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举枉措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ǔ wǎng cuò zhí。它的含义是纠正错误,提拔正直的人。典故源自《左传·昭公十四年》,描述了晋景公举枉措直的实践。举枉措直的近义词包括纠正错误、扶正祛邪、任人唯贤和公正无私等。反义词则包括颠倒黑白、任人唯亲等。举枉措直在政府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用于描述纠正错误、提拔人才的行为。然而,该成语在使用中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举枉措直的读音
举枉措直读作:jǔ wǎng cuò zhí。其中,“举”表示提起;“枉”表示不正直、歪曲;“措”表示安排、处理;“直”表示正直。
举枉措直的含义
举枉措直是指纠正错误,提拔正直的人。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要像举起弯曲的物体一样,纠正错误的事情,同时要像安排事物一样,妥善地处理和提拔那些正直的人。
举枉措直的典故
该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十四年》。当时,晋国大夫祁黄羊因为正直无私,被晋景公提拔为司空。而他的同僚赵简子则因为谄媚奉承而不得重用。后来,晋景公发现赵简子所作所为并非真正为晋国着想,于是便开始举枉措直,提拔那些真正有才能和品德的人。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典故和出处可以证明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例如,在《史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如“举贤使能,赏罚分明”等。这些典故都表明了举枉措直的重要性,即要纠正错误、提拔正直的人才。
举枉措直的近义词
- 纠正错误:指对错误的事物进行改正或调整。
- 扶正祛邪:指扶持正气,消除邪恶势力。
- 任人唯贤:指只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 公正无私:指做事公正,没有私心。
举枉措直的反义词
- 颠倒黑白:指将黑白颠倒,形容混淆是非。
- 任人唯亲:指只任用有亲戚关系或私人关系的人。
- 偏袒护短:指偏袒一方,不公正地维护错误或缺点。
- 徇私舞弊:指为了私利而违反公正原则的行为。
举枉措直的例句
- 政府正在举枉措直,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现象。
- 我们要学会举枉措直,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 只有举枉措直,才能让公司更加健康地发展。
- 他的行为举止一直都很正直,是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
-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秉持公正无私的原则,举枉措直。
- 只有通过举枉措直的方式,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 我们要学会识别是非,勇于举枉措直。
- 领导应该善于发现和提拔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而不是任人唯亲。
-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应该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 只有通过举枉措直的方式,才能让公司的发展更加稳健和可持续。
举枉措直的错误用法
错误用法示例一:使用不当的场合
- 错误句子:“他总是喜欢在朋友面前举枉措直。”(这里的“举枉措直”使用不当,因为该成语通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描述重大事件。)
错误用法示例二:与原意相悖的用法
- 错误句子:“他总是喜欢挑别人的毛病,却不肯举枉措直。”(这里的“举枉措直”被误解为“挑毛病”,与原意相悖。)
错误用法示例三:滥用成语
- 错误句子:“他每天都在举枉措直地工作。”(这里的“举枉措直”被滥用,过度泛化到日常生活的语境中。)
以上就是关于“举枉措直”这个成语的介绍和解释。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包公的诗词
关于包公的诗词(第1篇)关于包公的诗词及其解析自古以来,包公被视为忠义廉明的代表,历代文人墨客皆为其歌颂不已,以诗词来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下面是一些关于包公的诗词原文,包括其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词原文七绝·赞包公宋·苏轼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忠独出群。日月常悬照,风霜自劲肃。留取忠魂在,馨香万古闻。忆包孝肃公明·朱权一帘夜色雨初收,明月当空照小楼。忠孝廉明人共仰,公侯勋业冠神州。尽心尽节安民志,克己奉公无倦休。名传千古长不朽,青史流芳万古留。包公祠堂诗清·陈廷敬包公祠堂古风存,铁面无私万古传。日月高悬明镜照,风霜凛冽正气悬。清心为治民安乐,直道而行国泰然。忠骨千年犹未朽,英
纵曲枉直是什么意思
纵曲枉直的读音纵曲枉直,读音为zòng qǔ wǎng zhí。纵曲枉直的含义纵曲枉直,字面意思为“纵容弯曲的,矫正直的”。在成语中,它常用来形容在处理事物时,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不按事实和原则行事。此成语强调了扭曲事实、偏袒或偏颇的言行。纵曲枉直的典故典故源于古代的治理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位官员在处理案件时,故意颠倒黑白,纵容不法之徒的错误行为,而矫正了正直之人的正义。这种行为被人们所不齿,因此“纵曲枉直”这一成语便流传下来,用以形容不公正的处理方式。纵曲枉直的出处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其中描述了魏公子信陵君在处理事务时所表现出的公正无私,与“纵曲枉直”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
公正廉洁是什么意思
公正廉洁是指为人处事公正无私、清廉廉洁的成语。源自古代官员的道德标准,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其近义词包括清正廉洁、公平正直、公正无私等,反义词为偏袒不公、贪污腐化、徇私舞弊等。公正廉洁品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应该得到重视和培养。同时,也存在一些错误用法,如滥用职权、偏袒亲友和徇私舞弊等,需要避免。
大中至正是什么意思
“大中至正”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正直、公正无私,强调道德和行为的高尚标准。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具体典故出处不明确。常用作形容品行高尚、行为公正的人,以及处理事务时的公正、合理原则。近义词有公正无私、堂堂正正等,反义词有偏颇不公、徇私舞弊等。使用时要根据场合恰当运用,避免滥用或误用。
正正气气是什么意思
正正气气的读音拼音:zhèng qì qì qì正正气气的含义“正正气气”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正直、刚正不阿、有正气,不带有任何的邪念和歪曲。它强调的是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体现。正正气气的典故“正正气气”这一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并从历史上的众多正直人物身上找到其体现。例如,古代的包拯、岳飞等人物,他们都是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代表,他们的行为举止都可以用“正正气气”来形容。此外,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也可以被形容为“正正气气”。正正气气的近义词刚正不阿堂堂正正公正无私义正辞
举直措枉是什么意思
“举直措枉”是一个成语,意为选拔正直的人,罢黜奸邪的人。该成语源于古代治理之道,强调选拔人才应以正直为标准。其近义词有“任人唯贤”、“明辨是非”等,反义词包括“任人唯亲”、“偏信则暗”等。在运用时,需避免误解其含义,正确用于选拔人才的语境中,以体现公正无私的精神。
群而不党是什么意思
群而不党的读音为qún ér bù dǎng,意味着不结私党,不搞团伙,形容人正直无私。源自古代中国的这一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用于评价君子的品质。群而不党的典故和出处较多,都强调了其重要性。其近义词为公正无私、不偏不倚等,反义词为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等。例如,他在工作中始终坚守群而不党的原则,不受任何外界干扰。但需注意,群而不党并非只注重团结而忽视组织纪律性,也不应用于形容过于独立自主、不合群的行为,正确的用法应是强调公正无私的品质。
买上嘱下是什么意思
本文详细介绍了成语“买上嘱下”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的是为了谋取私利,向上巴结、讨好上司,向下欺压、勒索下属的行为,用来形容一种不正当的手段。文章还指出,该成语源自古代社会的不良现象,其近义词包括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反义词则是清正廉洁、正直无私等。同时,本文强调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场景,并指出错误用法的弊端。
刚正不阿是什么意思
刚正不阿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āng zhèng bù ā。其含义是性格正直刚强,不徇私情,也不屈从于强权,强调人在面对是非时能够坚守正义。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其典故和出处较多,其中一个典故讲述了汉代官员赵广汉刚正不阿的故事。刚正不阿的近义词包括公正无私、正直无私、铁面无私等,反义词有偏信偏听、阿谀奉承等。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和错误用法,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如何正确使用和避免误用刚正不阿这一成语。文章通过举例子的方式,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了刚正不阿的含义和用法。
正气凛然是什么意思
正气凛然的读音拼音:zhèng qì lǐn rán正气凛然的含义“正气凛然”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正直、刚正不阿、威严庄重的气质和态度。正气指的是正直、正义、正派的气质,而凛然则形容这种气质的威严和庄重。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的道德品质高尚,行为举止威严庄重,给人以崇高和敬畏的感觉。正气凛然的典故“正气凛然”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书》等古籍。其中,正气通常与道德、正义、正派等概念相联系。典故中常涉及到一些具有高尚品德、刚正不阿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行为和言论展现出正气凛然的气质,为世人所敬仰。例如,历史上的一些忠诚、正直的官员,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充满了正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