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

知止不殆的读音知止不殆的读音为zhī zhǐ bù dài。知止不殆的含义知止不殆,指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其中,“知止”表示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不殆”则表示不会遭遇危险或灾祸。知止不殆的典故典故一:在古代,有一位智者名叫老子,他曾经说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句话意味着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知止不殆”这个成语。典故二:在《易经》中,有“遁卦”一卦,讲述的是退避、隐遁的智慧。其中也包含了知止不殆的思想,即当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该懂得适时退让,避免危险。知止不殆的近义词知足常乐适可而止明哲保身见好就收知足不辱这些词语都含有适可而止、避免过犹不及的意思。知止不殆的反义词贪得无厌得意忘形不知进退肆无忌惮这些词语都表示不知适可而止,容易…
成语 2024-09-2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什么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读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读音为:zhī zhī wéi zhī zhī wéi。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含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一句古语,意思是知道自己知道的东西就明确地表达出来,不知道的东西就不要装作知道。这句话强调了诚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告诫人们不要不懂装懂,要虚心学习,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典故这句话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了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其中,诚实和谦虚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被用来告诫人们要诚实面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要虚伪和装作自己懂得一切。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典故中涉及到这句话。比如《论语》中就有类似的表述,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还有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如…
成语 2024-09-25

知遇之恩是什么意思

知遇之恩的读音知遇之恩的拼音是:zhī yù zhī ēn。知遇之恩的含义“知遇之恩”指的是得到知音或知己的赏识和提携的恩情。其中,“知遇”指的是得到知己的赏识或提拔,“之恩”则强调了这种恩情的深厚和重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事业或生活中得到了他人的重要帮助和赏识,从而获得了成功或成长的机会。知遇之恩的典故“知遇之恩”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故事。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左传》中记载的“伯牙绝弦”的故事。伯牙是一位古代的音乐家,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知音钟子期的赏识和提携,两人结为知己。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感到失去了知音,便将琴弦剪断,表示不再弹奏琴弦,以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遇之恩的感激。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典故和故事都与“知遇之恩”相关,如《史记》中记载的“管鲍之交”、“三顾茅庐”等故事,都表…
成语 2024-09-25

知易行难是什么意思

知易行难的读音知易行难,读音为 zhī yì xíng nán,其中“知”和“行”分别代表知识和行动。知易行难的含义“知易行难”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有些事情虽然理论上看似简单易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非常困难。它强调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知易行难的典故“知易行难”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智慧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智者与一个年轻人的对话。智者告诉年轻人,有些事情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古代的治国策略或道德规范。知易行难的近义词纸上谈兵:指只在纸上谈论作战策略,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空谈误国:指只谈论而不付诸实践,会误事或误国。口说无凭:指只有口头说而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来证明其真实性。言之不预:指虽然有好的想法或计划,但实际…
成语 2024-09-25

知一万毕是什么意思

知一万毕的读音知一万毕,读音为zhī yī wàn bì。知一万毕的含义“知一万毕”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掌握了主要的,其余的也就容易理解了。它强调了掌握核心知识或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在掌握了基础之后,其他相关内容会变得相对简单易解。知一万毕的典故“知一万毕”的典故出自《庄子·天下篇》。在古代,人们认为掌握了“一”即基本原理和原则,就可以推知其他事物,从而“万”事皆可解决。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对某一领域有深刻理解和掌握的人。知一万毕的近义词融会贯通:指对某一学问或技能掌握得非常熟练,能够融会贯通地应用。举一反三:指从一件事情类推出其他许多事情。触类旁通: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后,能够推知同类的其他事物。知一万毕的反义词一无所知:指对某事或某领域完全不了解。支离破碎:形容事物不完整、零散…
成语 2024-09-25

知羞识廉是什么意思

知羞识廉的读音拼音:zhī xiū shí lián注音:ㄓ ㄒㄡ ㄕˊ ㄌㄧㄢˊ释义:懂得羞耻,知道廉洁。知羞识廉的含义“知羞识廉”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道德修养,懂得羞耻和廉洁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道德自觉和自我约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词汇。字的含义“知”:意为知道、明白。“羞”:指羞耻、耻辱。“识”:意为认识、辨识。“廉”:指廉洁、清白。综合来看,“知羞识廉”的含义是:一个人应该明白什么是羞耻和廉洁,并且要辨识并坚守这些道德原则。知羞识廉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其组成部分“羞”和“廉”的字义出发,联想到古代社会中对于道德行为的重视和对于廉洁、羞耻感的推崇。在古代社会中,道德修养被视为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志,而“知羞识廉”则是道德修养的一种体现。知羞识廉的近义词…
成语 2024-09-25

知雄守雌是什么意思

知雄守雌的读音知雄守雌的读音为:zhī xióng shǒu cí,其中“知”和“守”是动词,“雄”和“雌”是名词。知雄守雌的含义“知雄守雌”是一个古老的成语,它意味着在雄壮、刚强、积极进取的同时,也要懂得保持柔顺、内敛、不张扬的姿态。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处世之道,一种人生的哲学。具体来说,“知雄”指的是明白自己的力量和优势,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而“守雌”则是在这种追求中保持谦逊、内敛的态度,不张扬、不炫耀,保持一种低调的姿态。这种态度既能够保护自己,又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知雄守雌的典故知雄守雌这一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籍中。《道德经》中就有“知其雄,守其雌”的说法。在古代的战争中,将领们常常会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即用柔顺、内敛的方式去应对敌人的刚强和激烈,从而达…
成语 2024-09-25

知小谋大是什么意思

知小谋大的读音知小谋大读作:zhì xiǎo móu dà,其中zhì是第四声,xiǎo是第三声,móu是第二声,dà是第四声。知小谋大的含义“知小谋大”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却还要去谋划大事。这个成语的含义强调了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和目标。知小谋大的典故“知小谋大”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在古代,一些政治家和军事家常常会面临各种复杂的局面和挑战,他们需要具备高超的智慧和谋略来应对这些挑战。然而,有些人在面对困难时,虽然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但仍然会不顾一切地去谋划大事,希望借此获得更大的利益。这种行为虽然有时可以获得成功,但往往也容易带来失败和损失。因此,“知小谋大”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那些过于冒险、不切实际的行为。知小谋大的近义词妄图自…
成语 2024-09-25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什么意思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读音拼音: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jìn注音: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jìn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含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句话的含义是:知道的事情就要说出来,说话要毫无保留,尽心尽力地表达。它强调了诚实、坦率、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积极态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典故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原句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欲藏于己,乐之者不欲独善其身。故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含义是:知道的事情就要说出来,不要有所保留。在古代,这种坦诚和开放的态度被认为是一种美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近义词坦诚相待直言不讳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悉心相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反义词含糊其辞闪烁其…
成语 2024-09-25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