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渴望梅是什么意思

止渴望梅的读音止渴望梅的读音为 zhǐ kě wàng méi,其中“止”和“渴”都是常用汉字,而“望梅”则是一个成语,指代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期待和渴望。止渴望梅的含义止渴望梅的含义是形容人在极度渴望某种东西的情况下,用想象或回忆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的一个故事,人们常常用“止渴望梅”来比喻人们在困难时期,用想象或回忆来安慰自己,以缓解内心的渴望和焦虑。止渴望梅的典故据传,在古代有一个叫作孟嘉的人,他非常喜欢吃梅子。但是,当时正值寒冬腊月,没有新鲜的梅子可吃。于是,孟嘉就想象着梅子的味道和香气,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传颂开来,并逐渐演变成了“止渴望梅”这个成语。除了这个故事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典故和出处可以解释“止渴望梅”的含义。例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
成语 2024-09-25

止渴思梅是什么意思

止渴思梅的读音止渴思梅的读音为zhǐ kě sī méi。止渴思梅的含义"止渴思梅"这个成语,字面上解释是"口渴时想梅子"的意思。它比喻为了缓解某种欲望或需求而寻求替代品或安慰品的行为。通常用来形容在无法满足某种需求时,只能通过想象或回忆来得到暂时的满足感。止渴思梅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口渴的人,他无法找到水来解渴。然而,他发现了一棵梅树,虽然梅子不能真正解渴,但它的酸味却能暂时缓解口渴的感觉。于是,人们就用"止渴思梅"这个成语来形容在困境中寻求安慰或替代品的行为。止渴思梅的近义词望梅止渴:形容通过想象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或需求。画饼充饥:形容用虚幻的事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聊以自慰:用一些安慰性的东西来暂时缓解自己的痛苦或不安。止渴思梅的反…
成语 2024-09-25

止戈兴仁是什么意思

止戈兴仁的读音止戈兴仁的读音为zhǐ gē xīng rén。止戈兴仁的含义止戈兴仁,字面意思为停止战争,振兴仁爱。它强调的是和平与仁爱的重要性,通过停止冲突和战争来促进和谐与仁慈。这个成语传达了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以仁爱之心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止戈兴仁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左传》等古籍。在古代,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因此,人们渴望和平与安定,希望能够通过停止战争来恢复社会的和谐与仁爱。这个成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表达了人们对和平与仁爱的向往和追求。典故一:《左传》记载在《左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止戈为武,兴仁致治。”这句话表达了通过武力停止战争,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这成为“止戈兴仁”的最初出处。典故二:历史故事在古代历史上,有些战争之后,胜利者会采取措施来恢…
成语 2024-09-25

止戈为武是什么意思

止戈为武的读音止戈为武的读音为 zhǐ gē wéi wǔ,其中“止”和“戈”都是常见的汉字,而“为”和“武”则表示动作和状态。止戈为武的含义止戈为武的含义是通过制止战争来达到武力目的。具体来说,“止戈”意味着停止战争或避免冲突,“为武”则表示通过某种手段或策略来达到武力或军事上的目的。这个成语强调了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平衡,以及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智慧和策略。“止”字在此成语中表示制止、停止的意思,“戈”字则指代战争或武器。因此,整个成语的含义是通过和平手段或策略来达到军事目的,强调了避免战争、追求和平的重要性。止戈为武的典故该成语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四年》中的故事。当时,楚国将领子玉率军攻打晋国,晋国将领先轸向晋国君主提出“止戈为武”的策略,建议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避免战争带来的损失和灾…
成语 2024-09-25

止戈散马是什么意思

止戈散马的读音止戈散马读作:zhǐ gē sàn mǎ。其中,“止”的声母为zh,韵母为ǐ;“戈”的声母为gē,无韵母;“散”的声母为sàn,无韵母;“马”的声母为mǎ。止戈散马的含义“止戈散马”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停止战争,分散军队。这个成语强调了和平与安定的价值,表示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战争或冲突。具体来说,“止”意为停止,“戈”在古代指武器,“散”意为分散,“马”则常用来指代军队。因此,“止戈散马”的含义就是停止战争,使军队分散,达到和平与安定的目的。止戈散马的典故“止戈散马”的典故源于古代战争和军事活动。在古代,战争频繁发生,人们渴望和平与安定。因此,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避免战争和冲突。具体典故和出处较多,例如《左传》中就有“止戈为武”的说法,表示用…
成语 2024-09-25

止沸益薪是什么意思

止沸益薪的读音止沸益薪的读音为zhǐ fèi yì xīn。止沸益薪的含义"止沸益薪"这个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是"为了止住沸腾,反而添加了柴薪"。比喻在处理问题时,方法不当,反而助长了问题的严重性。它用来形容处理事情时采取的方法不正确,结果适得其反,甚至使问题更加恶化。止沸益薪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源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传说中,有人煮了一锅开水,想要熄灭火源,却误以为加柴火可以更快地使水停止沸腾,结果反而使火势更旺,水更加沸腾。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处理问题时,方法不当,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的行为。止沸益薪的近义词火上浇油:比喻在已经处于困境或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再采取一些措施或言语,使情况更加严重或复杂。适得其反:指事情的结果与预期的目的相反。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或困难,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或复…
成语 2024-09-25

止暴禁非是什么意思

止暴禁非的读音止暴禁非的读音为zhǐ bào jìn fēi。止暴禁非的含义止暴禁非指制止强暴、禁止错误的行为。这个成语的含义强调了对于错误行为的约束和制止,倡导以正当的手段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秩序。止暴禁非的典故该成语典故出自《周礼·地官·司隶》。据传,古代的司隶官职,负责监督和制止地方上的不法行为,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他们不仅制止暴行,还禁止不道德和非法的行为,因此形成了“止暴禁非”的说法。止暴禁非的典故出处该成语的典故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记载,如《左传》、《史记》等。这些文献中均有记载关于制止暴行、禁止非法的行为的故事和案例,体现了古人对于社会公正和秩序的重视。止暴禁非的近义词惩恶扬善:指惩治邪恶,表彰善良。抑恶扬善:指抑制恶劣之事,宣扬善良之举。整顿纪律:指整顿秩序,严明纪律,…
成语 2024-09-25

蹠犬噬尧是什么意思

蹠犬噬尧的读音蹠犬噬尧的读音为:zhì quǎn shì yáo。蹠犬噬尧的含义蹠犬噬尧的含义是指跖狗咬到了尧帝。形容力量悬殊的双方相争,结果必然是弱者被强者所吞没。蹠犬噬尧的典故蹠犬噬尧的典故源自于古代传说。相传,尧帝是古代的圣君,他治理天下,深受百姓爱戴。然而,在他晚年时,他的儿子丹朱却因为不肖而被众人所不满。此时,有一只跖狗(一种凶猛的狗)趁机咬了尧帝一口,象征着弱者对强者的挑战。然而,由于跖狗的力量与尧帝相差悬殊,最终还是被尧帝所制服。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力量悬殊的双方相争,结果必然是弱者被强者所吞没。蹠犬噬尧的近义词以下是几个蹠犬噬尧的近义词:蚍蜉撼树螳臂当车鸡蛋碰石头这些词语都表示力量悬殊的双方相争,结果必然是弱者无法与强者抗衡。蹠犬噬尧的反义词与蹠犬噬尧相反的词语有:以弱胜强…
成语 2024-09-25

蹠狗吠尧是什么意思

蹠狗吠尧的读音蹠狗吠尧的读音为zhì gǒu fèi yáo。蹠狗吠尧的含义“蹠狗吠尧”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小人物对大人物的责难或批评,即使是小狗对尧帝的吠叫也显得微不足道。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重要性对比悬殊,而小事物却对大事物进行无谓的责难或批评。蹠狗吠尧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传说。传说中,尧帝是古代的圣君,他的德行和智慧深受百姓爱戴。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圣君,也有被蹠狗吠的时候。这表明了即使是最伟大的人,也难免会受到一些无谓的责难或批评。蹠狗吠尧的近义词井底之蛙:形容眼界狭窄,见识有限。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瓮牖桑枢:比喻贫寒之家。蹠狗吠尧的反义词海纳百川:形容心胸开阔,能包容一切。大度包容:形容气度大,能宽容他人的过失。贤哲之言:指有智慧和德行的人所说的话或行为。蹠…
成语 2024-09-25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