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百孔千疮」详解
读音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含义
- 百、千:形容数量极多。
- 孔:窟窿、漏洞。
- 疮:伤口、溃烂之处。
- 整体含义:比喻事物破损严重,问题极多,难以修复。
典故
-
《后汉书·张衡传》:
- 原文:“百孔千疮,随乱随失。”
- 指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国家制度崩坏,如同满身疮痍,难以治理。
-
《晋书·王导传》:
- 东晋初年,国家历经战乱,经济凋敝,王导形容当时的局势为“百孔千疮”,需逐步修补。
-
唐代韩愈《与孟尚书书》:
- 韩愈在信中感慨儒学衰微,社会风气败坏,称“圣人之道,百孔千疮”,呼吁复兴儒学。
近义词
- 千疮百孔:与“百孔千疮”同义,形容破损严重。
- 满目疮痍:多指战争或灾害后的惨状,强调视觉上的破败。
- 支离破碎:形容零散残缺,不成整体。
- 残缺不全:指事物不完整,有缺失。
反义词
- 完好无损:形容事物完整,没有损坏。
- 固若金汤:比喻防御坚固,无懈可击。
- 坚不可摧:形容极其坚固,无法破坏。
- 完美无缺:指事物毫无瑕疵,十分完美。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我的作业本被弟弟撕得百孔千疮,老师看了直摇头。
- 这个玩具摔了很多次,已经百孔千疮了。
- 老房子的墙壁百孔千疮,看起来快要倒了。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经过战争的摧残,这座城市变得百孔千疮。
- 他的计划漏洞百出,简直百孔千疮。
- 这台老电脑运行缓慢,系统百孔千疮,该换了。
初中
- 公司的管理制度百孔千疮,急需改革。
- 这篇论文逻辑混乱,论证百孔千疮,需要重写。
- 他的谎言被揭穿后,整个故事变得百孔千疮。
高中及以上
- 封建社会的统治体系在近代已百孔千疮,最终走向崩溃。
- 金融风暴后,该国的经济体系百孔千疮,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
- 他的道德观早已百孔千疮,再也无法赢得人们的信任。
文学化表达
- 战后的村庄百孔千疮,断壁残垣间,唯有野草疯长。
- 她的心被背叛刺得百孔千疮,再也无法愈合。
- 这部法律执行多年后,漏洞渐显,如今已是百孔千疮。
比喻用法
- 这个团队的合作关系百孔千疮,随时可能解散。
- 他的健康因长期熬夜而百孔千疮,医生建议他彻底休息。
- 这家公司的信誉因丑闻而百孔千疮,股价暴跌。
- 古代城墙历经战火,如今百孔千疮,只剩残垣断壁。
- 他的理论被学术界批得百孔千疮,毫无说服力。
错误用法
-
错误场景:形容人的外貌
- ❌ 他脸上长了很多痘痘,看起来百孔千疮。(应使用“满脸痘痘”或“皮肤粗糙”)
-
错误场景:形容轻微损坏
- ❌ 这本书的封面有点磨损,已经百孔千疮了。(应使用“有些破损”)
-
错误场景:形容抽象事物的优点
- ❌ 这个方案虽然百孔千疮,但仍有可取之处。(矛盾,应使用“虽有不足”)
-
错误场景:形容人的性格
- ❌ 他性格百孔千疮,很难相处。(应使用“性格缺陷多”或“脾气古怪”)
总结:“百孔千疮”多用于形容事物破损严重或问题极多,不适用于轻微损坏或抽象优点,也不宜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或性格。
你可能感兴趣
断壁残垣
本文介绍了“断壁残垣”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描述建筑物被破坏后的残余景象,通常指墙壁断裂、房屋倒塌等。它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同时,本文还介绍了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错误用法。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断壁残垣”这一成语。
洞彻事理
洞彻事理的读音为【dòng chè shì lǐ】,表示深入透彻地理解事物。该成语形容人的智慧和洞察力敏锐,能迅速理解复杂事物并做出正确判断。它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在古代文献中常出现。近义词包括洞察秋毫、明察秋毫等,反义词则包括懵懂无知、浅尝辄止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或在不当场合使用,并与“透彻了解”区分使用。洞彻事理能力的人能够洞察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有助于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
百品千条
百品千条的读音为bǎi pǐn qiān tiáo,表示物品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形容事物丰富多彩。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它的近义词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等,反义词为单一乏味。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商品、画作、菜品、电影剧情等的丰富多彩。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和与其他成语混淆。
方来未艾
方来未艾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āng lái wèi ài。它表示未来的趋势或发展还在继续中,尚未结束,有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态势。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的相关表述。方来未艾的近义词包括持续发展、不断进步、蒸蒸日上和欣欣向荣等,反义词包括停滞不前、偃旗息鼓、昙花一现等。该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事物或现象的发展不断向前,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进步的可能性。但是,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对方来未艾的错误使用。
千年一律是什么意思
千年一律是一个成语,形容事物长期保持不变的规律或模式,暗示缺乏新的发展或创新。这个成语源于对时间、历史和自然规律的观察。它常用于描述经历了漫长岁月仍保持不变的事物。然而,它不应滥用,特别是用于描述短暂事物或误用于积极创新的场合。误用该成语可能会导致传达的意思与实际不符。在语境中,应谨慎使用并搭配其他词语以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弹丸黑子
弹丸黑子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án wán hēi zi",用于形容事物的小巧或微不足道。其典故最早出自《庄子·杂篇·庚桑楚》中的“弹丸之功”,原意形容技艺的微小。后来,这个成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书法、绘画等,以表达对事物微小程度的赞美或感慨。其近义词包括微不足道、渺小无闻和纤毫之微,反义词则为硕大无朋、庞然大物和巨大无比。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我们应该避免用弹丸黑子来贬低或轻视某人或某物,正确的用法是表达对事物微妙之处的赞美或感慨。
朽木粪土是什么意思
朽木粪土的读音读音:xiǔ mù fèn tǔ,其中“朽”为第三声,“木”、“粪”、“土”均为第四声。朽木粪土的含义“朽木粪土”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无用或无价值,如同腐朽的木头和低贱的泥土一样。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已经毫无用处或毫无价值的人或事物,或者形容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状况。朽木粪土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道德境界。而“朽木粪土”则被用来形容那些品德低下、道德败坏的人,他们如同腐朽的木头和低贱的泥土一样,毫无价值可言。此外,“朽木粪土”也与古代的丧葬文化有关。在古代,人们认为死后的身
大厦将倾
“大厦将倾”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dà shà jiāng qīng,指组织、机构或国家等即将面临崩溃或严重危机的状态。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国历史,用高大的建筑象征国家和朝廷的稳定和繁荣。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危如累卵、岌岌可危等,反义词有安如泰山、稳如磐石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用词不当、误用对象、语境不符和搭配不当等错误。只有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才能充分发挥其表达效果和语言魅力。
泛滥成灾
“泛滥成灾”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事物过多或过度泛滥,给社会或个人带来严重的灾难或损失。此成语源于古代洪水灾害,现用于形容各种不良后果。其近义词包括水满金山、泛滥无度等,反义词则为恰到好处、适度有度等。文章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详细解释、例句及错误用法示例。例如近年来网络虚假信息泛滥、商业广告过度宣传等问题。正确理解和运用“泛滥成灾”,有助于人们准确表达事物过度扩张带来的不良后果。
百折千回
百折千回的读音为bǎi zhé qiān huí,形容经历多次挫折和困难后仍然坚持努力,不放弃。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面对困难的情节。百折千回的近义词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等,反义词包括“一蹶不振”和“半途而废”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消极、悲观的描述,并要注意语境的合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