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

纸上谈兵的读音读音:shàng zhǐ shàng tán bīng纸上谈兵的含义“纸上谈兵”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纸上谈论打仗。它用来形容那些只会在口头上谈论理论,却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或实践能力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理论知识的空泛性,以及缺乏实际经验和行动的重要性。纸上谈兵的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赵国有一位名叫赵括的将领,他在军事理论上有着丰富的知识,但缺乏实际的军事经验。在一次战争中,赵王因为信任赵括的军事理论,任命他为主将。然而,由于赵括缺乏实战经验,他制定的战略和战术在实际作战中并不奏效,最终导致了赵国的失败。这个故事成为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来源,用来形容那些只擅长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的人。纸上谈兵的近义词空谈误国:指只谈理论而不付诸实践,对国家或事业造成损失。夸夸其…
成语 2024-09-25

纸落云烟是什么意思

纸落云烟的读音纸落云烟的读音为zhǐ luò yún yān,其中zhǐ为第三声,luò为第四声,yún为第二声,yān为第一声。纸落云烟的含义纸落云烟,字面上的意思是形容纸张上的字迹或墨迹如同云烟般飘渺、轻盈。具体而言,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书法艺术的高超境界,尤其是行草书法的笔触流畅、自然、生动,给人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它也常用来形容诗文等文学作品风格飘逸、洒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纸落云烟的典故纸落云烟这一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与书法艺术有关。在古代,书法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而能写出如云烟般飘渺字迹的书法家则更是备受推崇。因此,这一成语可能源自于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和形容。纸落云烟的近义词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矫健、洒脱自然。挥洒自如:形容写字或作画时笔墨运用自如,…
成语 2024-09-25

纸贵洛阳是什么意思

纸贵洛阳的读音纸贵洛阳的拼音是:zhǐ guì luò yáng。纸贵洛阳的含义纸贵洛阳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形容洛阳地区纸张供不应求,价格昂贵。后来引申为某地或某物的价值被高度认可,需求量大增,价格也随之高涨。纸贵洛阳的典故纸贵洛阳的典故源于晋代洛阳的书法家左思。左思自幼聪颖好学,善于辞章,才华横溢。他经过长时间的潜心研究,终于写出了《三都赋》。这篇赋文辞优美,内容丰富,一经问世便广为传颂。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皇甫谧等人为此赋作序、注解,使得这篇赋更加声名远扬。于是,当时的人们争相传抄《三都赋》,致使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飞涨。从此,“纸贵洛阳”便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地或某物的价值被高度认可和追捧。此外,还有另一个典故与纸贵洛阳有关。据传,在古代洛阳有一位书法家非常出名,他的字画被人们视为…
成语 2024-09-25

纸短情长是什么意思

纸短情长的读音纸短情长拼音为zhǐ dǎn qíng cháng,其中zhǐ读第三声,dǎn读第四声,qíng读第二声,cháng读第二声。纸短情长的含义“纸短情长”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有限的纸上书写出无限的深情。它用来形容书信或文字所表达的深情厚意远远超过文字本身所能够表达的,情感之深重,难以用文字完全表达出来。纸短情长的典故“纸短情长”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写信时常常感叹书信的篇幅有限,无法将内心的情感完全表达出来。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古代的诗文或书信中,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纸短情长的近义词情深意长:形容情感深厚,难以用言语表达。言简意赅:虽然言辞简练,但意思却十分完整。与“纸短情长”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对比。情长纸短:与“纸短情长”意思相近,都用来形容书信难以完全表达深情。意蕴深长…
成语 2024-09-25

只字不提是什么意思

只字不提的读音只字不提的读音为 zhǐ zì bù tí,其中 zhǐ 注音为第一声,zì 注音为第四声,bù 注音为第四声,tí 注音为第二声。只字不提的含义只字不提指的是在说话或写作中,完全不提及某个事情或某个字眼,好像完全忘记了似的。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于某些敏感话题或令人不快的事情选择性地回避或忽略。只字不提的典故只字不提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的一些相关表述。在古代,文人墨客在写作时常常会采用含蓄、隐晦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其中就包括只字不提这种手法。据说,在某些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避免触碰某些敏感话题,会选择性地不提及某些内容,从而形成了只字不提这个成语。只字不提的近义词默不作声绝口不提避而不谈置之不理噤若寒蝉以上这些词语都与只…
成语 2024-09-25

只重衣衫不重人是什么意思

只重衣衫不重人的读音读音:zhǐ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拼音注解:zhǐ(第三声),zhòng(第四声),yī shān(阴平、阴平),bù zhòng rén(第四声、第四声)。只重衣衫不重人的含义“只重衣衫不重人”这个成语意味着只看重外在的装束和外表,而忽略了人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注重外在形象而忽视真正的价值。只重衣衫不重人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社会对人们外貌的过度关注。在古代,衣着被视为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有些人会过于注重衣着,而忽视了个人的品德和能力。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作为典故,但它在社会中广泛流传,并被用来形容那些只看外表而不重视内在的人。只重衣衫不重人的近义词表里不一:形容外表与内在不一致,只看重外…
成语 2024-09-25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是什么意思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的读音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的读音为 zhǐ zhī qí yī, wèi zhī qí èr。只知其一,未知其二的含义“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只知道事物的第一个方面,而不知道第二个方面。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只知道一部分情况,而不知道其他部分的情况。这个成语常用来提醒人们要全面地看待问题,不要以偏概全。只知其一,未知其二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聪明的人,他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当他被问到关于某件事的看法时,他只回答了其中的一部分情况,而忽略了其他部分的情况。于是人们就用“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来形容他这种不全面的看法。只知其一,未知其二的近义词一知半解片面之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半知半解这些词…
成语 2024-09-25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什么意思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读音读音:zhǐ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这个成语的读音要注意“只知其一”和“不知其二”两部分,都要读得清晰准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含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思是只知道事情的一部分情况,而不知道其余的部分。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对某件事情的了解不够全面,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了解其内在的实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典故。据说,在古代有一个智者,他告诉他的学生说:“只知道一件事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是危险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解事情的全面性非常重要。此外,这个成语也可能与古代的书籍或历史事件有关,但具体的典故和出处不太清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近义词一知半解半知半解浅尝辄止略知一二这些词语都表示对某…
成语 2024-09-25

只争旦夕是什么意思

只争旦夕的读音只争旦夕的拼音是:zhǐ zhēng dàn xī。只争旦夕的含义“只争旦夕”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时间紧迫,只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进展或完成某事。它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紧迫性,表达了人们对于时间的珍惜和对于效率的追求。只争旦夕的典故“只争旦夕”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时间的飞逝。而“只争旦夕”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和宝贵性。这个成语的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是它在中国文化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远的影响。只争旦夕的近义词分秒必争:形容时间非常宝贵,一分一秒都必须要争取。争分夺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不放过一分一秒。急迫:形容事情紧迫,需要立即处理。急如星火:形容事情非常紧急,像星星之火一样急迫。只争旦夕…
成语 2024-09-25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