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是什么意思

【本文摘要】: “身体力行”是一个强调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成语,指亲身实践、亲自动手去做某事。其来源于《论语·述而》中的典故,表示在行动上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能够减少言行上的过失。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事必躬亲、亲力亲为等。然而,在实际使用中,“身体力行”常被误用在不切实际的场合或与实际行动无关的语境中。因此,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和实际情境,确保符合成语含义和用法要求,以准确表达亲身实践、亲身行动的意义。

身体力行是什么意思

身体力行的读音

身体力行(shēn tǐ lì xíng)

身体力行的含义

“身体力行”是一个成语,指亲身实践、亲自动手去做某事,强调的是亲自参与和体验。其中,“身”指自己,“体”指身体,“力”指行动,“行”则指行为或实践。整个成语的含义是亲身行动、亲身体验,不只停留在口头上或理论上的探讨和解释。

身体力行的典故

“身体力行”这个成语出自《论语·述而》。原文中孔子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矣;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矣。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在行动上能够做到亲身体验、亲身实践,那么他在言行上就会减少过失,这就是“身体力行”的典故。此外,《史记》、《汉书》等古代文献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和解释。

身体力行的近义词

  1. 以身作则:指以自己的行为作为榜样。
  2. 率先垂范:指首先带头做示范,给人以榜样。
  3. 事必躬亲:指事情必须亲自去做。
  4. 亲力亲为:指自己亲自去做某事。

身体力行的反义词

  1. 纸上谈兵:指只会在口头上或理论上谈论某事,而不去亲身实践或行动。
  2. 空言无补:指只说空话而不付诸行动,没有实际效果或帮助。
  3. 袖手旁观:指不亲自参与行动或实践,只在一旁观望。

身体力行的例句

正确的用法:

  1. 他一直倡导绿色出行,不仅提出了许多建议,还身体力行地骑自行车上下班。
  2. 老师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身体力行地参与实践活动。
  3. 这位领导不仅在会议上提出改革方案,还身体力行地带头执行。
  4. 他不仅说了环保的重要性,更是每天都在自己的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实践着。
  5.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老师不仅讲解动作要领,还亲自示范并身体力行地与学生一起练习。
  6. 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不仅在教室里认真学习,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
  7. 父母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通过身体力行地教导孩子如何待人接物和做人处事的方式。
  8. 为了推动公司的发展,他不仅提出了许多创新想法,还亲自动手去实施和执行这些想法。
  9. 她在社区中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自己坚持每天锻炼,还带领邻居们一起进行各种活动。
  10. 这位艺术家不仅在画布上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还亲自教授学生绘画技巧并指导他们进行创作。

错误的用法(不符合“身体力行”含义的用法):

  1. 他只是嘴上说要保护环境,却没有身体力行地采取任何行动。
  2. 尽管他提出了很多建议,但自己却从未尝试过身体力行地去做这些事情。
  3. 他在社交媒体上大谈特谈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但自己却从不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4. 尽管他一直说要支持慈善事业,但从未真正地参与过任何慈善活动或捐款等实际行动来支持它。
  5. 他只是口头上支持环保事业而从未真正地采取过任何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资源等资源。
  6.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抱怨而不去尝试解决问题或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善现状等错误用法。

错误用法

在实际使用中,“身体力行”这个成语常常被误用在不切实际的场合或者与实际行动无关的语境中。例如,“他只是嘴上说要减肥却从未真正地身体力行地去锻炼”,这里的“身体力行”就显得有些夸张或者不符合实际情境了。此外,“他一直说要学习一门新技能但从未真正地去实践过”,这样的说法虽然包含了行动的意愿但缺乏具体的实际行动和体验也并不符合“身体力行”的含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实际情境是否符合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要求避免出现错误用法的情况发生。

你可能感兴趣

躬体力行是什么意思

“躬体力行”是一个成语,拼音为gōng tǐ lì xíng,意为亲自实践、执行。这个成语强调了亲自参与和积极实践的精神,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躬体力行的近义词包括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等,而反义词则为坐享其成、纸上谈兵等。该成语常被用于形容那些亲自实践、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深入基层调研、带领团队完成项目等表现亲自参与和积极实践的行为。错误用法则是只口头上说要躬体力行,却没有真正付诸实践。正确的使用应该是将理念付诸于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言不及行是什么意思

言不及行的读音读音:yán bù jí xíng标注拼音:yán/二声 bù/四声 jí/二声 xíng/二声言不及行的含义“言不及行”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说话不能代替行动。它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意味着只有言语而无实际行动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处理事情时,不仅要说得好,更要行动得实。言不及行的典故此成语典出先秦时期,在《韩非子·难言》等古籍中有所记载。在古代的某些文化背景下,人们常常重视言论而非实际行动,此成语的提出,正是为了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传说故事或历史事件与该成语相关联,但具体细节因历史久远而难以考证。言不及行的近义词空言无补纸上谈兵言过其实言而无信以上这些词

躬行实践是什么意思

“躬行实践”是指亲身行动,亲自实践,强调在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达到目的或验证理论。这一成语体现古代儒家“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近义词包括亲身实践、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反义词则是空谈误国、纸上谈兵等强调只停留在理论或口头上的词语。在使用时,应避免不适当的场合、用法混淆及不恰当的搭配。例如,“他一直倡导躬行实践,认为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技能”等。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第1篇)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拿到这本《知行合一 王阳明》时,我的初印象便是这一定是一本关于哲学思考和行动指南的书籍。作为一名热爱哲学的人,我对王阳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著作充满期待。初读此书,最吸引我的便是书中对“知行合一”的阐述。这一思想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对知识和行动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王阳明的思想不仅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而且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使我在阅读过程中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本书主要讲述了王阳明的生平及其思想的发展过程。在明朝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即知识和行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这一观点不仅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读后感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读后感(第1篇)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读后感初次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其标题所吸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仿佛在默默地述说着一个关于实践与行动的故事。这不仅仅是一个书名,更像是一个警句,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实践和行动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翻开书页,我首先被书中丰富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这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人物描绘了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书中的人物们面对国家的兴衰,个人的成长和理想,他们的言行无不诠释着“实干”的真谛。作者巧妙地将书中各个主题,如团结、创新、实践等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一主题紧密相连,使得整本书的情节更加丰富和引人入胜。本书主

新24孝读后感

《新24孝》是一本解读现代孝道的优秀读物,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了孝道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方法。阅读后,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书中对于现代孝道的深刻思考和生动描述。这本书以现代人的视角审视了孝道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家庭关系的思考。通过一系列典型的生活场景和案例,书中阐释了新24孝的具体要求和行为规范,使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陪伴与关怀。阅读《新24孝》让读者深刻理解了孝道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并意识到作为子女应该用心去关爱父母,用行动去践行孝道。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读者可能会反思自己在孝顺方面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地践行孝道,让父母过上更加美好的生

4.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5篇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阅读了《二十四孝故事》后,我深受震撼和感动。这本书汇集了中国古代孝道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展现了古代人们对于孝道的理解和实践。阅读过程中,我被故事中人物的真诚所打动,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对父母的深厚情感和深深敬意。例如,《卧冰求鲤》中的王祥为了满足母亲对鱼的渴望,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面,让我感动不已。此外,《亲尝汤药》中的刘恒,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母亲的饮食起居,展现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关心。这些故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伟大,也让我对孝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二十四孝故事》所传达的中心思想是孝道的重要性。通过与现代社会的对比,可以发现孝道不仅仅是家庭

高效pdca工作术第七章读后感

高效pdca工作术第七章读后感(第1篇)高效pdca工作术第七章读后感在阅读《高效pdca工作术》第七章的过程中,我首先被书中对工作方法的系统化梳理所吸引。pdca循环作为现代管理学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章详细地解析了pdca的每一个环节,从计划到执行,再到检查和行动,每个步骤都逻辑清晰,实用性强。此书第七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在工作中如何有效运用pdca循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作者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计划阶段的目标设定与策略规划的重要性,执行阶段的责任落实与资源调配的必要性,检查阶段的反馈分析与问题解决的技巧,以及行动阶段的持续改进与优化。每一环节的细致描述都为我在工作中提供了可操作的

知行合一 做实干家读后感

知行合一 做实干家读后感(第1篇)知行合一 做实干家读后感我要说的是,当我拿到这本书《知行合一 做实干家》时,我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名简洁明了,直击人心,让我对书中内容充满期待。这本书的作者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洞察,将知行合一的理念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初读此书,我被书中深刻的见解和生动的实例所吸引。书中以流畅的语言,讲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本书主要讲述了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即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的紧密结合。书中通过丰富的故事和实例,展示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书中也强调

品管pdca读后感

品管pdca读后感(第1篇)品管pdca读后感首次接触到品管pdca的读物时,我对品质管理的了解尚处于模糊阶段。在初步阅读之后,我被这一流程管理的理论深深吸引,这不仅是工作中品管的一套标准操作程序,也是一份通向严谨和有效执行的桥梁指南。书中的叙述流畅、结构明晰。在众多的篇幅里,逐一描述了计划、执行、检查与处理每一个步骤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书中所展现的不仅是简单的步骤解读,更融入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分析,使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且实用。在快速发展的工业领域中,pdca循环为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流程优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此书强调的“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的循环过程,是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