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贞不渝是什么意思

忠贞不渝的读音标注拼音:zhōng zhēn bù yú忠贞不渝的含义“忠贞不渝”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事或某人忠诚坚定,永不改变。其中,“忠贞”表示忠诚坚定,“不渝”则表示不会改变。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态度。忠贞不渝的典故“忠贞不渝”的典故源于古代忠诚的故事。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关于关羽的典故。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他忠诚于刘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忠诚。他被誉为“忠义之士”,其忠诚不渝的精神被后世传颂。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典故和故事也体现了“忠贞不渝”的精神。忠贞不渝的近义词坚定不移:指立场、观点、主张等固定不变,毫不动摇。始终不渝: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始终如一。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赤胆忠心:形容十分忠诚。忠贞不渝的反义词朝三暮四:形容人反复无常,经…
成语 2024-09-25

忠言逆耳是什么意思

忠言逆耳的读音读音:zhōng yán nì ěr拼音注音:zhōng yán nì ěr忠言逆耳的含义忠言逆耳,字面意思是指忠诚的劝告往往听起来不舒服。其中,“忠言”指的是真诚的建议或批评,“逆耳”则形容话语听起来不悦耳、不中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对他人有益但听起来却不太顺耳的忠实建议。忠言逆耳的典故忠言逆耳的典故源于古代,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李世民在位期间,曾多次听取大臣们的忠言,即使这些话听起来并不悦耳。他深知忠言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常常采纳这些建议,使国家得以繁荣昌盛。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其他典故,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等,都体现了忠言逆耳的道理。忠言逆耳的近义词以下是几个与“忠言逆耳”意思相近的词语:逆耳良言:指听起来不悦耳但有益的建议或劝告。直言不讳:指说话…
成语 2024-09-25

忠心贯日是什么意思

忠心贯日的读音忠心贯日的拼音是:zhōng xīn guàn rì。忠心贯日的含义“忠心贯日”是一个形容极度忠诚、坚定不移的成语。其中,“忠心”指的是忠诚的心,“贯日”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忠诚如同一根线贯穿了太阳,形容忠诚的意志坚定不拔,如同太阳一样永恒。忠心贯日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源自于古代,讲述了忠诚之士为了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君主,不惜付出一切,甚至生命的故事。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史记》中记载的岳飞的故事。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名将,他忠诚于国家,矢志不渝地抵抗外敌入侵,他的忠诚之心如同太阳一样照耀着人们的心灵。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其他忠诚之士的典故,如文天祥、杨家将等,都体现了“忠心贯日”的精神。忠心贯日的近义词忠贞不渝:形容忠诚坚定,永不改变。矢志不渝:指立下誓言,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形容…
成语 2024-09-25

忠心耿耿是什么意思

忠心耿耿的读音忠心耿耿的读音为zhōng xīn gěng gěng,其中“忠”表示忠诚,“心”表示内心,“耿耿”则表示坚定、执著。忠心耿耿的含义“忠心耿耿”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等具有坚定的忠诚和执著的精神。它强调了忠诚的内心状态和坚定的意志,表达了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忠诚。忠心耿耿的典故“忠心耿耿”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其典故和出处较多。其中一个较为常见的典故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对晋国忠诚不二,他的忠诚和执著精神被后人传颂,形成了“忠心耿耿”这个成语。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忠诚于事业的人物,他们的精神都可以用“忠心耿耿”来形容。忠心耿耿的近义词忠诚不渝:表示对某事或某人忠诚不改变。矢志不渝:表示立下誓言,决…
成语 2024-09-25

忠心赤胆是什么意思

忠心赤胆的读音忠心赤胆的读音为:zhōng xīn chì dǎn。其中,zhōng是声母和韵母组合的音节,发音时要注意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放开;xīn是前鼻音,发音时要注意口腔的形状;chì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尖要抵住硬腭前端;dǎn是鼻音尾音,发音时要注意口腔的收拢。忠心赤胆的含义忠心赤胆是指内心忠诚,充满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毫无保留地献身于某个事业或某个人。其中,“忠心”指的是忠诚、不背叛,“赤胆”则形容内心的热情和坚定。忠心赤胆的典故忠心赤胆的典故源于古代忠诚的故事。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三国时期关羽的故事。关羽在三国时期是刘备的忠诚部下,他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忠诚和赤胆之心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忠心赤胆的代表。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故事和人物也体现了忠心赤胆的精神。忠心…
成语 2024-09-25

忠孝两全是什么意思

忠孝两全的读音忠孝两全的读音为: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其中“忠”和“孝”都是多音字,但在这个成语中读作zhōng和xiào。忠孝两全的含义忠孝两全这个成语,从字面上理解,“忠”指的是忠诚,“孝”指的是孝顺,而“两全”则表示同时兼顾两个方面。因此,忠孝两全的含义是:在尽忠于君主或国家的同时,还能顾及到家庭和亲人的利益,做到忠诚与孝道的完美结合。忠孝两全的典故关于忠孝两全的典故,最著名的莫过于古代的忠臣孝子。比如三国时期的关羽,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忠诚于刘备,而且在家庭中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再如宋代包拯,他以清廉正直著称,既为朝廷尽忠,又对父母尽孝。这些典故都体现了忠孝两全的崇高精神。忠孝两全的近义词忠心耿耿:形容忠诚无私、坚定不移。忠贞不渝:形容忠诚坚定,永不改变。孝…
成语 2024-09-25

忠孝节义是什么意思

忠孝节义的读音忠孝节义的拼音是:zhōng xiào jié yì。忠孝节义的含义忠孝节义是一个传统的道德观念,它包含了四个重要的品质:忠诚、孝顺、节俭和正义。这四个字分别代表了人们在道德、家庭、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忠诚是指对国家、民族、家庭或上级的忠诚,不背叛,不二心;孝顺则是指对父母的尊敬和孝敬,尽心尽力地侍奉父母;节俭则是一种经济行为,意味着节约、不浪费,合理利用资源;正义则是指坚持正确的道德原则,维护公正和公平。这四个品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也是评价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忠孝节义的典故忠孝节义这一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典故和出处众多。例如,在古代的《二十四孝》中,就记载了许多关于孝顺的故事,这些故事都体现了忠孝节义的精神。此外,历史上…
成语 2024-09-25

忠驱义感是什么意思

忠驱义感的读音忠驱义感的读音为:zhōng qū yì gǎn,其中zhōng为第一声,qū为第一声,yì为第四声,gǎn为第三声。忠驱义感的含义忠驱义感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在忠诚和正义的驱使下,内心产生强烈的情感和行动的冲动。其中,“忠”指的是忠诚、忠诚心,“驱”表示驱使、推动,“义”指的是正义、道义,“感”则表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触动。因此,忠驱义感可以理解为在忠诚和正义的驱使下,人们内心会感到强烈的情感和动力去行动。忠驱义感的典故忠驱义感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的故事。在古代中国,忠诚和正义一直被视为人们行为的准则。许多英雄豪杰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难时,都会表现出忠驱义感的品质。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和努力。例如,岳飞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和正义感,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
成语 2024-09-25

忠贯日月是什么意思

忠贯日月的读音忠贯日月的拼音是:zhōng guàn rì yuè。忠贯日月的含义忠贯日月是指忠诚的心意或行为如同日月经天,恒久不灭,比喻忠诚至极。其中,“忠”指忠诚,“贯”指贯穿,“日月”则指代日和月,象征着永恒和至高无上。忠贯日月的典故忠贯日月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的忠诚故事。在古代,忠诚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而日月则被视为恒久不变的象征。因此,当人们形容某人的忠诚之心如同日月经天、恒久不灭时,就使用了“忠贯日月”这一成语。在历史上,有许多忠诚的故事都与这一成语有关。例如,古代的忠臣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忠诚之心如同日月一样恒久不灭。这些故事都成为了忠贯日月这一成语的典故。忠贯日月的近义词忠心耿耿 - 形容非常忠诚,毫无二心。忠诚不渝 - 指对国家、人民或事业忠诚不改变。矢…
成语 2024-09-25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