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锐披坚是什么意思

执锐披坚的读音执锐披坚的读音为zhí ruì pī jiān。执锐披坚的含义执锐披坚指手持锐利武器,身披坚固甲胄,形容人勇猛善战,准备投入战斗的英勇姿态。执锐披坚的典故执锐披坚的典故源于古代战争。在古代,战士们出征时,会手持锐利的武器,身披坚硬的铠甲,以示勇敢和决心。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战士们准备投入战斗的英勇姿态。在历史上,许多英勇的将领和士兵都曾执锐披坚,为国家的安全和胜利而奋斗。执锐披坚的出处执锐披坚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书·赵充国传》,用来形容赵充国率军出征时的英勇形象。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勇猛善战、准备投入战斗的常用词汇。执锐披坚的近义词勇猛果敢:指勇敢坚决,毫不畏惧。骁勇善战:形容勇猛善战,作战经验丰富。披甲执戈:指身着铠甲,手持武器,准备投入战斗。执锐披坚的反…
成语 2024-09-25

执牛耳是什么意思

执牛耳的读音执牛耳的读音为:zhí niú ěr。执牛耳的含义“执牛耳”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形容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领域中具有领导地位或主导作用的人或势力。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握住牛的耳朵,象征着掌控和领导地位。在古代,牛是重要的劳动力和财富象征,因此“执牛耳”也常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人。执牛耳的典故“执牛耳”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战争和祭祀活动。在古代,战争中常常有牵牛祭祀的仪式,而胜利的一方往往能够牵走祭品中的牛,并握住其耳朵以示胜利和领导地位。因此,“执牛耳”逐渐成为了一个象征胜利和领导地位的成语。此外,也有一些历史人物因为在其领域中具有卓越的成就和领导地位而被誉为“执牛耳”。执牛耳的近义词领头羊:形容在某个领域或群体中具有领导地位的人或事物。领头雁:比喻在某个领域或团队…
成语 2024-09-25

执迷不醒是什么意思

执迷不醒的读音执迷不醒的读音为zhí mí bù xǐng。执迷不醒的含义执迷不醒,指陷入困境或错误中无法自拔,即使他人指出错误也无法清醒地认识和改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错误或困境的固执态度,无法从其中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执迷不醒的典故“执迷不醒”一词源于古代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因沉迷于某种事物或情感中无法自拔,即使周围的人不断劝告,他也无法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他因此遭受了严重的后果。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执迷不悟、无法清醒地认识自己错误的人。执迷不醒的典故出处该成语的典故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参考一些古代文献中关于“执迷”和“不醒”的相关描述和故事。这些文献可以提供对该成语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背景知识。执迷不醒的近义词执迷不悟:指对某种事物或某种错误观念深陷其中…
成语 2024-09-25

执迷不悟是什么意思

执迷不悟的读音执迷不悟的读音为zhí mí bù wù。执迷不悟的含义执迷不悟,指对某一事物或某种观念坚持错误的认识或做法,而不肯醒悟或改正。其中,“执迷”表示坚持错误的认识或做法,“不悟”则表示没有醒悟或改正。执迷不悟的典故执迷不悟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些典故和故事。比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曾经对林黛玉的痴情被形容为“执迷不悟”,表达了他对林黛玉的深深眷恋和无法自拔的情感状态。此外,在古代的诗词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执迷不悟,终成空”等。这些典故和故事都表达了坚持错误认识或做法而不肯醒悟或改正的意味。执迷不悟的近义词执意不改顽固不化一意孤行冥顽不灵刚愎自用以上这些词语都表示坚持错误的认识或做法,不肯改变或醒悟的意思。执迷不悟的反义词幡然醒悟恍然大悟悔过自新知错…
成语 2024-09-25

执迷不误是什么意思

执迷不误的读音执迷不误的读音为 zhí mí bù wù,其中zhí为第二声,mí为第二声,bù为第四声,wù为第四声。执迷不误的含义执迷不误的含义是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其中,“执迷”表示固执地迷恋或坚持错误的事物或观念,“不误”则表示没有认识到错误或没有改正错误。整体上,该成语形容一个人对错误的认识或行为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劝告或正确的观点。执迷不误的典故执迷不误的典故源于古代,其中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固执的农夫。这个农夫在田里耕作时,一直坚持用一种古老的方法耕种,不愿意尝试新的耕种方法。尽管他的邻居们告诉他新的方法可以带来更好的收成,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最终,他的田地收成不好,但他仍然不肯改变自己的做法。这个故事就用来形容那些执迷不悟的人。此外,执迷不误这个成语也可能与佛教中的“执…
成语 2024-09-25

执迷不返是什么意思

执迷不返的读音执迷不返的读音为zhí mí bù fǎn。执迷不返的含义“执迷不返”这个成语,指的是对于某种错误或偏执的观念、行为固执己见,不肯悔改,一直持续下去,不思回头或改变。其中,“执迷”表示固执己见、执意错误;“不返”则表示不回头、不改过。执迷不返的典故“执迷不返”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理解为在古代社会中,对于某些顽固不化、一意孤行的人的形容。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人。执迷不返的近义词执迷不悟 - 表示对错误的认识不够,一直坚持错误的观念或行为。一意孤行 - 指不顾他人的劝告,一意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顽固不化 - 形容人的性格或态度十分固执,不愿改变。执迷不返的反义词幡然醒悟 - 指突然间明白过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改过自新 - 指改正错…
成语 2024-09-25

执迷不反是什么意思

执迷不反的读音执迷不反的读音为 "zhí mí bù fǎn",其中“执”表示坚持,“迷”表示迷惑,“不反”则表示不悔改。执迷不反的含义执迷不反指的是对于某种错误或不良行为坚持不改,甚至越陷越深,无法自拔。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于自己的错误或不良行为缺乏认识,或者明知故犯,一意孤行,不肯悔改。执迷不反的典故执迷不反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传说和故事。其中有一个典故是:从前有一个人,他一直沉迷于赌博,不管家人和朋友怎么劝告,他都不肯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他的家庭因此破裂,自己也落得个一无所有的下场。这个典故就是用来形容那些执迷不反的人,他们最终会自食其果。此外,还有其他的典故和出处,如《史记》等古代文献中也有类似的描述。这些典故都表达了对于执迷不反的谴责和警示。执迷不反的近义词顽固不化一意孤行执…
成语 2024-09-25

执两用中是什么意思

执两用中的读音执两用中的读音为:zhí liǎng yòng zhōng,其中zhī为第一声,liǎng为第三声,yòng为第四声,zhōng为第一声。执两用中的含义执两用中,字面意思为“把握两端,运用中间”。它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在处理问题时,要全面考虑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个极端,然后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或中间路线,以实现最佳的处理效果。这种思想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变化性和统一性,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执两用中的典故执两用中这一成语的出处可追溯到《易经》等古代经典文献。在《易经》中,有“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说法,即指在处理问题时,要把握事物的两端,然后运用其中的道理来造福人民。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名人运用此思想处理问题的故事,如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中都有所体现。执两用中的近义词中庸…
成语 2024-09-25

执柯作伐是什么意思

执柯作伐的读音执柯作伐的读音为:zhí kē zuò fá。执柯作伐的含义执柯作伐,原意是手持斧头,砍去树木以作为桥梁,后用来比喻代为介绍、促进双方的认识与联系,促成婚姻等重要事情。其中,“执柯”指代代为介绍或促成事情,“作伐”则指代砍伐树木的行为,引申为牵线搭桥。执柯作伐的典故典故出自《诗经·豳风·东山》:“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古人以“执柯”来代指婚事中的媒人。古代有位媒婆手握斧头(象征着帮助男女双方“伐”去阻碍,促成婚姻),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最终促成了一段美满姻缘。从此,“执柯作伐”便成为代人介绍、促成婚姻等重要事情的代名词。执柯作伐的近义词牵线搭桥撮合山盟成人之美牵媒拉线牵红丝线这些词语都含有代为介绍、促成事情的意思。执柯作伐的反义词拆散鸳鸯阻挠好事袖手旁观这些词语表示的是阻碍或破…
成语 2024-09-25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