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高卧

北窗高卧: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

读音

běi chuāng gāo wò

含义

  • 北窗:指朝北的窗户,古人认为北窗通风凉爽,适合休息。
  • 高卧:指悠闲地躺着,形容生活安逸、无忧无虑。
  • 整体含义:形容人过着闲适自在的隐居生活,不问世事,悠然自得。

典故

  1. 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常在北窗下高卧,享受田园之乐。他在《与子俨等疏》中写道:“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思是说,夏天躺在北窗下,凉风吹来,感觉自己像上古时代的隐士一样逍遥自在。
  2. 《世说新语》中的记载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也提到,东晋名士谢安年轻时曾隐居东山,常在北窗下高卧,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

近义词

  1. 闲云野鹤——形容人像云和鹤一样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2. 悠然自得——形容生活悠闲,心情舒畅。
  3. 与世无争——指不参与世俗纷争,安于平淡生活。
  4. 逍遥自在——形容无拘无束,自由快乐。

反义词

  1. 汲汲营营——形容人忙碌奔波,追求名利。
  2. 劳形苦心——指身体劳累,内心焦虑。
  3. 争名逐利——形容人热衷于争夺名利。
  4. 疲于奔命——形容人因忙碌而疲惫不堪。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爷爷退休后,每天在北窗下高卧,享受悠闲的时光。
  2. 小学高年级:陶渊明辞官后,过着北窗高卧的生活,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
  3. 初中:他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回到乡下,过起了北窗高卧的隐居生活。
  4. 高中:古代文人常以“北窗高卧”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5. 大学及以上: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许多人渴望能像古人一样北窗高卧,远离尘世的纷扰。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懒惰”
    ❌ 他整天北窗高卧,什么事都不做,真是太懒了。
    ✅ 他过着北窗高卧的生活,享受悠闲的隐居时光。
  2. 误用为“消极避世”
    ❌ 面对困难,他选择北窗高卧,逃避现实。
    ✅ 他选择北窗高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3. 误用为“无所事事”
    ❌ 他整天北窗高卧,一点追求都没有。
    ✅ 他北窗高卧,专注于读书和写作,生活充实而自在。

“北窗高卧”并非贬义,而是形容一种高雅、闲适的生活态度,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误解。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逍遥悠闲的古诗词

描写逍遥悠闲的古诗词(第1篇)逍遥悠闲的古诗词之旅一、渔翁之乐篇《渔翁》作者:王维朝代:唐原文:渔翁夜傍秋水鱼,忽闻山头响答呼。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草湖中白鹭飞。解析:此诗描绘了渔翁夜钓的情景,桃花流水、白鹭飞翔,营造出一种逍遥自在、悠闲自得的生活氛围。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恬淡生活态度。二、隐士之逸篇《登高》作者:杜甫朝代:唐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虽然此诗并非直接描写逍遥悠闲的生活状态,但其中所表达的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与隐逸之志相呼应,蕴含了人生沉浮、逍遥

关于闲的诗词

关于闲的诗词(第1篇)关于闲的诗词一、引言“闲”字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下面,将通过几首经典的古诗词,带您领略古人笔下的“闲”情逸趣。二、古诗词欣赏《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作者:杨万里,南宋文学家、诗人。朝代:宋代。解析:此诗描绘了初夏时节闲居乡野的悠然自得生活场景,透露出诗人的闲适与自在。《约客》 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作者:赵师秀,南宋诗人。朝代:宋代。解析:此诗描绘了梅雨季节的乡村景象,通过“闲敲棋子”的细节,表现出诗人的悠闲与宁静。

10首描写隐居生活的经典诗词 探寻陶渊明王维等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隐居高手的古诗词,这些诗词展现了隐者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形象。文章列举了多首古诗,包括《归园田居》、《江雪》、《寻隐者不遇》等,并详细解析了每首诗的背景、内容和意境。文章还介绍了这些诗词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柳宗元、贾岛等著名诗人的隐逸生活。这些诗词不仅具有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阅读这些诗词,可以感受隐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他们内心的淡泊与自在,同时也给人以人生哲理的启示。

探寻卧羲皇意象 10首隐逸诗词中的精神家园与文化传承

本文介绍了关于卧羲皇的古诗词的几篇文章,这些文章通过解析和创作诗词,探索了卧羲皇的象征意义、诗词中的卧姿意象、静谧之境以及隐逸之韵。虽然直接描写卧羲皇的诗词并不多见,但可以通过那些流传千古的诗篇,寻找到与之相关的韵味和寓意。这些诗词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卧羲皇的形象与精神,让我们感受到其深邃的内涵和魅力。同时,这些诗篇也让我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从容的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描写魏晋时期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魏晋时期的诗词进行描述,介绍了不同诗人及其作品,展示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才情和智慧,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文章所包含的诗词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还有对友情、爱情和人生的感悟。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韵味和魅力的魏晋时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文化。本文介绍了魏晋时期的诗词,涵盖了不同诗人的作品,展示了魏晋文人的才情和智慧,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文章通过丰富的诗词内容,呈现了一个充满韵味和魅力的魏晋时期,让读者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一

探寻古典诗词中的牧童意象 10首描写牧童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主要是介绍古代诗词中描绘牧童的佳作。这些诗词的作者、朝代、内容和解析如下:本文所列举的牧童题材古诗词,生动描绘了牧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在田间地头放牧的悠闲自在。这些诗词的作者包括吕岩、李涉、白居易、萨都剌、司马光、郑清之、韦应物等著名诗人。他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牧童的朴素生活、天真烂漫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些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古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牧童形象在古代诗词中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形象,其形象在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些诗词通过描绘牧童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生活情趣和自然景色的美好。同时,这些诗词也让我们了

古诗词中描写草木的10首经典作品及其生命哲思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描写草木的诗词,包括多篇文章内容。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草木的生命力、美丽以及与自然、人生的关系。文章列举了多首以草木为描写对象的诗词,并对每首诗词进行了原文及解析。这些诗词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生命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通过欣赏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感受草木所蕴含的生命力和美感,并从这些诗词中汲取灵感和力量,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描写隐居的诗词

本文提供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在阅读这些描写隐居的诗词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慰藉。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描绘了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具有文学价值,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这些诗词,我们能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的内心平静和自由。这

安闲自得

安闲自得是一个形容人心态平静、自在、无拘无束的形容词短语,强调个体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安闲自得并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可追溯到古代文化中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近义词包括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等,反义词包括忧心忡忡、心烦意乱等。在使用安闲自得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在不应该悠闲自在的场合或对象上,或在贬低或嘲讽的语境中滥用。

安闲自在

安闲自在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描述人或事物在身心上处于轻松、舒适、无拘无束的状态。它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自由,没有压力和束缚感。该成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用来形容生活悠闲、心境平和的人或场景。其近义词有悠闲自得、悠然自若、逍遥自在等。反义词包括忙碌奔波、疲惫不堪、焦虑不安等。使用安闲自在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能用来形容工作或学习上的忙碌状态。例句中展示了安闲自在的正确用法,表达了人们享受生活的状态。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