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明公道是什么意思

正明公道的读音读音:zhèng míng gōng dào标注拼音:zhèng míng gōng dào正明公道的含义“正明公道”是一个成语,它的字面意思是公正地照亮道路,或者指在处理事情时公正、公平、公开。它强调了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性,强调在处理事物时应该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被私心所左右。正明公道的典故“正明公道”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公正和公平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古代的某些故事或事件,强调了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性。虽然具体的典故可能难以查证,但这个成语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广泛认可度的成语,用于强调在处理事物时应该公正无私。正明公道的近义词公正无私:指在处理事物时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公平正义:强调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与“正明公道”有相似…
成语 2024-09-24

正名定分是什么意思

正名定分的读音标注拼音:zhèng míng dìng fēn。正名定分的含义正名定分,指确定事物的名称和归属,使名实相符。其中,“正名”指的是纠正名称或称谓的错误或不当,使其符合实际;“定分”则是指确定事物的性质、归属或地位。此成语强调了名实相符的重要性,也常用来形容处理事物时,要明确其名称和性质,使事物各归其位。正名定分的典故典故一:源自先秦时期,当时社会等级制度严格,名分十分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名分不当,就会被认为是违背了礼制。因此,正名定分成为了当时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典故二:春秋时期,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必也正名乎”,强调了名实相符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正名才能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道德的规范。此外,正名定分在古代文献中也有多次出现,如《周礼》、《礼记》等,都强调了名实相符的重要性。…
成语 2024-09-24

正理平治是什么意思

正理平治的读音正理平治的读音为zhèng lǐ píng zhì。正理平治的含义“正理平治”这个成语的含义是秉持公正的道理,施行清明的政治,使社会安定和谐。它强调了治理社会、国家时应有的公正、清明的态度和行动。正理平治的典故“正理平治”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治理理念和历史实践。在古代,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强调以公正的道理和清明的政治来治理国家,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例如,孔子曾提出“为政以德”,强调治理国家应以道德为根本,这也体现了“正理平治”的精神。此外,历史上的一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期,也被视为“正理平治”的典范。正理平治的近义词公正廉明:指做事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同时廉洁清正。清平世界:指社会安定、清明,没有混乱和不公。治世能臣:指在治理国家方面有才能、有德行的官员。太平…
成语 2024-09-24

正经八本是什么意思

正经八本的读音读音:zhèng jīng bā běn标注拼音:zhèng jīng bā běn正经八本的含义“正经八本”是一个成语,形容做事认真、正派、有原则,不浮躁、不马虎,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它强调了做事的严肃性和实际性,意味着所做的事情是符合规范和原则的,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正经八本的典故“正经八本”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正经”来指代严肃、正式的事物,而“八本”则可能指代八个方面或八个原则。因此,“正经八本”可以理解为严肃而正式地处理事情的八个方面或原则。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做事认真、有原则的人或行为。典故出处之一可能是《红楼梦》中的一些情节,其中贾宝玉等人在讨论学问时,曾提到“正经八百”的说法,用以形容对待学问的态度要…
成语 2024-09-24

正经八板是什么意思

正经八板的读音读音:zhèng jīng bā bǎn标注拼音:zhèng(第四声),jīng(第一声),bā(第一声),bǎn(第三声)正经八板的含义“正经八板”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行为态度十分严谨、正规、规矩。这个词用来强调一种严肃、庄重、正式的态度或方式,有时也带有一些古板、刻板的意味。正经八板的典故“正经八板”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源自于古代的礼仪规范或者某些特定的文化传统。在古代,人们对于礼仪和规矩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正经八板”这个词语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此外,这个成语也可能与某些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有关,但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正经八板的近义词正经严肃:形容态度庄重、认真。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规规矩矩:形…
成语 2024-09-24

正经八百是什么意思

正经八百的读音标注拼音:zhèng jīng bā bǎ正经八百的含义“正经八百”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态度、行为等严肃、正式、规范、正式得体,不含糊其辞或轻浮草率。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表现得非常正式、认真,没有半点马虎或玩笑的成分。正经八百的典故“正经八百”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源于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人们对于礼仪规范非常重视,要求人们在各种场合都要表现得正式、庄重。因此,“正经八百”这个成语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用来形容那些符合礼仪规范、表现得非常正式的人或事物。此外,也有说法认为该成语与旧时的商业用语有关,表示商品的质量可靠、货真价实。无论其来源如何,“正经八百”这个成语都已经成为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正经八百的近义词一本正经:形容…
成语 2024-09-24

正襟危坐是什么意思

正襟危坐的读音正襟危坐的拼音是:zhèng jīn wēi zuò。正襟危坐的含义正襟危坐,字面意思为整理衣襟,端正坐姿。它形容人态度庄重严肃,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常用来形容人在正式场合或严肃场合的姿态。正襟危坐的典故正襟危坐一语出自于《论语·乡党》。原句为“席不正不坐,席未命不坐”,意为席位不正就不坐,没有命令也不坐。后来逐渐演变为正襟危坐,强调的是一种庄重、恭敬的态度。此外,正襟危坐也常被用来形容古代文人雅士的坐姿,体现了他们对于礼仪和规矩的重视。正襟危坐的近义词肃然端坐:形容人态度庄重严肃,举止端庄稳重。端坐不苟:指以端庄的姿态坐着,不轻浮马虎。端庄肃穆:形容人举止端庄稳重,态度严肃恭敬。正襟危坐的反义词嬉皮笑脸:形容态度轻浮、不严肃。漫不经心:形容做事心不在焉,不认真对待。…
成语 2024-09-24

正己守道是什么意思

正己守道的读音拼音:zhèng jǐ shǒu dào正己守道的含义“正己守道”是一个成语,指的是端正自己的行为,坚守正道。其中,“正己”指的是自我修正、自我约束,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守道”则是指坚守正道,不偏离道德准则。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强调个人在行为上要正直、诚实,坚守道德原则。正己守道的典故“正己守道”这一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道德教化。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许多古代文献和典籍中都强调了“正己守道”的重要性。例如,《论语》中就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这样的论述,强调了通过自我修正来达到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关于“正己守道”的典故和故事,如《孟子》中关于“大丈夫”的描述,都体现了这一成语的深刻内涵。正己守道的…
成语 2024-09-24

正冠纳履是什么意思

正冠纳履的读音标注拼音:zhèng guān nà lǚ正冠纳履的含义“正冠纳履”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整理帽子和穿鞋。引申为注重仪表、行为得体,常用来形容人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和外在形象的修饰。这个成语的含义强调了人的自我修养和对外在形象的重视。正冠纳履的典故“正冠纳履”的典故源自古代的礼仪故事。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礼仪,认为通过整理衣冠、穿鞋等行为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因此,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行为举止上非常得体,注重细节,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具体典故出处较多,其中一则故事是:古代有个人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每天都要仔细整理帽子和鞋子,以保持自己的形象。他的这种行为被人们所称赞,认为他是一个注重细节、行为得体的人。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注重仪表、行为得体的人。正冠纳履的近义词整衣…
成语 2024-09-24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