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木”的含义和用法。作为五行之一,木代表了树木、木材等概念,同时也指代树叶、棺材等与木有关的物品或事物。此外,“木”还表示某些木制器物和质朴、反应迟钝等特征。本文提供了对“木”字多方面的解析,包括其象形文字的特点和在名字中的用法等。
木的拼音
木的部首
木
木的笔顺
一,丨,丿,㇏
横,竖,撇,捺
木的含义
树木:伐~。果~。独~不成林。
木头:枣~。榆~。檀香~。
棺材:棺~。行将就~。
质朴:~讷。
反应迟钝:~然。~头~脑。他反应有点~。
麻木:两脚冻~了。舌头~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
姓。
木的详细解析
树木:伐~。果~。独~不成林。
木头:枣~。榆~。檀香~。
棺材:棺~。行将就~。
质朴:~讷。
反应迟钝:~然。~头~脑。他反应有点~。
麻木:两脚冻~了。舌头~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
姓。
木 [mù]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 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木料,木材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五行之一 。
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树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棺材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又如:行将就木
某些木制的器物
以木讯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形〉
呆笨 。
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麻木;失去知觉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朴拙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 jiàng,质直刚强)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树景色的诗句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内容主要围绕描写树景色的诗句古诗词。文章介绍了不同诗人以树为描绘对象,展现树木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美丽和生机。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树木的婀娜多姿,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文章通过解析多首古诗词,展示了树木景色的魅力,并引发读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描写秋天树木的古诗词
描写秋天树木的古诗词(第1篇)描写秋天树木的古诗词及解析一、杜牧《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诗词全文:远树秋来叶渐稀,寒烟漠漠鸟相依。行人日暮皆归去,唯有孤舟系古堤。作者:杜牧(唐)解析: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树木,树叶逐渐稀疏,寒烟笼罩着大地,鸟儿在树间飞翔。行人都已归去,只有孤舟系在古堤上,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二、王之涣《登鹳雀楼》诗词全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树梢鸣寒鸟,行者空忆秋。作者:王之涣(唐)解析:此诗虽然并非专门描写秋天的树木,但其中“树梢鸣寒鸟”一句,间接描绘了秋日树木的景象。寒鸟在树梢鸣叫,行者思念秋天,给人以秋天的萧瑟之感。三、王维《山居秋暝》诗
描写树木的诗词
本文描述了多首关于描写树木的古诗词的赏析,包括杜甫、元稹、王之涣、苏轼等多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树木的形态、色彩、生长环境等,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树木也常作为诗人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与情感、理想、人生等主题紧密相连。在欣赏这些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也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启示与力量。这些描写树木的诗词是静默诉说的生命诗篇,让我们在欣赏中也感受树木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描写树木阴影的诗词
本文列举了多篇描写树木阴影的古诗词,包括不同作者和朝代的原创佳作。文章通过解析这些诗词,探索了古诗词中树木阴影的美,包括其描绘的自然景色和表达的情感。树木的影子在诗词中既是自然景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将树木的影子与自然景色、心境情感融为一体,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文章总结了树木阴影在古诗词中的艺术价值,以及它们带给人们的诗意与美好。
描写木枝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描写木枝的诗词及其解析的内容。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木枝的形态、力量和美丽,以及其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文章还涉及木枝在古诗词中的哲理寓意及其在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应用。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希望读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木枝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
描写枝叶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描写枝叶的古诗词及其解析。文章从不同角度,通过多首古诗词生动地描绘了枝叶的柔美、生机、韵味和生命力,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这些诗词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枝叶在风中摇曳、在雨中繁茂、在阳光中翠绿欲滴的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文章还提到了现代诗中的枝叶描写,展现了枝叶的柔美和生机与自然的梦幻感觉。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和现代诗中的枝叶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韵律,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与价值。本文介绍了描写枝叶的古诗词及其解析,通过多首古诗词展现了枝叶的柔美、生机、韵味和生命力。文章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枝叶在风中摇曳、在雨中繁
描写风吹树林的古诗词
描写风吹树林的古诗词(第1篇)描写风吹树林的古诗词一、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山川萧条极目见,井邑惨淡徒移居。举头望君门,月照归途归未归?风鸣梧叶急,龙挂杉影摇。此篇写风中之景,而兼述生命之变迁。“风鸣梧叶急”与“龙挂杉影摇”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风吹树林的景象,将风的力量与树的姿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二、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风吹古道,孤松立崖头。长啸此山中,树影参差间。诗中以“野风吹古道”描绘风吹树林的场景,给人一种古道边树林被风吹动的生动画面。三、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
瘿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瘿”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含义。瘿是机体组织受病原刺激后的局部增生,一般为囊状物,俗称瘿袋。中医指脖子前的一种囊状瘤子,主要由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症。此外,瘿还可以指颈部的肿块、虫瘿、树木的隆起等。
直木先伐是什么意思
直木先伐的读音直木先伐的读音为:zhí mù xiān fá。直木先伐的含义直木先伐,字面意思是指笔直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因为表现突出而较早地被人们所发现和利用。其中,“直”指正直、优秀,“先”表示早,“伐”则有砍伐、利用的意思。直木先伐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相传,在古代的森林中,树木参天,其中不乏笔直高大的树木。由于这些树木材质优良,常被人们砍伐作为建材。因此,那些生长得笔直的树木往往最先被人们发现并砍伐。这个典故反映了社会对优秀人才的早期关注和利用。直木先伐的出处该成语最早出自《庄子·外物篇》。《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
枝叶扶疏是什么意思
枝叶扶疏的读音枝叶扶疏的读音为zhī yè fú shū。枝叶扶疏的含义“枝叶扶疏”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树木枝叶繁茂、互相扶持、遮蔽阳光的景象。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家族、组织或社会关系中,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关系紧密的情景。枝叶扶疏的典故“枝叶扶疏”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此词来形容树木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此外,这个成语也可能与古代园林艺术有关,在园林设计中,常常通过种植树木来营造出枝叶繁茂、错落有致的景观。枝叶扶疏的近义词枝繁叶茂:形容树木枝叶繁密茂盛。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绿树成荫: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阴效果好。茂密繁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