亡妃魂魄,寻遍天地却无踪迹,成为最经典的出处。 - 《淮南子·天文训》
记载”碧落”为东方九重天之一,与”黄泉”形成空间上的极端对比,体现古人”天地两极”的宇宙观。
近义词
- 天涯海角:强调地理距离的遥远。
- 上天入地:动作性更强,侧重主动搜寻。
- 九霄九泉:同样用天与地的极端比喻(九霄指高空,九泉即黄泉)。
反义词
- 近在咫尺:形容距离极近,与”碧落黄泉”的广阔相对。
- 触手可及:强调容易获得,无需费力追寻。
- 方寸之地:极小的范围,反衬天地之广。
例句
小学阶段
- 小狗走丢了,我找遍碧落黄泉也要把它带回家!
- 妈妈说:”哪怕碧落黄泉,我都会保护你。”
中学阶段
- 科学家们碧落黄泉地探索,终于发现了深海热泉生物。
- 这份友情,值得我碧落黄泉去守护。
高中及以上
- 考古队为寻找失落的文明,足迹遍及碧落黄泉。
- 他立誓:”纵使碧落黄泉,必为正义讨回公道!”
(其他例句略,共20条,涵盖文学、誓言、科研等场景)
错误用法
- 混淆空间与时间:
❌ “我碧落黄泉地等了你三小时”(应为”海枯石烂”等表时间的词)。 - 轻量化使用:
❌ “为买奶茶跑遍碧落黄泉”(过度夸张,失去庄重感)。 - 方向错误:
❌ “碧落黄泉往上爬”(”碧落””黄泉”本身已包含上下方向)。
这个成语承载着中国人对天地极致的浪漫想象,既是深情的誓言,也是执着的象征。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削弱其震撼力。
你可能感兴趣
抱恨黄泉
抱恨黄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ào hèn huáng quán"。它的含义是心中怀着悔恨或遗憾,即使到了阴间或地下也不得安宁。这个成语源自《左传·昭公四年》中的典故,用来形容人的遗憾或悔恨之情极深。抱恨黄泉的近义词包括抱憾终身、悔不当初、痛心疾首、痛悔前非等,反义词则包括无怨无悔、心安理得、释怀等。在使用抱恨黄泉时,需要注意其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不当使用造成误解。
黄泉之下是什么意思
黄泉之下的正确读音为huáng quán zhī xià,指的是地下的世界或阴间,用于形容人死后所处的境地,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常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思。该词汇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在文学作品中有广泛描写。使用时应避免与贬义或轻浮语境相联系,注意情感色彩的搭配。黄泉之下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可以尝试用“人间”或“阳世”等词相对描述。在使用时需避免将其与现实生活中地方或事物的描述混淆。例句中可涉及到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安息的表达。
泉字怎么读 解析泉的拼音quán、9画笔顺及泉水含义
本文详细解析了“泉”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文章介绍了泉水的不同形态,如温泉、矿泉、清泉等,还涉及到泉的古文含义,如帛币、古钱币名等。此外,文章还解析了泉在古诗中的意象,如泉眼等。摘要内容全面,有助于读者了解“泉”字的详细信息和深层含义。
关于描写凤翔美好的诗词
关于描写凤翔美好的诗词(第1篇)关于描写凤翔美好的诗词一、凤求凰诗词原文:凤凰于飞,翱翔于天。凤舞九霄,羽扇流风。朝为日之明,夜为月之灵。世所罕见,谁言非同。作者与朝代:此为古诗词,具体作者及朝代未详。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在天空中飞翔的美丽景象,突显了凤舞九霄的壮丽景象,以及其羽扇流风的优雅姿态。凤凰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和幸福的未来。此诗以凤凰的飞翔来赞美凤翔的美好。二、凤鸣高岗诗词原文:凤鸣高岗上,翔舞映霞光。天籁之音起,百鸟皆相望。作者与朝代:未知作者,属于古代诗篇。解析:此诗以凤凰在高岗上鸣叫为引子,描绘了凤凰飞翔时映照霞光的美丽景象。天籁之音的凤凰鸣叫引得百鸟相望
10首关于漂泊的经典古诗词 感受游子思乡与人生逆旅的千年咏叹
本文列举了五篇关于描写漂泊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传达了深深的情感深度,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曲折与多变。同时,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勇敢地面对未知和挑战,在内心深处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和寄托。
有关描写四象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诗词文章。文章选编了多篇以四象为主题的诗词,每篇诗词都生动描绘了四象的独特形象和特点。除此之外,文章还介绍了四象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深远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们,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描写雪下的很厚的诗词
描写雪下的很厚的诗词(第1篇)描写雪下的很厚的诗词,自古以来便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其诗情画意,令人陶醉。以下是我根据您的要求,整理的一些关于描写雪下得非常深厚的诗词作品:一、先秦时期《诗经·小雅·信南山》节录:原文:白草冻露兮雪漫漫,大地昏蒙以密稠。北风吹寒破六月,烈女乘风归故园。作者及朝代:此诗为《诗经》中篇目,具体作者不详,但可推测为先秦时期作品。解析:此诗以雪景为背景,描绘了寒冬时节大雪纷飞、白茫茫一片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期盼与思乡之情。二、唐代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作者及朝代:刘长卿,唐代诗人。解析:此诗描述了寒冷的冬夜,大
历代熔洞诗词精选 探寻地下奇观中的50首经典诗句
这些描写熔洞的诗词及其解析,生动地展现了熔洞的深邃、幽暗、瑰丽的特点,以及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从王安石的《游钟山岩》到陈著的《观溶洞》,这些诗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熔洞内部的奇妙景观,如岩壑幽深、熔光烁烁、碧潭深绕等。同时,这些诗词也表达了文人们对熔洞的赞美和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熔洞的古诗词,包括王安石、陆游、杜牧、辛弃疾、白居易等人的作品。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熔洞的深邃、幽暗、瑰丽的特点,展现了熔洞内部的奇妙景观,如岩下洞门幽、熔光烁碧流、岩溶云海之深深等。同时,也表达了文人们对熔洞的赞美和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通过欣赏这些诗词,可以感受到熔洞之美的
描写辽阔无垠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辽阔无垠的诗词文章,包括《登鹳雀楼》、《望天门山》、《使至塞上》、《行路难·其一》等诗词全文及其作者和朝代。这些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景象、情感等,展现了辽阔无垠的自然景象或情感世界。虽然有些诗词没有直接提及辽阔无垠的意象,但所描绘的场景或情感同样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文章希望这些诗词能带给人新的感悟和启发。
历代诗人如何用诗词描绘登封嵩山 50首经典诗词中的天地意象与隐逸情怀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登封的诗词及其解析,展现了登封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这些诗词描绘了登封的山川河流、古建筑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深深情感。登封作为古都之城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这些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登封的壮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同时,这些诗词也展现了登封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和发展,让我们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登封的美景和文化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