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露野
读音
bái gǔ lù yě
含义
- 白:白色,形容尸骨的颜色。
- 骨:骨头,指死者的遗骸。
- 露:暴露,未被掩埋。
- 野:野外,荒郊。
整体含义:形容战争或灾难后,尸骨暴露在荒野,无人掩埋的惨状,常用来比喻战乱或灾祸带来的悲惨景象。
典故
- 《史记·项羽本纪》:
楚汉相争时,项羽战败,乌江自刎,汉军追击楚军,导致大量士兵死亡,尸横遍野,无人收殓,形成“白骨露野”的景象。 - 曹操《蒿里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描写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尸骨遍地的凄凉场景。 - 杜甫《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借古讽今,反映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近义词
- 尸横遍野:形容战场上或灾难后尸体遍布的景象。
- 血流成河:形容杀戮惨烈,血流遍地。
- 哀鸿遍野:比喻灾民流离失所,四处哀鸣。
- 十室九空:形容战乱或灾害后人口锐减的惨状。
反义词
-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 丰衣足食: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安居乐业:社会稳定,人民幸福。
- 太平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古代打仗时,很多士兵战死,白骨露野,非常可怕。
- 妈妈说,战争会让很多人失去家园,甚至白骨露野。
-
小学高年级:
- 曹操的诗里写“白骨露于野”,让我们知道战争有多残酷。
- 历史书上说,古代战乱时,白骨露野,百姓苦不堪言。
-
初中:
-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白骨露野,百姓流离失所。
- 杜甫的诗描绘了战争后的惨状:“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
高中:
- 白骨露野的景象,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
- 曹操在《蒿里行》中用“白骨露于野”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
大学及以上:
- 在历史研究中,白骨露野的现象常被用来分析古代战争的破坏力。
- 文学作品中的“白骨露野”不仅是写实,更是对和平的呼唤。
错误用法
-
形容普通死亡场景:
- ❌ 错误:医院里有很多病人去世,真是白骨露野。
- ✅ 正确:医院里有很多病人去世,让人悲痛,但不适用“白骨露野”。
-
形容自然灾害但不涉及大量死亡:
- ❌ 错误:台风过后,树木倒塌,白骨露野。
- ✅ 正确:台风过后,树木倒塌,一片狼藉。
-
夸张日常小事:
- ❌ 错误:考试太难了,教室里白骨露野。
- ✅ 正确:考试太难了,同学们都垂头丧气。
-
误用为褒义:
- ❌ 错误:战士们英勇作战,白骨露野,真是壮烈!
- ✅ 正确:战士们英勇作战,牺牲惨重,令人痛心。
-
混淆近义词:
- ❌ 错误:这个游乐场人山人海,白骨露野。
- ✅ 正确:这个游乐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长平的诗词
长平,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境内,是中国古代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被用来象征战争、悲壮和历史的变迁。众多描绘长平的诗词涵盖了其历史、自然风光和英雄情怀等多个方面。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笔触展现了长平古道的战争残酷、壮丽山河的美景、以及英雄的悲壮情感。同时,这些诗词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反思与怀念,体现了文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向往。长平,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是文人墨客的灵感之源,也是历史与自然的交响。
描写古战场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古战场的诗词,包括《从军行七首·其四》、《古战场文》、《凉州词》等。这些诗词以古战场为背景,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壮,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慨。文中还提到了岳飞创作的《铁马冰河》等作品,展现了古代将士们为国捐躯的壮烈场面。此外,还有一些自创的诗词如《古战场怀古》、《战地春望》等,表达了作者对英雄和战争的反思与哀思。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珍视生命。
描写古战场凄凉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古战场凄凉的诗词及其解析。涵盖了从唐代到清代的诗人的作品,如李白、陈陶、陆游、王昌龄、高适、辛弃疾、李贺、岳飞、冯梦龙、杜牧、苏泂、贾岛、吴师道等。这些诗词通过描绘战场、边塞、荒野等凄凉景象,以及战士的英勇与悲壮,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残酷、历史的沧桑和生命的珍贵的感慨。通过对这些诗词的理解与鉴赏,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文学的艺术之美,同时也能对战争与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这些诗词虽然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战场的凄凉与壮烈、历史沧桑和生命无常的情感,既有直接的战争场面描绘,也有间接的场景和情绪渲染,均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珍贵。
关于战场的诗词
关于战场的诗词(第1篇)关于战场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描绘壮志的重要题材。以下是根据“关于战场的诗词”这一主题,精选的几首古诗词,包括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秦时明月汉时关诗词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作者:王昌龄(唐代)朝代:唐解析:此诗以秦汉为背景,描绘了边疆战场的景象。首句即以“秦时明月”和“汉时关”引出对战场漫长历史和浩大空间的表现,暗示了战争的持久与频繁。“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了将士们的离家之远与征战之苦。“龙城飞将”象征了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并暗示着战胜外敌的信心和决心。全诗将现实主义和爱国热情融合得淋漓尽致,抒发了诗人
中国古代战争诗词精选 10首描写铁血丹心的经典名篇与历史背景解析
本文介绍了古代诗词中描写战场的篇章,通过赏析不同诗篇的内容和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英勇、悲壮和无奈。文章强调了这些诗词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类精神的赞美。在今天这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并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们。本文介绍了古代诗词中描写战场的篇章,赏析了不同诗篇的情感和内容,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文章强调了这些诗词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描写战斗的古诗词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战斗的古诗词的鉴赏文章。文章选取了五篇描写战斗的古诗词,每篇诗词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考。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战斗的场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壮,同时也表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对国家的忠诚。这些古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如烽火、铁骑、旌旗、战鼓等意象的运用,再现了战争的场面。同时,通过壮志豪情的表达,赞美了战士们的英勇和坚毅。此外,这些诗词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时代背景的关注和思考。这些古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战斗的激烈和悲壮,也让我们思考战争与和平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感受时代的氛围,体会
中国古代战争诗词精选 从《诗经》到明清的10首经典战争诗赏析
本文介绍了五篇描写战争古诗词的内容,包括汉乐府《出塞》、杜甫《春望》、曹松《庚午岁广德王新治行殿紫极宫手植青松课罚戏赠郡府僚友》等古诗词,通过对战争的不同角度和层面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文学艺术的价值,更是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在今天这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反思战争,让这些古诗词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记忆。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些独特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如《凉州词》中的荒凉的边疆景象和孤城的寂寞、《从军行》中的战士思乡之情等,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光辉和深沉的悲悯。
起死人,肉白骨是什么意思
“起死人,肉白骨”是一个成语,拼音为qǐ sǐ rén,ròu bái gǔ,形容医术高超或某人的力量强大能创造奇迹。其源自古代医术传说,典故中的华佗神医等人物使其更具生动性。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回天之力、死而复生、妙手回春等。反义词包括置之死地、不可救药等。在使用时需避免过度夸张或滥用,应根据具体语境和含义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描写战争的古代诗词
该文章主要介绍了描写战争的古代诗词。文章中,从不同角度和方式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辛,同时也展现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文章选取了五篇古代诗词,每篇诗词都有详细的原文、解析以及背景介绍。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更是历史的见证和记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描写战争的诗词两句
文章摘要如下:这篇文章列举了五篇关于描写战争的诗词,这些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激烈与混乱。首篇列举了两句诗词并解析了其含义和背景;第二篇描述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第三篇展现了英雄在战争中的英勇与决心;第四篇描绘了战争与离别之情的痛苦;最后一篇则表达了战争与乡愁的深情。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