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述”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础信息,以及其在古代汉语中的详细释义和用法。包括动词的遵循、陈述、记叙等含义,名词的叙述文字、传承等含义。文章内容丰富,解析详尽。
述的拼音
述的部首
辶
述的笔顺
一,丨,丿,丶,丶,丶,㇋,㇏
横,竖,撇,点,点,点,横折折撇,捺
述的含义
陈说;叙述:口~。重~一遍。略~经过。上~各项,务须遵照执行。
述的详细解析
陈说;叙述:口~。重~一遍。略~经过。上~各项,务须遵照执行。
述 [shù]
〈动〉
(形声。从辵(chuò),术声。本义:遵循)
同本义
述,循也。——《说文》
报我不述。——《诗·邶风·日月》
遂述命曰。——《仪礼·少牢礼》
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书·五子之歌》
又如:述遵(遵循);述旧(遵行旧规);述祖(遵循祖训)
陈述,记叙
识礼乐之文者能述。——《礼记·乐记》
小有述职。——《左传·昭公五年》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孟子》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 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综述(综合叙述);口述;重述一遍;述知(陈述;告诉);述事(陈述事理);述载(陈述记载);述圣(陈述圣人之道);述历(一一陈述);述而不作(传述先哲的理论,不再自创新意)
传述;传承;阐述前人成说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又如:述宣(继承和发扬);述修(修治;修明);述附(承袭)
〈名〉
泛指叙述的文字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又如:述作(著作);述撰(撰述;著作);述制(记述;著作);述造(著作)
你可能感兴趣
篇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篇”字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了篇的含义。篇可以作为一部书的大段落,也可以指写着或印着文字的单张纸。同时,“篇”也是量词,用于文章、纸张、书页等。此外,“篇”在曲艺中也有特定含义,如东北二人转的固定唱词。最后,“篇”还有数量词的用法,用于计量文艺作品等。
著的拼音
本文详细解析了汉字“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文中介绍了“著”的不同含义,包括显明、写出文章或书籍、附着或穿着等。此外,还解析了“著”作为动词时的写作、标出、建立等动作含义,以及作为名词的作品、计策、方法等含义。同时,“著”也有放置、接触等动词用法,并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或存有。文章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著”字的含义和用法。
书的拼音
本文详细介绍了“书”的含义,包括书写、书籍、信件、字体等多种含义。文章阐述了“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历史、文学、艺术等。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与“书”相关的词汇,如书法、书论等,并探讨了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东观续史是什么意思
东观续史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和文化背景的成语,特指在东观(古代的藏书阁)进行历史研究和文献整理的工作。它象征着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代表着学术研究上的持续积累和努力。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皇家图书馆和学术研究中心,强调对历史的传承和保护。近义词包括续写历史、传承文化等,反义词则包括断章取义、忘却历史等。使用东观续史时需要注意其特定含义和文化背景,避免用于与历史无关的事物或情境,并深入挖掘历史的内涵。文章详细阐述了东观续史的定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等。
赋怎么读音
本文详细介绍了“赋”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和用法。赋可表示交给、农业税、征收赋税等含义,也可指古代的一种文体,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于写景叙事,也可抒情说理。此外,赋还有动词含义,如做诗、缴纳税等。文章全面解析了赋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极的拼音
摘要如下:“极”是一个汉字,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它可以表示顶点、尽头、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等。同时,“极”也可以作为补语,表示最终、最高的状态或程度。此外,“极”还有深究、惩罚、着急、儆戒、屡次等含义。其详细解析包括名词、副词、动词等多种用法,如表示最高的地位、最高的标准、最危险的地步等。此外,“极”也可以通“亟”,表示急速。
毛泽东 著作 读后感
毛泽东 著作 读后感(第1篇)毛泽东著作读后感在深入研读毛泽东的著作后,我深感其思想的深邃与远见。初次接触,我被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见解所吸引。毛泽东的著作不仅是对中国革命的,更是对人类智慧的贡献。毛泽东的著作,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见解,揭示了革命的真理和人民的力量。他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理论分析,为我们描绘了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他的思想不仅指导了中国革命的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武器。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民力量的深刻理解。他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革命的力量源泉。他倡导的群众路线,强调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种思想不仅在当时的中国革命中发挥
谗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语言中的含义和用法。该字主要含义为在别人面前说某人的坏话,同时也有谗言、陷害别人的坏话等名词含义。文章还提到谗人在古代文献中的称呼,以及谗言对人们的影响。
论自由 密尔 读后感
论自由 密尔 读后感(第1篇)论自由 密尔 读后感在阅读《论自由》这部著作时,我首先被其书名所吸引。这本书是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经典之作,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自由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初读此书,我被作者对自由的独到见解所吸引。密尔以流畅的语言,清晰的逻辑,将自由的概念从个人层面扩展到社会、政治层面,让我对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引用了大量历史案例,以实证的方式展示了自由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论自由》主要讲述了密尔对于自由的观念,他强调了个人自由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在书中,他明确提出,真正的自由并非为所欲为,而是有权选择自己所偏好之生活方式。这需要个人在社会中
著书立说是什么意思
著书立说的读音著书立说的读音为:zhù shū lì shuō。著书立说的含义著书立说,指从事写作,撰写并发表学术性的著作或文章。它强调了通过写作来阐述观点、表达思想、建立学说或理论。其中,“著书”指的是撰写书籍,“立说”则是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论。这一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学术、文化领域有重要贡献的人。著书立说的典故著书立说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学者的学术追求。在古代,学者们往往通过撰写书籍、发表文章来传承知识、阐述思想。这些著作往往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研究和撰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例如,古代的儒家学者们,他们通过著书立说,传承了儒家的思想和文化。此外,《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也是著书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