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河山:成语详解
读音
bàn bì hé shān
含义
- 半:一半,部分。
- 壁:墙壁,引申为“疆域”或“国土”。
- 河山:河流与山脉,代指国家领土。
整体含义:指国家领土的一部分,通常形容国家在战乱或分裂时期丧失大片土地,仅剩部分疆域。
典故
- 南宋时期:南宋偏安江南,北方被金国占领,文人常用“半壁河山”形容国家仅剩南方领土。
- 《宋史》:“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仅存半壁河山。”
- 明代诗词:如“半壁江山留战血,一鞭风雨送归舟”,形容战乱后的残破国土。
近义词
- 残山剩水:形容国土残破不全。
- 偏安一隅:指统治者苟安于部分领土,不思进取。
- 山河破碎:形容国家分裂或遭受严重破坏。
反义词
- 一统天下:指国家完全统一。
- 金瓯无缺:比喻国土完整无缺。
- 四海升平:形容国家安定,疆域完整。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南宋时,中国只剩下半壁河山。(简单解释)
- 小学高年级:战争让这个国家失去了半壁河山,人民流离失所。
- 初中:岳飞立志收复半壁河山,却遭奸臣陷害。
- 高中:在民族危亡之际,许多志士为收复半壁河山而奋斗。
- 大学及以上: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分裂的半壁河山终将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
(更多例句可根据不同年级需求扩展)
错误用法
- 形容个人财产:❌“他家破产后,只剩半壁河山。”(错误,仅用于国家或大范围领土)
- 比喻部分成绩:❌“这次考试我只拿到半壁河山的分数。”(不适用)
- 指代小范围区域:❌“我们小区被拆了一半,真是半壁河山。”(范围太小,不恰当)
总结:“半壁河山”多用于历史、政治语境,形容国家领土的丧失或分裂,不可随意用于日常生活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国家的十大诗词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国家的十大诗词的摘要,这些诗词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主题和不同情感,但都共同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些诗词以描绘国家为主题,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国家的壮丽景色、人民的爱国情怀以及历史文化的悠久和辉煌。其中涉及的诗人有王之涣、杜甫、李煜、王安石等,他们用自己的笔触展现了国家的不同面貌和情感体验。此外,这些诗词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总之,这些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去欣赏、传承和珍藏。
描写爱国精神的古诗词
描写爱国精神的古诗词(第1篇)描写爱国精神的古诗词一、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文天祥,宋末元初。解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面对国破家亡的苦难和人生困境的深深痛苦与感慨。作者身处乱世,一身历经千难万险,家国不存,深感无奈。诗歌用风雨中飘摇的山河与风雨中挣扎的浮萍作为象征,展现出诗人面对命运的强烈挣扎和深深爱国情怀。二、杜甫《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杜甫,唐代。解析:此诗描绘了国家战乱后的景象,虽然国家破碎,但山河依旧。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悲痛之情,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此诗既表达了
描写爱国的古诗词大全
描写爱国的古诗词大全(第1篇)描写爱国的古诗词大全一、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文天祥,字履善,自号五岳山人。元朝诗人、官员、抗元名将。朝代:宋朝解析:此诗是文天祥被俘虏后所作,展现了他在艰难困苦中仍然心怀国家、不畏牺牲的精神。诗中通过“干戈寥落四周星”表达出战争的漫长和惨烈,以及个人对国家的忠心。“山河破碎风飘絮”则是文天祥对自己祖国的深情诉说,对于祖国的深沉忧思,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他的爱国情怀。二、陆游《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作者: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朝
一首描写爱国的古诗词
本文所撰写的文章围绕着“爱国情怀的古诗词”展开,主要介绍了五首不同的爱国古诗词,包括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以及文天祥的另一首诗《扬眉剑出鞘》。这些诗词都以不同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们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深深眷恋。他们或感叹国家的命运,或表达对国家统一的热切期盼,或将自己的赤诚之心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在情感上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共鸣,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五首描写爱国情怀的古诗词,包括陆游、文天祥、岳飞和辛弃疾的作品。这些诗词表达了诗人们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对国家
描写不认国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不认国的诗词及其解析。包括陆游、文天祥、岳飞、李煜、辛弃疾等人的诗词作品,以及陈陶、李贺等唐代诗人的相关诗词。这些诗词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深忧虑和感慨,以及对民族苦难的沉痛体验。文章通过摘要的方式,概括了每篇诗词的作者、朝代、诗词原文及解析,突出了诗词中表达的不认国情怀。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这些饱含爱国情怀的诗词作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
描写爱国的古诗词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爱国的古诗词的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爱国的古诗词,包括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陆游的《示儿》、屈原的《离骚》、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等名篇。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其他描写爱国的古诗词,如顾炎武的《日知录》诗篇、《北山移文》、佚名的《破阵子·岳飞行》等。这些诗词都以爱国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与追求。他们通过豪放的情怀、忠诚的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展现了爱国将士的英勇事迹和壮志豪情。此外,还介绍了李煜的《破阵子》、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和于谦的《岳忠武王祠》等诗词,这些诗词虽然背景、情境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们对国
描写爱国的诗词古代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古代描写爱国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古代诗词中的爱国情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和岳飞《满江红·写怀》体现了抗敌卫国的豪情壮志;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其深深的无奈与哀愁;苏泂的《和文潜题江亭五绝句·和文潜游湖不赴》、黄庭坚的《题大庾岭北驿》、陈陶的《陇西行》和王昌龄的《出塞》等诗词,以不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与热爱。此外,李清照《夏日绝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等作品也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才华与情感,更传递了浓烈的爱国情感和坚定
关于国破古诗词
关于国破古诗词(第1篇)关于国破古诗词的探析自古以来,古诗词便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明珠,其中不乏描绘国家兴衰、社会变迁的篇章。以下将围绕“国破”这一主题,列举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春望》作者:杜甫(唐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解析:杜甫的《春望》描绘了国家动荡后的景象。首句“国破山河在”即以鲜明的画面展示出国土沦陷、满目疮痍的悲惨现状,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述反衬出人事的凋零和世态的苍凉。接着“城春草木深”更以荒芜之景来揭示战乱带来的灾难。整首诗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深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二、《登高》作者:杜牧(唐代)九日
关于中兴的诗词
关于中兴的诗词(第1篇)关于中兴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有众多文墨记述。其历史跨越诸朝代,抒发了不同时代的壮志情怀和忧国之思。以下是数篇古诗词的列举和解读,围绕中兴主题。《南园春晓中兴词》 郑思肖(宋末元初)原文:中兴诸将谁降敌,定国安邦复旧疆。铁马金戈驱虎豹,旌旗蔽日映斜阳。解析:此诗描绘了南宋末年,面对外敌入侵,有志之士挺身而出,力图恢复旧日疆土的壮志情怀。郑思肖以诗为笔,描绘了中兴将领们的英勇形象。《中兴歌》 李纲(北宋)原文:天启中兴事业宽,江山壮丽景新观。君王励精求治理,万众齐心展宏愿。解析:李纲的《中兴歌》表现了作者对国家中兴的期许与热情。诗中赞扬君王的励精图治和民众的同心同德。《中兴乐
半壁山河是什么意思 成语解析与正确用法指南
半壁山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n bì shān hé,用来形容战争或灾难中地区或国家的严重损失和破坏。它源于古代中国历史典故,形容领土被分割或遭受巨大破坏。这个成语含有荒凉、破败的意味。半壁山河的近义词有残山剩水、一隅之地、断壁残垣等,反义词有国泰民安、完整无缺。使用时应确保场合和语境与其含义相符,避免滥用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