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嘴拙舌:不善言辞的表达困境
读音
笨嘴拙舌:bèn zuǐ zhuō shé
含义
- 笨:愚钝,不灵巧
- 嘴:指说话的能力
- 拙:笨拙,不灵活
- 舌:代指语言表达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口才不好,说话不流利,表达不清晰,常常词不达意或反应迟钝。
典故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拙于辞令者,虽辩而不中。”
意思是说,不擅长言辞的人,即使争辩也难以切中要害。 - 《世说新语·言语》:
记载了东晋名士王导的故事,他善于言辞,而有些人则“拙于应对”,即不擅长表达。 - 民间俗语:
“笨嘴拙舌,有理说不清。” 形容即使有理,但因不善言辞而无法有效表达。
近义词
- 拙口钝辞:形容说话笨拙,言辞迟钝。
- 词不达意:说话或写文章时,无法准确表达意思。
- 讷口少言:形容人不爱说话,言语迟钝。
- 语无伦次:说话没有条理,表达混乱。
反义词
- 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 口若悬河:形容说话滔滔不绝,表达流畅。
- 能言善辩:擅长言辞,善于辩论。
- 妙语连珠:说话精彩,言辞巧妙。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小明平时很活泼,但一上台演讲就变得笨嘴拙舌。
- 她因为笨嘴拙舌,常常被同学误会。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虽然笨嘴拙舌,但做事非常认真。
- 面对老师的提问,他紧张得笨嘴拙舌,说不出话来。
-
初中:
- 在辩论赛上,他因为笨嘴拙舌,没能很好地反驳对方。
- 她性格内向,和人交流时总是显得笨嘴拙舌。
-
高中及以上:
- 尽管他学识渊博,但因笨嘴拙舌,很难在公众场合清晰表达观点。
- 在职场上,笨嘴拙舌的人往往容易吃亏。
错误用法
- 形容写作能力差:
❌ “他写文章总是笨嘴拙舌。” (正确用法应指口头表达,而非书面表达。)
✅ 应改为“他写文章总是词不达意。” - 形容性格内向但不一定不善言辞:
❌ “她不爱说话,真是笨嘴拙舌。” (不爱说话≠不善言辞。)
✅ 应改为“她性格内向,很少主动开口。” - 用于形容动物或物体:
❌ “这只猫笨嘴拙舌,不会叫。” (成语仅用于形容人类语言表达。)
✅ 应改为“这只猫很少发出声音。” - 误用为褒义:
❌ “他虽然笨嘴拙舌,但很会讨人喜欢。” (成语本身是贬义或中性,不能用于褒义。)
✅ 应改为“他虽然不善言辞,但待人真诚。”
总结:“笨嘴拙舌”专指口头表达能力的不足,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扩大或误用其含义。
你可能感兴趣
词钝意虚是什么意思
词钝意虚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í dùn yì xū,意指说话迟钝,思想空泛。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写作时的困境,现常用于形容人言辞笨拙、思维迟缓。词钝意虚的近义词包括笨口拙舌、言不达意等,反义词则包括口若悬河、思维敏捷等。使用词钝意虚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误用。文章详细解释了词钝意虚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并辅以例句说明。
打牙配嘴是什么意思
"打牙配嘴"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两人言语上的互相逗趣、调侃、斗嘴的情景,带有轻松幽默的意味。该成语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方式,常用于形容争论或争辩时巧妙的言语应对。其近义词包括斗嘴、争辩、调侃等,反义词为沉默寡言、毫无交流等。在日常社交中,人们经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轻松愉快的对话氛围。然而,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讨论中,使用"打牙配嘴"可能不够庄重,应谨慎使用,避免误解。
博闻辩言是什么意思 5个典故与例句教你正确使用这一成语
博闻辩言的拼音是bó wén biàn yá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善于言辞,能够清晰表达观点。其典故源于古代,强调博学与善辩的重要性,涉及历史人物如孔子等。近义词有学识渊博、能言善辩等,反义词包括孤陋寡闻等。在语境中,博闻辩言的人总是能够以犀利的言辞阐述观点,吸引听众关注。然而,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不应只强调言辞而忽略了实际内容的真实性或价值。
笨嘴笨舌
"笨嘴笨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言语表达上的不灵活和不善于言辞。它源于日常观察,没有具体的典故。其近义词包括拙口笨舌、口齿不清、笨头笨脑等。反义词有伶牙俐齿、能言善辩等。该词语在描述个体言语特点时需谨慎使用,避免贬义色彩。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用法及常见错误纠正方式。
木讷寡言是什么意思
木讷寡言的读音为mù nè guǎ yán,形容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该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描述的是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表现。近义词包括沉默寡言、呆若木鸡等,反义词则为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等。使用木讷寡言时需避免滥用场合、误用对象和与其他成语混淆。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
汉字"讷"的正确读音与深层含义解析 从发音笔顺到文化内涵全面了解这个独特汉字
本文介绍了汉字“讷”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讷字表示说话迟钝的意思,详细解析了其作为形容词和动词的用法,如“讷口”、“讷涩”、“讷直”等。此外,文章还通过经典文献中的用例,展示了讷字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
掌握辩口利舌的3大技巧 如何像诸葛亮一样能言善辩
本文介绍了成语“辩口利舌”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形容人善于言辞,能言善辩,说话流利而有力。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尊重他人的表达和言论,避免贬损他人。
如何掌握辩口利辞的5个关键技巧 提升你的辩论说服力
“辩口利辞”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iàn kǒu lì cí,形容人说话能言善辩、口齿伶俐,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该成语源于古代,与一些历史人物和故事相关。辩口利辞的近义词包括能言善辩、巧言善辩等,反义词为笨口拙舌、沉默寡言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符合本意、夸大其词或随意搭配使用。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场合的正确用法。
钝口拙腮是什么意思
"钝口拙腮"是一个成语,形容人言辞不流利,口才笨拙,表达能力差。其源于对人们言谈举止的观察和总结,常用来描述言语迟钝、不擅长言辞或词不达意的情况。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近义词包括笨嘴拙舌、言语迟钝、口才不佳等;反义词则为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辩才无碍等。使用时应根据情境恰当运用,避免错误用法或与其他成语混淆。
讷口少言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讷口少言”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反义词。该成语形容人言语不多,不善言辞,沉默寡言。其典故源于古代文化中对沉默寡言的人的评价。文章还提供了讷口少言的错误用法注意事项,并给出了该成语的正确应用场景和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