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贯白日是什么意思

忠贯白日的读音忠贯白日的拼音是:zhōng guàn bái rì。忠贯白日的含义忠贯白日是指忠诚之心可以贯通于白日之间,形容忠诚至极,毫无保留。忠贯白日的典故忠贯白日这一成语最早出自于《汉书·王褒传》,原句为“忠孝之道,贯于日中”。后经过历代传承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成语形式。典故中描述了忠诚之心的伟大和重要性,强调了忠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关于忠诚的典故和故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宁死不屈等,都体现了忠贯白日的含义。这些典故和故事都成为了人们传承和弘扬忠诚之心的典范。忠贯白日的近义词忠心耿耿:形容忠诚之心十分坚定。忠诚不渝:指对某事或某人始终保持忠诚不改变。尽忠竭力:指竭尽自己的忠诚和力量,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忠贯白日的反义词背信弃义:指背离诚信,抛弃道义,与…
成语 2024-09-25

忠肝义胆是什么意思

忠肝义胆的读音读音:zhōng gān yì dǎn拼音注音:zhōng/gān/yì/dǎn忠肝义胆的含义“忠肝义胆”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忠诚坚定,有义气,为正义而勇往直前,甚至愿意为朋友或国家付出自己的生命。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忠诚和义气,是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常用词汇。忠肝义胆的典故“忠肝义胆”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在古代,许多英勇的将领、忠义的臣子和侠义之士,为了国家、民族或朋友的利益,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展现出忠肝义胆的精神。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他忠诚于刘备,勇猛善战,被誉为“忠肝义胆”的典范。忠肝义胆的近义词忠心耿耿:形容非常忠诚。赤胆忠心:形容人忠心耿耿,非常忠诚。义薄云天:形容人的义气重于天,为正义而奋斗。忠诚不渝:形容对国家、民族或…
成语 2024-09-25

忠不避危是什么意思

忠不避危的读音忠不避危的读音为:zhōng bù bì wēi。忠不避危的含义“忠不避危”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忠诚的人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不会回避或退缩,而是会勇敢地承担责任和义务。这个成语强调了忠诚、勇敢和担当的品质。忠不避危的典故“忠不避危”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忠诚是人们最为重视的品质之一。许多忠诚的臣子和将领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时,都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这种精神被人们所称颂,并形成了“忠不避危”这个成语。例如,《史记》中记载了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是赵国的臣子,他在面对秦国的威胁时,没有回避或退缩,而是勇敢地保护了赵国的利益。他的行为被人们赞誉为“忠不避危”。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类似的典故和故事,都体现了“忠不避危”的精神。这些典故和故事不…
成语 2024-09-25

中原逐鹿是什么意思

中原逐鹿的读音中原逐鹿的读音为:zhōng yuán zhú lù。中原逐鹿的含义"中原逐鹿"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群雄并起,争夺天下的局面。其中,"中原"指的是中国腹地的广大地区,"逐鹿"则是以猎取鹿来比喻争夺权力和地位。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在激烈的竞争中,各方势力争夺统领或主导的地位。中原逐鹿的典故"中原逐鹿"这个典故源于古代的猎鹿习俗。在古代中国,中原地区经常举行猎鹿的比赛,各方势力都会派遣代表参加,以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威望。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政治上的竞争和战争中的争夺。例如,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互相争斗,争夺领土和权力,就像猎人们争夺猎物一样。中原逐鹿的近义词鹿死谁手:表示不知道谁会取得胜利。龙争虎斗:形容势均力敌的斗争或竞争。群雄逐鹿:与"中原逐鹿"意思相近,强调众多英雄争夺权…
成语 2024-09-25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中庸之道的读音中庸之道的读音:zhōng yōng zhī dào。中庸之道的含义中庸之道,源自古代中国哲学思想,是一种追求适度、平衡、和谐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它强调在处理事物时,既要避免过度,也要避免不及,追求一种适中的、不过也不不及的中间状态。中庸之道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道德伦理、政治治理等方面,都应遵循这种适度的原则,以实现和谐与稳定。中庸之道的典故中庸之道的典故:孔子与中庸: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中庸之道,认为人应该遵循适度的原则,既不过分也不不足。他曾在《论语》中多次提及中庸之道,如“乡原,德之贼也,民之父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典故出处:《礼记·中庸》是记载中庸之道的重要文献,其中详细阐述了中庸的内涵和重要性。中庸之道的近义词中庸之道的近义词:包括“适中之道…
成语 2024-09-25

中心摇摇是什么意思

中心摇摇的读音中心摇摇的拼音是zhōng xīn yáo yáo。中心摇摇的含义"中心摇摇"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心中无所依凭,心神不宁,内心忐忑不安,有如被摇动的感觉。它通常用来形容人面对某种情况时,内心感到极度的不安和不确定。中心摇摇的典故此成语典故源于古代,描述的是人们在面临重大抉择或未知的恐惧时,心中那种不安和摇摆不定的状态。具体的出处和典故因历史久远已难以考证,但该成语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人们内心的忐忑和不安。中心摇摇的近义词心神不宁忐忑不安坐立不安心烦意乱惴惴不安惶恐不安焦虑不安彷徨失措中心摇摇的反义词心安理得从容不迫安之若素镇定自若安然自得心平气和泰然处之中心摇摇的例句在考试前夕,他感到自己心中摇摆不定,无法集中精力复习。当他面临重要的决策时,心中总是中心摇摇,无法做出决定…
成语 2024-09-25

中西合璧是什么意思

中西合璧的读音中西合璧(zhōng xī hé bì)是一个汉语词语,其中“合璧”表示合并、结合之意,整体含义为中西方文化或事物的融合。中西合璧的含义“中西合璧”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中西方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融合。它强调了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交融与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风格或产物。中西合璧的典故“中西合璧”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许多艺术家和工匠开始尝试将中西方元素结合起来,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艺术领域,也体现在科技、建筑、食品等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合璧”逐渐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成语,用来形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中西合璧的近义词东西合璧:指东方与西方的文化、艺术等融合。交融互鉴: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与互相借鉴。兼…
成语 2024-09-25

中外合璧是什么意思

中外合璧的读音中外合璧的读音为:zhōng wài hé bì,其中zhōng读第一声,wài读第四声,hé读第二声,bì读第四声。中外合璧的含义“中外合璧”是一个成语,其含义为:中国与外国的结合,即融合了中外两方的特色或元素。它常用于形容某个事物或文化现象具有中西方元素相结合的特点。中外合璧的典故“中外合璧”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可以理解为在历史长河中,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或现象。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外交流日益频繁,许多事物和现象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因此“中外合璧”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中外合璧的近义词中西合璧:指中国和西方的元素或文化相互融合。东西融合:指东方和西方的文化、艺术、科技等相互融合。交融互鉴:指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和互相借鉴。中外合璧的反义词各…
成语 2024-09-25

中流一壸是什么意思

中流一壸的读音中流一壸的读音为:zhōng liú yī kǔn。中流一壸的含义“中流一壸”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在江河中航行时,即使遇到风浪险阻,也要保持镇定,一往无前。其中,“中流”指的是江河中央,“一壸”则是指一瓢水,引申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冷静和决心,勇往直前。中流一壸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四年》中的故事。据传,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士季在渡河时遭遇风浪,船只在江中摇摆不定,士季却毫不畏惧,他取出一瓢水喝下,并说:“中流一壸,何所畏也?”这句话后来被用来形容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决心的精神。中流一壸的近义词勇往直前临危不惧坚定不移迎难而上毫不退缩中流一壸的反义词畏缩不前胆怯怕事半途而废犹豫不决退避三舍中流一壸的例句例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有中流一壸的…
成语 2024-09-25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