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待命是什么意思

枕戈待命的读音枕戈待命,读音为"zhěn gē dài mìng"。枕戈待命的含义“枕戈待命”是指战士们枕着武器,等待命令。它用来形容战士们或其他人时刻准备着,随时准备执行任务或应对突发情况的状态。这个成语强调了高度的警觉性和准备状态。枕戈待命的典故“枕戈待命”的典故源自古代战争时期。在古代,战士们常常需要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袭击,因此他们常常枕着武器睡觉,以便在需要时立即投入战斗。这个典故反映了古代战士们高度的警觉性和对战争的准备状态。枕戈待命的出处“枕戈待命”的出处可追溯到古代的兵法著作和历史文献。例如,《左传》中就有“枕戈待旦”的记载,表示士兵们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此外,这个成语也在其他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成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语。枕戈待命的近义词整装待发:指做好充分准备,等待命令或行动…
成语 2024-09-24

枕戈待敌是什么意思

枕戈待敌的读音枕戈待敌的读音为:zhěn gē dài dí,其中“zhěn”是第三声,“gē”是第一声,“dài”是第四声,“dí”也是第四声。枕戈待敌的含义枕戈待敌,字面意思为“枕着武器等待敌人”,形容在战争或竞争环境中,时刻准备着应对敌人的攻击或挑战,具有高度的警觉性和备战状态。该成语强调了人们在面对挑战时的紧张、准备和警惕。枕戈待敌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战争时期,士兵们为了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袭击,常常在战场上枕着武器休息,以保持高度的警觉和备战状态。这种做法体现了士兵们的勇敢和决心,也成为了后来人们用来形容高度警觉和备战状态的成语。枕戈待敌的近义词严阵以待:指摆好阵势,等待敌人来袭。枕戈饮胆:形容心怀忧愤,抱恨终世。蓄势待发:指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严装待发:指做好充分准备,等待出…
成语 2024-09-24

枕戈待旦是什么意思

枕戈待旦的读音读音:zhěn gē dài dàn拼音:zhěn-gē-dài-dàn标注:zhěn(第三声)gē(第一声)dài(第四声)dàn(第四声)枕戈待旦的含义含义:该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战士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它形容杀敌的决心和斗志,也用来形容在困难面前毫不松懈,随时准备应对挑战的状态。解释:每个字都有其含义。“枕”是枕头的意思,“戈”指古代的一种兵器,“待”是等待的意思,“旦”则是天明的意思。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时刻准备着,随时准备战斗,直到黎明到来。枕戈待旦的典故典故出处: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二·祖逖传》。祖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将,他为了保卫国家,常常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与敌人作战。他这种毫不松懈、随时准备战斗的精神被后人所称赞,并逐渐形成了这个成语。典故故事:祖逖…
成语 2024-09-24

枕戈达旦是什么意思

枕戈达旦的读音读音标注:zhěn gē dá dàn发音要点:“zhěn”为第三声,音调稍微上扬。“gē”为第一声,发音清晰。“dá”为第二声,注意与“打”字区别。“dàn”为第四声,音调下降。枕戈达旦的含义“枕戈达旦”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头枕着兵器直到天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时刻保持警惕,不休息直到天亮,形容刻苦自励、刻苦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枕戈达旦的典故该成语出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二》,描述了晋代名将祖逖在北伐时期,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他常常是头枕兵器,彻夜不眠,时刻准备战斗,直至天明。这个典故体现了祖逖的忠诚和勇猛精神。枕戈达旦的近义词夙兴夜寐:形容非常勤奋和努力工作或学习,不分昼夜。辗转反侧:形容因心事重重而无法入眠。夜以继日:形容连续不断地努力工作或学习。枕戈达旦的反义词无所事…
成语 2024-09-24

枕戈尝胆是什么意思

枕戈尝胆的读音标注拼音:zhěn gē cháng dǎn。枕戈尝胆的含义“枕戈尝胆”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军事生活,形容人刻苦自励,刻苦训练,不忘国耻家仇,以图报仇雪恨。其中,“枕戈”表示随时准备作战,刻刻警醒;“尝胆”则指时刻记住曾经的苦难和耻辱,以此激励自己。枕戈尝胆的典故此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勾践卧薪尝胆,悬胆于座右,日夜思念复国雪耻,并命士兵枕戈待旦。典故中还提到勾践在吴国为奴期间所受的屈辱和磨难,以及他回国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决心和行动。这些典故都表达了“枕戈尝胆”这一成语的含义。枕戈尝胆的近义词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励,发愤读书。闻鸡起舞:形容人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励精图治:指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砥砺前行:指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断…
成语 2024-09-24

枕干之雠是什么意思

枕干之雠的读音枕干之雠的读音为zhěn gàn zhī hòu。枕干之雠的含义“枕干之雠”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用来形容深重的仇恨或宿仇。其中,“枕干”指的是将仇人的姓名写在干草上,以便随时翻阅、牢记仇怨;“之雠”则指仇恨本身。整体而言,该成语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复仇情感或对宿仇的深刻记忆。枕干之雠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的战争和复仇文化。在古代社会,人们常常将仇人的名字写在布上或枕头上,以便随时铭记复仇。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一种表达强烈仇恨和复仇欲望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深重的仇恨或宿仇。典故一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与蔺相如因误会而结下深仇大恨,廉颇曾多次试图刺杀蔺相如,但最终未能得手。后来,两人和解并共同为国家效力,但这种“枕干之雠”的仇恨却一直存在。典故二…
成语 2024-09-24

枕方寝绳是什么意思

枕方寝绳的读音读音标注:zhěn fāng qǐn shéng发音要点:zhěn为第三声,fāng为第一声,qǐn为第三声,shéng为第二声。枕方寝绳的含义“枕方寝绳”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方形的枕头和绳索作为睡眠的用具。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生活简朴,或形容人安于清贫的生活状态。在古代,这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高洁的品行,即不追求奢华享受,而注重精神上的满足和清净。枕方寝绳的典故典故一:相传古代有一位隐士,他生活简朴,以方形的枕头和绳索为寝具,不慕荣华富贵,专心于学问和修身养性。这种生活方式被后人视为一种高洁的品行。典故二:古代文人常以此成语自喻或赞美他人,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清贫生活的坚守。这种精神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枕方寝绳的近义词简朴生活:指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享受。安贫乐道:…
成语 2024-09-24

枕典席文是什么意思

枕典席文的读音拼音:zhěn diǎn xí wén注音:ㄓㄣˇ ㄉㄧㄢˇ ㄒㄧˊ ㄨㄣˊ枕典席文的含义枕典席文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以典籍为枕,以文献为席。形容人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研读经典,沉浸在学问的海洋中。枕典席文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学者刻苦钻研学问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学者,他为了更好地研读经典,常常将典籍放在枕边,将文献铺在席上,以便随时翻阅学习。他日复一日地研读,不畏艰辛,最终成为了学识渊博的大家。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人。枕典席文的近义词勤学不辍笃学不倦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博学多才枕典席文的反义词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懒惰成性枕典席文的例句他每天都枕典席文,孜孜不倦地研读经典,希望能够成为学识渊博的大家。他对于学问的追求非常执着,真正…
成语 2024-09-24

甄心动惧是什么意思

甄心动惧的读音甄心动惧的拼音是 zhēn xīn dòng jù。甄心动惧的含义甄心动惧,字面意思为“真心触动恐惧”。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事或某物所引发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对某种恐惧或惊吓的强烈感受。具体来说,当某事或某物令人心生畏惧、感到惊慌失措时,我们就可以说它“甄心动惧”。甄心动惧的典故“甄心动惧”这一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义和历史语境中推测其可能的来源。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诗文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其中不乏对恐惧、惊吓等情绪的描绘。因此,这个成语可能是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逐渐形成的。此外,历史上的一些典故和故事也可能与该成语有关,但由于缺乏确凿的史料,无法给出具体的典故。甄心动惧的近义词惊心动魄:形容令人震惊、恐惧的事情。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心神不宁的状态。提心吊胆:形容心神不安、…
成语 2024-09-24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