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本文介绍了“弟”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该字同“悌”,表示次第、年纪小的男子、亲戚中的同辈等含义。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弟”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如称呼朋友间的谦称等。此外,“弟”也代表儒家伦理道德中的敬顺兄长、友爱兄弟的精神。全文内容丰富,详细解析了“弟”字的多种含义及用法。
弟的拼音
弟的部首
丷
弟的笔顺
丶,丿,𠃍,一,㇉,丨,丿
点,撇,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
弟的含义
[ dì ]
同「悌」。
[ tì ]
同「悌」。
[ tuí ]
〔~靡〕颓唐;柔顺。
弟的详细解析
[ dì ]
同「悌」。
[ tì ]
同「悌」。
[ tuí ]
〔~靡〕颓唐;柔顺。
弟 [dì]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同本义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
弟弟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
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
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
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
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 。
如:小弟;愚弟
门生;学生 。
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
古代亦称妹为弟
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
名词 称谓:称同胞男子先生者为「兄」,后生者为「弟」。 【组词】:「么弟」、「胞弟」、「令弟」、「舍弟」。《左传.隐公元年》:「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也称为「弟弟」。称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 【组词】:「堂弟」、「表弟」、「妻弟」、「族弟」。(3)古代亦称女子后生者为「弟」。即妹。《孟子.万章上》:「于卫主雠由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及乃吕后弟吕嬃之夫。」(4)对同辈朋友的自称。 【组词】:「愚弟」、「阁下海量,小弟自叹弗如!」《红楼梦.第二回》:「雨村忙亦笑问:『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5)称年少于己者的同辈朋友。 【组词】:「仁弟」、「贤弟」。
名词 次序、等第。《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汉书.卷八三.朱博传》:「徙云阳、平陵县,以高弟入为长安令。」
〈动〉
通“悌”。敬爱兄长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弟 [tì]
名词 儒家称敬顺兄长、友爱兄弟的伦理道德为「弟」。同「悌」。《礼记.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
动词 敬爱兄长。同「悌」。《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忆兄的诗词
关于忆兄的诗词(第1篇)关于忆兄的诗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表达对兄长的思念和回忆的作品。以下是我为您精选的一些关于忆兄的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空鸟悲鸣。遥看何处是,烟火渐寥冥。别弟三千里,茫茫宇宙深。无时将系书,愿流云远寻。解析:此诗为杜甫所作,通过描述秋日的景象和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弟弟的深深思念。二、《春望》唐·杜牧春望寄家书,怀人问归期。天涯同落日,江畔独凄时。念我双亲老,忆我二毛稀。何时同把酒,再谢东山期。解析:此诗为杜牧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兄长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三、《别离愁》宋·陆游别离
关于悌的诗词
关于悌的诗词(第1篇)关于悌的诗词一、引言悌,乃兄弟之间相亲相爱、互敬互爱之义。古诗词中,常以悌为题材,歌颂亲情、手足之情,亦以此寄托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本文将选取几首关于悌的诗词,以飨读者。二、古诗词全文及解析《悌道篇》作者:不详朝代:宋元交替时期全文:兄弟如手足,同枝连根深。贫贱常相守,患难共一心。手握万金易,情比金坚真。何当相与共,笑谈解愁颜。解析:此诗表达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和不离不弃的决心,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赠从弟寮》作者:杜甫朝代:唐全文: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诗书缄。展诗一嗟叹,情亲恩爱深。兄弟两相依,同声共叹息。解析:此诗以赠弟为名,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关于兄弟古诗词
关于兄弟古诗词(第1篇)关于兄弟古诗词自古以来,兄弟情深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主题。古人通过诗的形式,向我们描绘了亲情深厚的兄弟关系和无尽的关怀之情。下面是一些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全文及其解析。一、《短歌行》 汉·曹植全文:远送双飞鸿,浓情别离愁。弟兄同戍役,志在四方游。作者: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操之子。解析:此诗描绘了兄弟离别时的深情厚意,虽是离别,但兄弟情深如昔。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全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者:王勃,唐代文学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解析:此诗描写了友情的深长与不受空间所
描写难兄难弟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难兄难弟的古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和情境展现了难兄难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的精神。文章包含了多篇关于难兄难弟的诗词及其解析,如杜甫的《闻弟消息》、苏轼的《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文天祥的《赠郭中顺诗序》、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寄内子》等。这些诗词以生动的语言和意象描绘了兄弟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的情景,表达了难兄难弟之间的深厚情感。此外,还有一些现代创作的诗词也描述了难兄难弟的情感。这些古诗词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人类情感的珍贵体现,让我们更加珍惜亲情、懂得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描写家庭和睦的古诗词
描写家庭和睦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描写家庭和睦的古诗词,下面列举了多首诗的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者:(清)纳兰性德朝代:清代解析: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两个人之间深切的情愫,心心相印。这里并没有直接描述家庭和睦,但是其中传达的情感之深切,实则暗含了家庭和睦的意境。二、归家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唐)孟郊朝代:唐代解析:此诗以母亲为游子缝衣的细节,描绘了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重要性。母亲手中的线,是家庭的纽带,也是和睦的象征。此诗表
兄肥弟瘦是什么意思
兄肥弟瘦的读音兄肥弟瘦的读音为xiōng féi dì shòu。兄肥弟瘦的含义“兄肥弟瘦”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兄弟之间因为某种原因而生活条件或境遇差异较大,通常指的是哥哥生活富裕而弟弟生活困苦。这个成语传达出对家庭中兄弟姐妹生活状况差异的关注和同情。兄肥弟瘦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传说在古代,有一对兄弟,哥哥生活富裕,而弟弟却生活困苦。哥哥为了帮助弟弟,将自己的肥肉割下来,送给弟弟吃,希望他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帮助的精神。兄肥弟瘦的出处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诗经·小雅·节南山》。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家庭中兄弟姐妹生活状况
伯歌季舞是什么意思
伯歌季舞的读音为bó gē jì wǔ。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兄弟或朋友之间情谊深厚,互相欣赏和扶持,也形容人们才艺出众。其源于古代中国兄弟情深的故事,典故中的兄弟四人各自擅长唱歌和跳舞,后来人们就用伯歌季舞形容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才艺。其近义词有载歌载舞、兄友弟恭、才艺双绝等。反义词有形同陌路、反目成仇等。使用伯歌季舞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不能用于不相关场合或形容没有才艺或情谊不深的人。例句展示了伯歌季舞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
让的拼音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让”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请人接受招待、索取一定代价转移财物所有权、指使或容许、躲避等动作,以及被字后面施事的处理。“让”字在古汉语中也有责备、推举、推辞等含义。此外,还包括“让”字在礼仪、姓氏等方面的应用。
弟男子侄是什么意思
弟男子侄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描述家庭中年轻一代的男性成员,包括弟弟和侄子等。该成语常用来描述家族年轻男性成员间的关系,体现家族的兴旺程度。该成语源于古代对家族男性后代的重视。其近义词包括子孙后代、兄弟子侄等,反义词不明显。在家族聚会或描述家族兴旺的场景中常使用该成语。但需注意,该成语应正确使用在家族关系的场合,并尊重其含义和用法,避免用于其他不相关场合或误用。
季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季”的含义和用法。在兄弟排行中,“季”代表最小的;在时间方面,“季”表示最末的或一年的四分之一;在物方面,“季”表示幼嫩的状态。此外,“季”还可用作姓氏。文章详细解析了“季”在不同场合下的用法,并给出了相应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