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之肆
读音
bào yú zhī sì
含义
- 鲍鱼:指咸鱼,古代因保鲜技术有限,咸鱼容易散发腥臭味。
- 之:助词,相当于“的”。
- 肆:店铺、市场。
整体含义:指卖咸鱼的店铺,比喻环境恶劣、风气败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中而逐渐被同化的现象。
典故
- 《孔子家语·六本》: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意思是:和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像进入充满芝兰香气的屋子,时间久了就闻不到香气,因为自己也被同化了;和品行低劣的人相处,就像进入卖咸鱼的店铺,时间久了就闻不到臭味,因为自己也习惯了。 - 《说苑·杂言》:
类似记载,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告诫人们要谨慎交友。
近义词
- 乌烟瘴气:形容环境混乱、风气败坏。
-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的地方。
- 同流合污:指随波逐流,与坏人一起做坏事。
- 近墨者黑:接近坏人容易受其影响。
反义词
- 芝兰之室:比喻品德高尚的环境。
- 清雅之地:指洁净高雅的地方。
- 出淤泥而不染:形容不受恶劣环境影响,保持高尚品格。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不爱学习,整天和一群逃课的孩子玩,真是“鲍鱼之肆”啊!
- 妈妈说,不要和爱撒谎的小朋友玩,不然会变成“鲍鱼之肆”。
-
小学高年级:
- 这个网吧环境很差,烟雾缭绕,简直是“鲍鱼之肆”。
- 他以前很乖,但自从交了坏朋友,就像进了“鲍鱼之肆”,变得爱打架了。
-
初中:
- 有些网络论坛充斥着谩骂和谣言,简直是现代版的“鲍鱼之肆”。
-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能让学生陷入“鲍鱼之肆”般的环境。
-
高中:
- 某些娱乐场所鱼龙混杂,长期出入其中,难免如入“鲍鱼之肆”。
- 他原本是个正直的人,但在那个腐败的公司待久了,竟也习惯了“鲍鱼之肆”的风气。
-
大学及以上:
- 学术界若被功利主义侵蚀,便会沦为“鲍鱼之肆”,丧失求真精神。
- 社会风气若不加引导,某些行业可能成为藏污纳垢的“鲍鱼之肆”。
错误用法
-
误用为“鲍鱼之宴”:
- ❌ 错误:这家餐厅的海鲜很贵,简直是“鲍鱼之肆”。(正确应为“鲍鱼之宴”)
- ✅ 正确:这家餐厅环境嘈杂,乌烟瘴气,简直是“鲍鱼之肆”。
-
误用为形容美食:
- ❌ 错误:这家店的鲍鱼特别好吃,真是“鲍鱼之肆”。(成语不含褒义)
- ✅ 正确:这家店卫生条件极差,进去就像进了“鲍鱼之肆”。
-
误用为形容人多:
- ❌ 错误:商场里人山人海,简直是“鲍鱼之肆”。(应形容环境恶劣,而非拥挤)
- ✅ 正确:这个黑市充斥着假货和骗子,简直是“鲍鱼之肆”。
-
误用为形容奢华:
- ❌ 错误:他的豪宅装修豪华,简直是“鲍鱼之肆”。(成语不含奢华之意)
- ✅ 正确:那个赌场乌烟瘴气,进去就像进了“鲍鱼之肆”。
-
误用为形容臭味:
- ❌ 错误:垃圾场很臭,简直是“鲍鱼之肆”。(成语侧重环境对人的影响,而非单纯臭味)
- ✅ 正确:他原本很正直,但在那个腐败的圈子里待久了,竟也习惯了“鲍鱼之肆”的风气。
总结:“鲍鱼之肆”强调环境对人的负面影响,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
鲍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鲍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等详细信息。鲍是一种生活在海中的软体动物,其贝壳椭圆形,肉可食用,贝壳可入药称石决明。另外,鲍也用作姓。此外,文中还提及了鲍的其他含义,如盐腌的鱼店、鲍鱼肆等。
描写旱莲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描述了关于描写旱莲的古诗词的多个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旱莲的美丽、坚韧与高洁品质。文章通过引用多首古诗词,包括唐代白居易、宋代苏辙、元代王冕、明代唐寅和清代查慎行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以及现代诗和自创诗词,描绘了旱莲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生命力、孤芳自赏的品质和清芬幽香的韵味。文章最后总结,旱莲虽不如其他花卉那样被广泛赞颂,但其在人们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以其坚韧和美丽的特质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敬意。
描写仙人掌的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仙人掌的古诗词的文章内容。文章从不同角度出发,尝试创作以仙人掌为题材的文章,并引用古诗词来描绘仙人掌的诗意。文章通过几首古诗来展示仙人掌的坚韧与生命力,并结合现代创作进行描述。虽然古诗词中并不多见以仙人掌为主题的作品,但可以通过自然哲理和象征性意象来感受其生命力和不屈精神。文章还通过现代诗词语言来描绘仙人掌的美丽与独特之处,展现其坚韧生命的诗意。整体上,本文赞美了仙人掌的坚韧与生命力,并表达了对其美丽与独特之处的欣赏。
鲍鱼之次
本文介绍了成语“鲍鱼之次”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环境或场所的污浊、恶劣,源自古代饮食文化中的鲍鱼存放仓库的腥臭气味。文章还介绍了其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同时指出了错误用法一和错误用法二,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明确区分其含义和用法。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一句成语,拼音是bái shā zài niè,yǔ zhī jù hēi。它的含义是原本纯洁的事物或人,放在不良环境中容易受到影响而改变自己。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鹤鸣》。其近义词包括潜移默化、近墨者黑等,反义词为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等。该成语常用来描述环境对人的影响,或者个体容易受到周围人或环境改变本性的情况。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形容个体本身的特质或性格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该成语强调了环境对个体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不良环境中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和本色。
狗恶酒酸
狗恶酒酸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ǒu è jiǔ suān,形容社会环境恶劣导致人们无法安心享受美好的事物或服务。该成语源于古代寓言故事,描述因附近凶猛的狗导致酒店生意受影响,酒因无人问津而变酸。其含义用于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风气恶劣等导致公共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近义词包括民不聊生、世道人心、民怨沸腾等。反义词为风清气正、安居乐业、民心所向等。在使用成语时需避免滥用、误解和搭配不当等错误。
暗室不欺
暗室不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àn shì bù qī,意指在无人知晓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守道德和诚信的原则,不做欺骗或虚假行为。这一成语源自古代的道德故事,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诚实正直的品质。其近义词包括诚实守信、坦诚相待和忠诚老实等,反义词则是欺上瞒下、虚伪欺诈和背信弃义等。在使用时需注意成语的准确含义和用法,避免滥用、误用或与原意相反的情况。暗室不欺是形容个人品德的成语,强调个人在无人监督时的道德自律。
出污泥而不染
本文介绍了成语“出污泥而不染”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能够从污浊的环境中脱离出来,保持清白和高尚的品格。出处涉及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荷花形象,并强调清白和纯洁的品质。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与之相关的词语和用法注意事项。
灰烟瘴气
本文介绍了“灰烟瘴气”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空气污浊、烟雾弥漫的景象,常用来描述环境恶劣或气氛阴沉的场合。其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能源于对古代阴暗、恶劣环境的描绘。在例句中,文章给出了多个使用该成语的场景。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场景。
虎穴狼巢
“虎穴狼巢”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ǔ xué láng cháo,用来形容环境极端恶劣、充满危险与挑战的地方。典故源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及古代传说。近义词有“龙潭虎穴”、“九死一生”等,反义词为“安居乐业”、“平安无事”等。该成语可用于形容环境恶劣、勇猛无畏等情境,但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