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惶无措

惊惶无措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īng huáng wú cuò。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突然遭遇变故或极度紧张而感到极度恐慌、不知所措的状态。其来源于古代文献,如《史记》等。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惊慌失措、惊愕失色、心慌意乱、手足无措等,反义词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与其他成语混用或误用以及过度夸张或滥用等错误用法。
成语 2025-07-25

惊惶万状

惊惶万状的读音为jīng huáng wàn zhuàng。这个成语描述人或事物因受惊吓而呈现出的极度恐慌、混乱、不安的状态。其典故源于古代,描述面对极度危险或惊恐的情况时的表现。该成语的近义词如惊慌失措、胆战心惊等,反义词如安然自若、镇定自若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惊惶万状的用法。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语境和场合,避免错误使用,如过度夸张或误用。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才能发挥其表达效果。
成语 2025-07-25

惊惶失色

惊惶失色的读音是jīng huáng shī sè,意为形容人因恐惧或惊慌而脸色变白、失去常态。这个成语包含“惊惶”和“失色”两个概念。典故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其近义词包括惊慌失措、惊恐失态和恐慌不安等,反义词为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和心安理得等。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展示该成语的用法,并指出错误用法示例,如误用场合、对象和搭配不当等。
成语 2025-07-25

惊惶失措

惊惶失措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形容人因突发变故或意外情况感到极度惊慌、不知所措。其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近义词包括手忙脚乱、张皇失措等,反义词为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当场合、用错对象、与其他词语混用以及滥用的错误。例如,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可能惊惶失措,但也需要学会在危机中保持冷静。正确使用成语能丰富语言表达。
成语 2025-07-25

惊皇失措

惊皇失措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在遇到意外或紧急情况时感到惊慌失措、无法冷静应对的状态。其来源于古代文献记载,描述人们面对危险时的惊恐反应。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心惊胆战、惊慌失措等,反义词则是从容不迫、处变不惊等。文章通过例句详细解释了惊皇失措的用法和语境,同时指出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和选择合适的场合。
成语 2025-07-25

惊慌无措

“惊慌无措”是一个成语,意为因突然发生的不利事态而使人感到恐惧、紧张,不知如何应对。其源于古代文献记载,描述人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变故时的恐慌状态。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彷徨无措、惊惶失措等,反义词则为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等。使用时应根据情境恰当使用,特别是在描述突发事件或重大变故时的情绪反应。错误用法包括使用场合不当和滥用词语形容轻微情绪或常态反应。
成语 2025-07-25

惊慌失色

“惊慌失色”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遭遇变故、意外或紧张情况而表现出极度恐慌、脸色大变的模样。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用以描绘人的惊慌失态。它的近义词包括惊惶失措、惊恐失色等,反义词如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适用的场合和对象,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以确保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例如,他在突然看到大蜘蛛时表现得惊慌失色,而在得知坏消息时,他显然惊慌失色。
成语 2025-07-25

惊慌失措

“惊慌失措”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īng huāng shī cuò,形容人在面对突然的变故或危险时紧张恐惧、不知所措。源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描述的晋国军队遭遇袭击的情境。其近义词包括手足无措、忐忑不安等,反义词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等。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过度滥用。该成语能够生动描绘人在突发情况时的慌乱状态。
成语 2025-07-25

惊鸿艳影

惊鸿艳影是一个形容女子美丽动人、风姿绰约的成语,最早出自于《世说新语·惑乱篇》。其读音为jīng hóng yàn yǐng,常用来形容女子轻盈如鸿的体态和艳丽动人的影子。该成语的典故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除了用于形容女子外,还可以用来描绘女子的美丽和风姿。其近义词包括风华绝代、婀娜多姿等,反义词则是丑陋无比、相貌平平等。使用时应避免用词不当、滥用成语和与其他词语混用等错误用法。例句中的她如惊鸿艳影般美丽动人,令人难以忘怀。
成语 2025-07-25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