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本文介绍了“夏”字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础信息,并详细解析了“夏”字的含义。包括作为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季,代表中国等。同时,“夏”也是历史上的朝代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另外,“夏”还指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的称号,以及夏季的含义。文章还提到,“夏”字具有表示大、华彩等意义。
夏的拼音
夏的部首
夂
夏的笔顺
一,丿,丨,𠃍,一,一,一,丿,㇇,㇏
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夏的含义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
指中国:华~。
朝代名。1.(约前2070—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
十六国之一(407—431)。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为吐谷浑所灭。
(1032—1227)。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为蒙古所灭。
夏的详细解析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
指中国:华~。
朝代名。1.(约前2070—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
十六国之一(407—431)。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为吐谷浑所灭。
(1032—1227)。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为蒙古所灭。
夏 [xià]
〈名〉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 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 孔传:“夏, 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注:“东方也。”
又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朝代名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构木钻燧于夏后氏。——《韩非子·五蠹》
始于虞夏。—— 蔡元培《图画》
夏后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
如:夏国;大夏
通“厦”。大屋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哀郢》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上》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称“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猎)
姓
〈形〉
大
夏,大也。——《尔雅》
于我乎夏屋渠渠。——《诗·秦风·权舆》。传:“大也。”
[夏]此字本谊训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自关而西, 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方言》
又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
华彩,即五色
秋染夏。——《周礼》
又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鸡);夏缦(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车)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描写夏的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夏天的古诗词及现代诗歌的赏析文章。这些文章均以夏天为背景,通过不同的描写方式展现了夏天的美丽与魅力。文章包括刘禹锡、杨万里、刘方平等人的古诗词以及现代诗歌,描绘了夏日荷塘、田园、江南景色以及夏夜景象等。这些作品展现出了夏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通过赏析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情画意之美,更加喜爱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描写夏的诗词名句
本文所提供的文章内容主要是描写夏季的诗词名句及其解析。文章通过引言介绍了夏季的美丽与生机,并引用了多首古诗词来描绘夏季的景象,如诗经·小雅·斯干、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这些诗词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夏季的美丽与生机,是中华文化中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章还通过感悟与体验部分,让读者感受到这些诗词所传达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最后,文章总结了夏日是一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让我们在古诗词的韵味中感受夏日的美丽与魅力。本文的摘要为:本文介绍了描写夏季的诗词名句及其解析,引用了多首古诗词来描绘夏季的景象,包括诗经·小雅·斯干、王之
苏轼描写夏的诗词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巨匠,他的诗词中有多篇描绘了夏天的景象。这些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夏天的美丽与宁静,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本文列举了苏轼及其他诗人描写夏天的多首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通过阅读这些诗词,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也可以体会到古人对夏天的独特感悟。
夓的拼音
本文主要介绍了汉字“夓”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的含义解析。该字古同“夏”,表示夏季,即一年的第二季,在农历四月至六月。文章内容丰富,对“夓”字的解析全面深入。
无间冬夏是什么意思
无间冬夏的读音无间冬夏的拼音是wú jiàn dōng xià。无间冬夏的含义“无间冬夏”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都保持着某种状态或行为不变。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的状态或持续的努力。无间冬夏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农田里的辛勤劳动。在古代,农田的耕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农民们都要坚持在田间劳作。他们不畏严寒和酷暑,无间断地辛勤劳作,因此形成了“无间冬夏”这个成语。无间冬夏的近义词四季如一恒定不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始终如一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与“无间冬夏”类似的含义,即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
五冬六夏是什么意思
五冬六夏的读音五冬六夏的读音为:wǔ dōng liù xià,其中“五”和“六”在这里并不表示具体数字,而是表示时间跨度较长。五冬六夏的含义五冬六夏,指的是整个夏季以及冬季的漫长时期。在古代,由于没有精确的计时工具,人们常常用这种描述方式来概括时间跨度较长的一个时间段。具体来说,“五冬”可以理解为五个冬季,而“六夏”则指的是六个夏季。不过,这并不是说这个成语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五个冬季和六个夏季的简单相加,而是用来形容时间的漫长和持续。五冬六夏的典故五冬六夏的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对季节和时间的感知。在古代,由于农业社会的特点,人们往往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农耕和劳作,尤其是在冬季和夏季这两个季节中。因此,
描写七夕诗词
描写七夕诗词(第1篇)描写七夕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列表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唐·杜牧《七夕》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宋·卢殷《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唐·李商隐《七夕》牵牛出河西,织女对河堤。——魏晋·佚名《七夕穿针诗》人间一叶梧桐落,七夕相逢百感生。——元·马致远《青衫泪》二、诗词解析杜牧《七夕》这首诗描绘了七夕的夜晚,天空中的碧霄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牵牛织女渡过银河桥,是七夕节的主题。诗人通过此情此景,表达了对于爱情的向往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卢殷《七夕》卢殷的这首诗,描述了七夕的年复一年的守候,表现了银河清浅与白云微淡的美景,以及对牵牛织女爱
描写战争的诗词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志士,他的战争诗词豪放、激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战争的场面和军人的生活,更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战争残酷的深刻反思。他的诗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评价,表达了词人对战争和政治的深刻理解。同时,他的诗词也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本文提供的文章内容是描写辛弃疾战争诗词的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辛弃疾的战争诗词的魅力。文章通过解析具体篇目的内容,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详细解读了辛弃疾战争诗词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文章还从多个角度对辛弃疾的战争诗词进行了评价和影
关于群诗词
关于群诗词(第1篇)关于群诗词一、群诗词概述群诗词,顾名思义,是描绘群体、集会、社交等场景的诗词。这些诗词或描绘了人潮涌动、欢聚一堂的盛况,或抒发了对集体力量的赞美,或展现了人际交往中的情感交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群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内涵,成为了诗词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群诗词精选及解析《长歌行》作者: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诗是汉乐府的一首名篇,全诗以景起兴,抒发了作者对光阴易逝、需及时努力的感慨。此诗虽非直接描绘群体,但其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于集体中的个体而言
关于描写怀素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唐代书法家、诗人怀素的诗词。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赞美了怀素的才情与艺术成就,突出其草书艺术与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怀素的艺术背景、诗词创作、艺术风格及其影响也被详细阐述。这些诗词不仅是对怀素个人才华的赞美,更是对唐代文化艺术繁荣的见证和传承。通过赏析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怀素的才华与成就,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